寻找属人的希望——生存论基础上的希望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dog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此在”在世的基本情绪,希望意味着人对于未来的积极渴求和自我承诺,但长期以来,希望并非属人的,而是在一种非人的传统中得以展开。希望在古希腊时代体现为神秘化的命运,在中世纪外化为上帝,在现代抽象化为主体性的人,希望被误读为希望对象,从而僭越了希望着的人以及希望本身,造成了对象化困境,使人陷入不愿希望的绝望当中。为了寻找属人的希望,必须以一种“面向希望本身”的基本立场重新切入希望问题。面向希望本身不是面向希望的既有立场,不是面向希望的对象,不是面向此在的其他种种情绪。人们的任务在于将希望同其他有限性情绪的区别中澄明出来,从而呈现出希望所蕴含的无限开放的可能性。
  具体语言情境中的“希望”与其他概念交织在一起,歧义丛生,因此首先所能面向的只是一组包含“希望”在内的语词的家族相似。然而,人们想要的既非所指先验化专名化的“希望”,也不是表义空泛化贫困化的“希望”,而是一种存在论追求意义上的希望。本文将首先从类型学的角度以“个体”意义上的希望为切入点对希望展开语义分析。类型学将“概念”视为可创造的历史性范畴,家族相似视野下的类型学分类不是传统的“种加属差”,而是“特性”加“相似特性”,在不完全相似的家族相似中选取的某一类型的“相似特性”即成为两个定义间的区隔之维。因此,从类型学的角度讲,“希望”的含义向上可以归属为“情绪”和“需求”,向下可以细化为“欲望”、“期望”、“愿望”等相似情绪,以及一种更原初的狭义希望。原初的希望始于“愿有情绪”,它的动机是好奇,它需求纯粹的存在本身,却又属于彻底的尚未存在。
  自此在作为具有自我领会能力的个体存在伊始,希望就寓于其自我意识内部而得以发生,但这种基于自我而生的向来我属的希望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缺陷,最终陷入绝望之中。绝望的发生自失望开始,失望不是不希望,它只是对于某个具体需求的失效判断,是一种否定的信念。希望总是能延宕失望的定论,然而在此在的向死认知中,“死”变成了一个无法延宕也无法逃避的悬临事实,它令此在怀疑甚至放弃希望。因此,绝望要言说的是希望的“不可能”,它要放弃信念本身,要求怀疑论式地重估一切希望的信念基础,以便使希望的外在规定性得以显露,此在对它只有依赖而并没有需求的自由。这种单方面的规定在最日常的意义上表现为死之绝望,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表现为不朽之绝望,在唯意志论的意义上表现为世界之绝望,并最终在彻底的虚无主义中达到绝望的顶峰,这种价值的绝对否定性构成了绝望的最高形态。
  希望对于虚无的需求与绝望对于虚无的依赖是截然对立的。希望者要求在虚无面前保有“愿有需求”的主动性,但彻底的绝望者却是因放弃了一切信念而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虚无。愿有情绪的此在生而希望,而不是生而绝望,它唯有放弃希望才能陷入绝望,但这不等于说绝望只是杞人忧天。绝望者超前于时代而思,并为当下的人们指明了前方的意义危机。真正的希望不应无视绝望的警告,而是要直面绝望,谋求对于绝望的超越。这种超越要求绝望者从一味叹息的悲苦转换到痛定思痛的悲悼,将绝望作为一个除它本身之外再无其他可能的“物”埋葬起来,重新计算和点数这虚无化的世界上尚可利用的遗产——世界本身,以及世界中的他物和他人。悲悼者因此而不得不抛弃原有的自在意义上的“种希望”,转而以“类”的方式考量自我的生存价值,以及他所可抱有的自觉的“类希望”。
  在马克思的意义上使用“类”的概念,不仅是指人自在的共同社会属性,还代表着人对于“种”存在的自觉超越的能力。简单依赖的人身依附关系只能被视为人的“类本能”,唯有当自由的个体相互联合成为自我规定的“类”时,人类的“类本质”才可能脱离“类本能”的窠臼,真正成为“自洽”的自觉特性。在此基础上,类希望应该成为一种建立在“每一他人都愿有需求”的基本共识之上的共同希望,通过共同的生产实践来实现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共同需求,并且以具体的为切入点展开具体的希望实践。单纯的种希望必将陷入自身内在的绝望当中,而脱离了种希望的类希望将会与人的具体生存现实相割裂,沦为抽象化的希望。种希望只有诉诸于类希望才能从自身的有限性中解脱出来,进而彻底地摆脱绝望,类希望只有植根于种希望才能获得其坚实的生存论根基。种希望和类希望的辩证关系唯有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当中才能得以展开。因此,种希望和类希望的辩证运动构成了属人希望的真实内涵。
其他文献
股票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股票收益率和流动性是与经济运行和经济环境关系最为紧密的两大部分,也是学界和业界最为关注的重点部分。股票收益率是投资者最为聚焦的重点,而流动性更是股票市场的生命力所在。社交媒体中蕴含的信息不但冲击了股票市场的信息环境,同时也为市场效率的路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与股票收益率和流动性间的关系已然成为了当下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较之主板市场而言,创业板成立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资源储蓄量不断减少,社会矛盾日渐突出,城市经济开始衰退,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大都面临着转型的问题,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的主要途径。