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博士制度初探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boy1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汉博士制度是思想史、哲学史、经学史、政治史、社会史、文化史以及教育史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本文论述了博士制度的起源、创建和发展,并从博士制度本身来分析师法与家法等相关经学问题。   战国时代部分讨论博士制度的起源:为博士释名,分析士起源的传统解说、士的流品分化和士的精神品格;春秋战国各国求士之背景,阐明士的力量和待士之法;考察春秋战国礼贤事迹,揭示君与士之关系以及士之责任与义务;论齐国稷下学宫,揭示学宫的产生、分期、制度和功能,稷下学宫的建立,使得求士这一举措制度化;战国博士包括博士、博闻师和稷下先生,盖异名同实,他们是秦代博士制度的直接来源。   秦代部分研究博士制度的建立与意义:首先考证秦部分官职因袭六国,其次考察秦博士姓名和小传,认为博士制度建立的意义是知识分子官僚化、百家争鸣的结束和儒生干政的开创;根据秦博士的主要事迹,归纳秦博士的议政、咨询和藏书职掌,秦博士的来源、身份和员额;以焚书坑儒为例,分析秦代博士制度的削弱问题。焚书的实质,是通过法律强制手段,用法家专制思想来统一一切学派,一切思想;从思想史而言,焚书坑儒开了后世钳制思想的恶例。   汉代部分研究博士制度的发展与定型:考证了两汉诸帝博士的发展演变情况,提出了七点汉立博士通例;博士官的建置包括太常、博士长官和博士,博士的职掌有政治职能和文化职能,博士选用涉及任职资格、选任和升迁等情况;关于博士弟子制度,分析了任职资格、来源、员数、待遇、受学、考课除吏等问题;将汉代博士制度分为五期--百家博士阶段,五经博士阶段,今古并行阶段,定员中兴阶段,衰败瓦解阶段。   最后研究博士制度与师法、家法的关系:师法起源于周代官守之制,与当时的物质条件和政府统一思想有关,同时也包含利禄的原因;师法形成的标志是立于学官和确定义例;家法的兴起与功名利禄和学术内在理路有关;家法形成的标志是章句学;师法和家法有源流和互动关系,师法和家法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同时肯定了对家法繁琐化的批判。   本文的创新之处如下:   1、有一些新颖的考证成果,例如光武今文十四博士是为了恢复西汉元帝旧制;   2、提出了汉立博士通例问题,为研究博士制度提供相应的理论借鉴;   3、首次对两汉博士制度进行分期研究,便于了解各个阶段博士制度的特征;   4、廓清了长期以来经学中关于师法与家法的迷雾。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它不像其他学科以侧重于理性分析作为主导的思维方式,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
梁章钜,字闳中,福建福州人,是清中后期福建梁氏家族的一员。他是清朝嘉庆、道光时期的经世名臣,也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文学家和金石学家。梁章钜一生著述甚丰,刊行书籍多达五十余
本文以“艾霞——阮玲玉——《新女性》”的连环关系为个案,以阮玲玉为中心,对1930年代的电影女明星现象展开研究,旨在揭示:在左翼文化和城市消费文化双重影响下,以阮玲玉为代表
趣味性是语言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对外汉语教材研究领域中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挖掘的课题。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趣味性的实质是学生是不是觉得课文有趣,但目前
无论是五四时期的“启蒙者”还是八十年代的“文化英雄”,知识分子的身份历来都受时代、政治、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的身份不仅受到上述等外在
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从1985年他发表第一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开始,莫言发表了十一部长篇小说,和近百部中短篇小说。莫言用勤奋证明了他对文学创作
[目的]探讨不同城市住宅室内空气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湖南省5城市住宅室内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PM10、甲醛的检测,采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住宅室内空气质
沈从文与汪曾祺这对师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两位举足轻重的作家。现代的文学研究者们大都把两人归并为一个流派---京派,这当然缘于二人现实中的师徒关系,更主要的是两位作家
为期两个月的“国培”已结束,它是我人生中一段神奇高浓度的旅程,我体验到了成长的满足。如同蛇在蜕皮,树在拔节,我们听到了体内的血液在奔流,听到了拔节的声音。感谢“国培
本文从描述诗歌与音乐从“共生”到“分离”再到“融合”这一线索入手,首先就诗歌与音乐相互强化与渲染、风格“异步”中的和谐、抽象与具象间的相互补白、结合中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