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网络上层间旅行对于传播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图论的研究进入复杂网络时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复杂网络吸引了数学、物理、计算机、信息、社会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重要的前沿交叉学科。最初研究集中于静态、孤立的网络系统,然而在大多数自然和工程系统中,个体之间具有复杂多样的相互作用,这样的系统可以被抽象为相互耦合的多层网络。例如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多种社交平台传播消息,如微信、微博和抖音等,且多平台之间的交互能够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人们日常出行和货物运输可以使用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多种交通和运输方式,合理地利用多种交通网络可以有效提高运输效率。因此,拓展传统的网络科学,建立多层耦合网络理论,揭示更广泛的多层网络结构特征,并探究其上的动力学行为是当前复杂网络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流行病传播是困扰人类社会的重大威胁,每次流行病的大爆发都会给人类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的工作致力于多层耦合网络上的流行病传播动力学研究。构建通过旅行者的层间跳跃而实现子网耦合的多层网络模型,并以流行病传播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旅行者的层间跳跃行为对传播动力学过程的定量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层间旅行者的引入对于多层耦合网络上流行病传播的影响。本文提出含有层间旅行者的双层耦合网络模型,即一部分旅行者以一定的速率往返于两层网络中的匹配节点。这种具有层间扩散的耦合作用明显不同于以往层间固定连接的耦合方式。论文首先研究两层子网结构对称的情况下旅行者的存在对Susceptible-Infected-Removed(SIR)型流行病传播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旅行者的存在会带来“空穴”效应,这将减小各层子网的实际平均度,从而抑制多层网络上的流行病传播。随后关注具有非对称子网结构的双层网络。旅行者的层间跳跃行为会给网络上的流行病传播带来层间耦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稀疏子网上的流行病传播过程。正因为这一层间耦合作用与空穴效应对传播具有相反的影响,稀疏子网上流行病的爆发规模和爆发阈值随着旅行者比例的增大表现出有趣的非单调变化。这表明层间旅行者的存在对稀疏子网上流行病的传播具有“双刃剑”效应。通过在真实多层网络上的大量数值模拟实验,以上结论的普适性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基于淬火平均场近似理论,本文建立该多层网络上传播动力学的理论描述框架,在合成网络和真实网络上的理论预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高度吻合,验证了理论框架的有效性。此外,还观察到稀疏子网中的多峰爆发现象,有助于理解真实流行病传播过程中的“多次爆发”现象。(2)研究旅行者的层间跳跃行为特征对多层网络上流行病传播的影响。在上述的双层网络模型中定义旅行者在子网间跳跃的活跃度和偏好性,并研究其对传播动力学的影响。通过在合成网络和真实网络上进行大量的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发现旅行者的活跃度决定着传播过程中各子网间的耦合强度。随着层间跳跃的活跃度增强,密集子网和稀疏子网上的流行病传播分别被抑制和促进了。层间跳跃的偏好性对于各子网上流行病传播的影响更为微妙。跳跃偏好性能够改变旅行者在各子网中的分布情况和子网内活跃的拓扑结构,进而影响各子网上的传播过程和层间的耦合作用。随着跳向稀疏层的偏好性增加,密集子网上的传播过程被抑制了;而稀疏子网上的传播行为将表现出先抑后扬的现象,其中爆发规模和阈值分别存在一个极小和极大值。这一研究为多层网络中流行病传播的防控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3)运用零模型的方法研究层间旅行者的结构关联性对于多层网络结构特性及其上传播动力学的影响。本文利用真实通讯数据构建了短信-电话耦合双层通讯网络,层间的旅行者表示既可以发短信又可以打电话的用户。研究发现随着层间活跃度相关系数的增大,两个子网的平均活跃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各子网内流行病的传播。然而,更强的层间关联性也使得密集子网中的病毒更容易扩散到稀疏子网中,从而显著增加了稀疏子网中的爆发规模。在层内平均活跃度减少和层间病毒扩散加强的双重作用下,稀疏子网中的感染规模随着层间活跃度关联大小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非单调变化现象。这一研究暗示,在传播过程中,如果旅行者的层间关联是同配的,那么施加层间旅行限制能够有效地遏制层间扩散和层内传播。综上所述,本文提出通过旅行者的层间人类动力学行为以实现子网间耦合的双层网络模型,发展出一套刻画旅行者的存在及其行为特性对网络拓扑结构和传播动力学影响的理论框架。该研究为认识与理解多层耦合网络中的流行病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流行病传播的预警与防控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其他文献
河口是陆海相互作用的核心区域,具有重要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价值。其中,水沙动力是控制河口地貌演变、通航能力以及初级生产力的关键过程。20世纪初以来,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如流域筑坝、河口浚深、滩涂围垦等,给河口带来了巨大压力,驱动河口泥沙动力场的格局转换。然而,该格局转换多发生于潮控河口(如Ems河口和Loire河口)。大径流的河口(如长江口)如何响应的机制尚不清楚,并且叠加流域减沙的作用,导致此类
