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对眼底血流及脉络膜厚度的影响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123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儿童近视进展过程中眼底血流及脉络膜厚度的变化
  目的:观察分析儿童近视进展过程中眼底血流及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CT)的变化情况,并评估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本实验为前瞻性观察性纵向研究,共纳入分析47名8-13周岁的低、中度近视儿童(男21名,女26名;平均年龄11.11±1.32岁,平均等效球镜度为-2.59±0.93D),所有受试者双眼散光小于1.5D,屈光参差小于1.0D,最佳矫正视力大于等于0.8(4.9)。使用扫频源光相干断层血流成像仪(swept sourc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SS-OCTA)采集受试者右眼的OCTA及OCT图片,记录OCTA各层、各分区的血流密度;两位研究者根据软件自动分层手动调整脉络膜分层,并记录最终的CT值。测量并记录等效球镜度及眼轴。1年后随访,重复以上检查。
  结果:1)随访一年后,受试者眼轴明显增长(由24.75±0.86mm增长至24.91±0.84mm),等效球镜度明显增加(由-2.59±0.93D增加至-3.09±0.9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与初始视网膜浅层、深层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相比,1年后各层血流密度均出现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初始CT相比,随访1年后受试者总CT明显变薄,由237.72±53.77μm减少至231.19±55.05μm(P=0.011);3)相关性分析发现:视网膜浅层、深层血流变化量与屈光度变化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回归系数r分别为-0.352、-0.368,P分别为0.019、0.014。
  结论:本研究发现近视儿童的眼底血流密度随屈光度数的增加而降低,CT随近视进展变薄,且视网膜血流密度变化量与屈光度数变化量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第二部分 病理性近视眼底血流及脉络膜厚度的变化
  目的:研究不同近视性眼底病变,包括:近视性黄斑病变(myopic maculopathy,MM)和后巩膜葡萄肿(posterior staphyloma,PS)者的眼底血流密度及CT,并评估其与正视或低度近视、单纯性高度近视者的不同,为病理性近视的发病机制及后期治疗靶点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纳入的高度近视者进行眼底彩照和B超检查,根据眼底彩照的分级和B超结果将研究分为两个部分:1)首先根据是否存在MM及屈光度数将受试者分为MM组、高度近视不伴MM组及对照组(正视或低度近视),分别包含34名、34名及25名受试者,各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分别采集受试者的眼轴、屈光度数据及OCTA、OCT图片,根据OCTA及OCT图片得到各组视网膜各层血流密度及CT值,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各组差异;2)再根据是否存在PS及屈光度将受试者分为PS组、单纯高度近视组及对照组(正视或低度近视),分别包含21名、28名及25名受试者,各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眼底血流及CT的分析与第1部分相同。
  结果:1)MM组及不伴MM的高度近视组其视网膜浅层、深层血流密度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伴MM者其视网膜各层血流密度均较不伴MM者更低,但除视网膜浅层颞侧区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伴PS组相较单纯高度近视组,其视网膜各层总血流密度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多个区域的血流密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伴与不伴PS的高度近视者,其视网膜各层血流密度无明显差异;3)MM组与不伴MM的高度近视组较对照组CT明显变薄,且MM组的CT值明显低于不伴MM的高度近视者;4)PS组与单纯高度近视组的CT均较对照组明显变薄,但PS组与单纯高度近视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高度近视伴发近视性眼底病变时CT值较单纯性高度近视明显变薄,伴发MM时眼底血流较单纯性高度近视出现降低的趋势。此外,高度近视伴PS可能是高度近视向病理性近视进展的过渡阶段。
