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和鸡蛋中28种喹诺酮类药物LC-MS/MS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具有相同的母核结构,通过不断修饰和改造其结构,种类已十分庞大,同时抗菌谱、抗菌活性、药动学特征等也不断改进。因其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与其他种类抗菌药物没有交叉耐药、价格实惠易得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治疗人和动物的多种感染性疾病。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的大量使用,尤其是养殖过程中滥用、不遵守休药期等不合理用药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变得越发严峻和迅速,我国已制定相关喹诺酮类药物在一些动物组织中的最高残留限量及禁止部分药物用于食品动物并在2019年作更新。本实验建立了牛奶和鸡蛋中28种喹诺酮类药物的LC-MS/MS多残留检测方法,实现了对氟罗沙星、西诺沙星、氧氟沙星、帕珠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奥比沙星、安妥沙星、二氟沙星、吉米沙星、沙拉沙星、恩诺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达氟沙星、依诺沙星、那氟沙星、噁喹酸、巴洛沙星、萘啶酸、妥舒沙星、氟甲喹、洛美沙星、加替沙星、诺氟沙星、马波沙星、吡哌酸和芦氟沙星这28种喹诺酮类药物的同时检测。实验采用经加入甲酸的乙腈和加入乙酸的乙腈分别作为牛奶和鸡蛋的提取液,进行提取药物及沉淀蛋白质,收集的上清液用乙腈饱和的正己烷除去脂肪和色素等来进行净化,最后经氮气挥干后用0.1%甲酸水溶液复溶过0.22μm滤膜,以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体系作为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在17 min内经Lunna C18反相色谱柱分离,在正离子模式下MRM多通道进行质谱检测分析。在本实验方法下,采用空白牛奶和空白鸡蛋基质匹配标液法外标定量,28种喹诺酮类药物在其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表现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在牛奶和鸡蛋样品中添加相应的低、中、高三个浓度水平的混合标液做回收率实验,在牛奶样品中,28种喹诺酮类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55.8%~113.8%,批内变异系数为0.4%~16.4%,批间变异系数为2.1%~12.1%;在鸡蛋样品中,28种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56.0%~105.0%,批内变异系数为1.3%~15.1%,批间变异系数为2.7%~12.6%。本实验方法的28种喹诺酮类药物在牛奶和鸡蛋样品中的检测限和定量限范围分别为0.2~2μg/kg、0.5~5μg/kg。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牛奶和鸡蛋样品中28种喹诺酮类药物LC-MS/MS检测方法具备操作简单方便、检测限量低灵敏度高、重复性和重现性好,满足药物残留检测的要求。
其他文献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itis,PPE)是一种由胞内罗松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LI)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以回肠及结肠和盲肠的近端高度增生为主要特征。发病猪只主要表现为腹泻、生长抑制,严重则可致猪突然死亡。目前临床上主要用抗生素预防该疾病,由于肉类行业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和抗生素使用规定的日益严格,抗生素的使用将受到限制。考
学位
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新型RNA病毒,一种导致家猪产生水疱症状和仔猪急性死亡率上升的病原。近年来,这种病毒给全球至少七个国家和我国至少十四个省份或自治区的养殖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为了建立一种适用于临床诊断和快速检测SVA的方法,本研究建立了一种RT-LAMP-LFD方法。建立的RT-LAMP-LFD方法在61℃的恒温条件下反应50 min后,即可
学位
副猪嗜血杆菌是猪格拉泽氏病的重要病原菌,能够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因其感染率高,发病迅速,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达氟沙星是动物专用的氟喹诺酮类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家畜的呼吸道感染。本研究旨在明确达氟沙星静脉和肌内注射给药后猪血清中的药动学特征,建立其对副猪嗜血杆菌的半体内药动/药效(PK/PD)同步模型,获得实现有效治疗的PK/PD参数靶值。同时,基于体外敏感性分布特征、药动学参
学位
H7N9亚型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H7N9亚型禽流感危害了家禽养殖业的发展,同时可能感染人类,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作为H7N9 AIV表面最主要的抗原蛋白,它在受体识别、与宿主细胞膜融合、致病性等多方面都
学位
莫能菌素是从肉桂链霉菌的发酵产物中分离而得,为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的代表药物,是较理想的抗球虫药,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为了确保全发酵生产工艺的质量和安全,本论文开展了莫能菌素预混剂6个月慢性毒性试验研究。选用50只健康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通过一次性经口给药,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在短时间观察实验动物所产生的毒性反应,确定引起大鼠半数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雄性578 mg/kg,雌性252
学位
自2013年3月我国首次报道人感染H7N9亚型流感病毒以来,截至2020年,该病毒已持续引发五波疫情。在第五波疫情中,出现对家禽具有高致病性的变异毒株,且感染H7N9亚型流感病毒的死亡人口数量接近前四波疫情总和。H7N9亚型流感病毒不仅阻滞养禽业发展,还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因此,研究H7N9亚型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和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从2017年秋季开始,对全国家禽实施H7N9强制性
学位
本文旨在从肉鸡肠道中分离出一株芽孢菌并研究其对肉鸡的应用效果。选择一只健康的海南野生态鸡,将其回肠段黏膜匀浆后离心,取其上清液,经水浴(65℃,45min)、模拟胃液和模拟小肠液处理后,以MH平板培养法分离出多株芽孢杆菌:其中L号株的发酵液经检测具有分泌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并对革兰氏阴性菌嗜水气单胞菌(ATCC 35654)、迟缓爱德华氏菌(ATCC 15947)、猪霍乱沙门氏菌(CVCC 503
学位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es,AIVs)属于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2013年以来,我国各地区开始爆发H7N9亚型禽流感,直到2018年,共报道了5波大流行。2016年7月份,本课题组在流行病学调查中首次监测到1株高致病性(High Pathogenicity,HP)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Guangdong/16876/2016(以下简称为16
学位
禽白血病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甲型反转录病毒属的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自发现以来,在各国鸡群中广泛流行,临床上通常引起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髓细胞性白血病等,并带来免疫抑制,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疾病之一。J亚群禽白血病在临床上的危害相对较大,然而目前对于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研究都集中在流行病学、致病性和病毒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对于病毒与宿主免疫应答方面的相关
学位
2013年,在我国首次发现了可以感染人类的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至今该病毒已引发了五波疫情高峰。在第五波疫情之前出现的四波H7N9均属于低致病性禽流感(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LPAI),但在第五波疫情中发现部分H7N9转变成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第五波高致病性H7N9病毒的出现导致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