高新技术产业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体现,是区域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资源枯竭型城市能否增强竞争优势,快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各个行业的发展,电子服务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收集和处理个人数据并为公民提供相应的服务,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办公:电子政务使政府工作更公开透明、简洁有效,为企业和公民提供了更好的服务,重构了政府、企业、公民之间的关系。然而,由于网络信息的不确定性及政府保护的相对滞后性,使得电子政务在促进公共服务、推动经济发
学位
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和公民环保意识的加强,使得传统的供应链系统不得不采取措施进行绿色改造,任何管理活动都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便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管理者以及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完善与广泛应用,电子商务也迎来了黄金的发展期,网络直销、电视直销等渠道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也希望能够尝试不同渠道的购物体验,因此不少企业都开辟了多渠道的分销系统,多
学位
在本实证研究中,我们解释了在LinkedIn社交网络背景F的行为意图和隐私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在现有的社会网络和信息管理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我们对文献进行详细和批判性的回顾发现,隐私问题对于解释社交网络用户的行为意图具有潜在的价值。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找出是什么导致了社交网络的行为意图和使用,尤其是考虑到用户可能存在的隐私问题和顾虑。  有研究发现,一般的隐私问题反映了维护隐私的基本需求和
学位
信息技术和物流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消费模式,全渠道购物模式便是其一。在全渠道购物模式中,线上下单线下取货(Buy Online and Pick up in Store,BOPS)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种。BOPS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购物模式以及纯线上购物时不具备的现场退换货等服务。此外,BOPS具有拓展线上需求、激发线下潜在消费、为商家免去邮寄产品流程等优点,真正实现了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与共赢。但正因为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日趋加快,大量农地被国家征用,因此也产生了失地农民这一群体。随着征地数量的增多,失地农民群体也越来越庞大,然而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失地农民的各项权益受到较为严重的侵害。主要表现为就业方面面临困境、土地补偿报酬权益的流失、财产权的流失、基本生活保障权丧失、社会关系网络缺失、利益表达能力短缺、发展权缺失。  本文运用社会排斥理论分析了失地
学位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从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和逐步“现代化”的过程。这个“转型”和发展演化过程包括了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技术演化是表现最突出、影响最深远的方面和内容之一。  在古代,中国是技术扩散的“扩散源”,而在近现代时期,中国成为了技术扩散的“输入方”。可是,近现代时期技术扩散在中国的经济社会意义和影响却空前广泛而深远。本文的目的是,努力在技术与经济、制度、
学位
《中观心论》是清辩论师现存唯一的梵文著作,仅保存在丹珠尔中的《思择炎》则是《中观心论》的唯一古注,其中的《入抉择数论之真实品》、《入抉择胜论之真实品》、《入抉择吠檀多之真实品》是目前所知最早系统叙述并批判数论派、胜论派、吠檀多派思想理论的佛教文献。本文以这三品的梵文贝叶写本和藏译刻版写经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梵文原典与汉译文献,考察了佛教中观派对数论派、胜论派、吠檀多派三大“外道”思想的记述与批判。
学位
自由问题通常被认为是与人的生存相伴生的一个问题,其实确切的说,这只是近代以来的事情。原因在于对自由问题的关注,源于人的主体性的确立。在此之前,人从来没有占据主体的地位,也不可能成为万物的尺度,人相对于主体而言根本不存在自由的问题,因而也不能提出主体的自由问题,这一点在中世纪表现得特别突出。只有在人被确立为主体之后,自由才能被设想为人的一个基本属性,如何实现自由才成为人们思想的一个重心。从这一点上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