学位
免疫检查点是维持免疫稳态并防止自身免疫发生的重要信号分子,在调节免疫应答和维持自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针对T细胞免疫检查点的阻断治疗已经在多种肿瘤类型中取得巨大成功,使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成为最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然而,肿瘤细胞不仅逃逸T细胞介导的适应性抗肿瘤免疫,其也高表达固有免疫检查点分子来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因此,针对这些固有免疫检查点的阻断药物开发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CD
学位
全球沿海地区受愈来愈频繁的人类活动影响,导致沿海地区生态系统愈加脆弱。前人研究表明,区域和全球尺度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ULCC)是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多种因素驱动的结果。人们普遍担心不恰当的土地利用引发地区生态失衡,乃至威胁入海河口,例如致森林受损的轮流耕作和林木采伐。自197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重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旨在揭示全球环境变化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LULC)动态变化、
学位
水泥基材料是一种非均质多相复合材料,界面过渡区是各相中最薄弱的环节,其力学性能对水泥基材料的宏观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徐变是水泥基材料本身固有的时变特性,直接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和长期变形。水泥基材料细观模型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有的考虑界面过渡区的水泥基材料细观模型大多用来分析材料的弹性性能,对于直接涉及考虑界面过渡区的水泥基材料徐变模型鲜有研究。考虑到水泥基材料徐变问题与时间存在极大相关性
学位
细胞自噬是细胞内重要的降解再循环系统,对于细胞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至关重要。正常状态下,细胞中进行着低水平的基础自噬;在能量(葡萄糖、氨基酸)或生长因子缺乏,以及缺氧或雷帕霉素处理等应激状态下,细胞自噬被进一步激活。细胞所处环境中的营养状态不仅可以通过影响一些重要蛋白激酶(如AMPK、m TORC1)的活性调节细胞的自噬水平,也可以通过一些重要的代谢中间产物(如乙酰辅酶A、NAD+)的变化来调节自噬。
学位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通过对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散射光谱进行分析,得到分子振动、转动等信息。它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结构研究,有力推动了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发展。但由于拉曼光谱信号很弱,人们研究了多种拉曼光谱增强技术,包括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ip-Enhanced Raman
学位
吡啶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杂环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及功能材料分子当中,因此发展快捷、温和、多位点地实现吡啶类化合物构建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与经典吡啶环官能团化的方法不同,吡啶炔作为一种非常活泼的芳炔中间体,能够同时进行双位点的快速反应,实现双碳-杂原子键或碳-碳键的构建,是高效建立吡啶环多位点官能团化的合成砌块。相较于苯炔前体,吡啶炔前体因为吡啶环存在区域选择性和化学选择性的问题性较难以合成
学位
语素意识指对语素这一最小语义单位进行操纵的能力,是阅读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元语言认知技能。不少研究发现语素意识与阅读能力密切关联且在鉴别阅读障碍儿童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语素意识能否独立贡献于字词识别的发展,语素意识对字词识别的贡献机制何在,如上问题有待研究进一步澄清。同时,近来有研究发现阅读能力反过来也对于语素意识的发展显示出预测作用,其中字词识别能力能否、及如何贡献于语素意识发展的研究还较为少见。本
学位
纵观近代日本的全部历史,“战争”一直都是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主题,在文学艺术领域也不例外。“战争文学”正是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作为整个近现代文学的一个特殊部分,战争文学反映了战争时期日本国家社会的形色样态,体现了知识分子在思考战争问题时的精神位相。本论文使用笔者在日本发掘搜集的罕见文献资料对石川达三战争时期的创作活动和作品进行考察,以“文史互证”的视角解析其战争意识和价值理念,挖掘石川达三战争文
学位
电荷和自旋作为电子的两个自由度,决定了材料的最基本性质。以此为基础的自旋电子学和传统电子学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科技的基础。铁性材料,是指具有自发极化的一类材料,在信息存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传统的铁性材料主要包括铁磁体和铁电体。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于低功耗、高密度以及微型化的功能器件追求日益高涨。但是传统三维铁性材料由于临界尺寸效应的限制,并不适应于新一代微纳信息器件。随着二维石墨烯的成功制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