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阙下《小妇人》中译本比较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文化转向”在翻译界的深入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翻译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这种“文化转向”使女性主义思潮与翻译研究相结合,从而导致了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产生。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女性主义译者揭示了长久以来翻译研究中对女性的歧视,强调了译文与原文的平等性,女性主义翻译实践也对传统的翻译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女性主义翻译观中,其翻译过程不断根据女性主义的翻译需要而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其中倾向于采取增补、加前言和脚注、劫持等翻译策略,不断注入女性主义的意识形态,以达到其预期的翻译目的。  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角度对《小妇人》三个中文译本进行比较与研究。《小妇人》是美国文坛上引起较大反响的小说之一。其作者Louisa MayAlcott早年受到其家庭思想的影响,使当时的一些社会思想,如超验主义、女性独立、妇女权利等后来成为她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而该书又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形进行叙述的,所以就要求译者能通过把握作者的思想与意图在对文章中女性人物形象的翻译时能做出更好的表达甚至再创作。基于以上意图,本文作者选取了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以及不同性别的译者的《小妇人》的三个译本为研究对象。分别是民国时期郑晓沧译本,2000年国内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王之光译本以及2006年北京燕山出版社的金晓非译本。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支撑,通过三个译本对原文各个方面的描述的差别,说明了女性主义翻译观指导下的如添加前言、增补、劫持等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对三个译本从译者的女性意识等外部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与研究总结,审视对原文描述的女性形象,译作是否有淡化和删除,是否有歧视,是否有作者主观的补充。最后得出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下对译者女性意识差异与翻译来研究文学形象会充实丰富文学翻译的研究内容,使翻译理论研究者对传统的文学形象有一个新的定位,从而可以拓宽翻译研究的新视域。
其他文献
称谓在现如今的言语交流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汉语称谓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它的涵盖面也十分广,大体上包括姓名称谓语,亲属称谓语,职位称谓以及社会称谓语
信息时代的今天,新闻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作为新闻报道重要来源之一的新闻翻译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目前学术界对其研究却远远不够,且主要停留在语言层面(黄勤,2
本文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第三人称单数-s为例,基于前人研究,在模块理论(Sharwood Smith&John Truscott,2014)的框架内,运用语料库的方法调查了大学生英语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习
《喜福会》的巨大成功使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迅速成为华裔文学的代表人物,并引起国内外许多主流评论家的注意。评论家们对其作品中的诸多成功因素进行研究,包括东西方文化的冲
2013年12月1日下午4点,昆山国际会展中心A馆被全面封闭了,馆外等待的观众很多,但即使是佩戴记者证件的本刊记者也无法进入。  与馆外的焦急等待不同,馆内欢呼声不绝于耳。而此时本刊记者也万分焦急,只好打电话给WCG工作人员求助:“War3决赛开始了,A馆由于人太多被封闭,我进不去!”  以上就是War3决赛时的情形,也是WCG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情况。一款游戏的决赛,观众的爆棚程度竟然足以让整个场
批评语言学是从七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语篇分析理论框架。它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主要理论依据。通过语言分析来展示与片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尤其是语言和意
学位
本文基于概念隐喻理论,通过分析120名英语专业学生的准确率和反应时来验证认知教学法对教授英语多义短语动词的有效性。本研究受试为60名英语专业大三本科生和60名英语专业研
佛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先锋,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女权主义运动的先
语码转换是在双语或多语社区的日常交际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现象。它是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的结果。随着国际间交往的发展,语码转换也频繁的在中国这样的单语社区中发生。因此,很多的
武威市认真总结和借鉴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