  第三部分 运动负荷对儿童眼底血流及脉络膜厚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运动对儿童视网膜、脉络膜血流密度及CT的影响,并评估其与心率、血压等全身循环系统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研究共纳入43名8-13岁儿童的43只眼(男性17名,女性26名;平均年龄11.58±1.10岁)。分别于运动前、运动后及休息30分钟后进行以下检查: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3×3mm OCTA及6×6mm OCT图片采集、眼压。本次运动实验为室内骑行固定单车20分钟,骑行开始10分钟内要求以20km/h的速度匀速骑行,不加阻力;10分钟后要求以不低于25km/h的速度骑行,并增加阻力至2档,相当于0.5kg。根据采集的OCTA图片得到视网膜浅层及深层血流密度值,并使用Matlab软件计算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及深层血流密度值;两名研究人员分别根据软件自动给出的脉络膜分层修改得到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及CT值。
  结果:1)运动后视网膜深层血流密度降低(P=0.043),休息后视网膜浅层血流密度较运动前升高(P=0.043);2)运动后SFCT及CT明显变薄(P<0.001),且休息30分钟后没有完全恢复至运动前水平(P<0.05);3)运动后视网膜浅层血流密度、脉络膜各层血流密度及IOP与运动前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但脉络膜中层血流密度有降低的趋势(P=0.059);4)运动后ΔCT、ΔSFCT与心率的增加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结论:运动能引起儿童眼底血流密度的变化,导致CT明显变薄并至少持续30分钟以上。此外,CT变化量与运动强度存在相关性,随着运动强度增加变薄明显。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目的:搭建高性能的Phs-SS-OCT系统用于OCE成像;同步整合Phs-SS-OCT系统和PZT激励装置,并开发Lamb波分析算法发展OCE技术测量角膜组织弹性模量,评估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和可行性。  方法:基于对称环形器结构搭建高速SS-OCT系统。在SS-OCT系统中增加FBG来稳定系统的相位,并结合多普勒相位分辨算法实现Phs-SS-OCT系
学位
报纸
结直肠癌是人类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所有肿瘤的第三位和第二位。其中复发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尽早检测到患者复发转移并进行临床干预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ctDNA(循环肿瘤DNA)是由凋亡、坏死的肿瘤细胞释放出片段化DNA进入血液所形成,其携带有与肿瘤组织相一致的分子遗传学改变,被认为是新一代肿瘤分子标志物。基于ctDNA检测的肿瘤“液体活检”不仅可进行拷贝数分析、
学位
学位
目的:  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Cone-rod dystrophy,CORD)是一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CORD主要特征为视锥感光细胞和视杆感光细胞的功能逐渐丧失并死亡。在受损程度上,以视锥细胞的功能丧失最为明显,随之是视杆细胞功能的逐渐缺失,但视杆细胞功能受损程度与视锥细胞相似或较轻。CORD属于遗传性视网膜疾病(IRD)。目前,已有超过270个基因与IRD有关,IRD疾病的遗传异质性使得诊断
学位
目的:  内质网膜蛋白复合物3(EMC3),又称跨膜蛋白111(Transmembrane Protein111,TMEM111)、视动反应b(pob),是2009年发现的内质网膜蛋白复合物的一员。EMC3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生物界表达广泛,并且在生物内表达量丰富,其功能主要表现在维持细胞内蛋白质稳态上。EMC3在斑马鱼中影响感红视锥细胞的存活,在果蝇中影响视紫红质的生物合成。关于EMC3在哺乳动物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一、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模式动物的选择  目的: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是颅面部钝性损伤后视力丧失的常见原因。当前,对TON尚无有效治疗,原因之一是缺乏符合TON临床特点的大动物模型,为此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新治疗的研发。临床上,TON主要表现为视神经管内段视神经的损伤;同时,随着经鼻内窥镜手术的日臻成熟,可以利用手术开放视神经管前的蝶窦,对损伤视神经进行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结构扫描及光学相干断层血流扫描)对病理性近视的视网膜结构及血流进行成像及建立相关分析方法,并评价分析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  方法:本研究一共纳入30名受试者,其中正常对照组、单纯性高度近视组和病理性近视组各10人(正常对照组:年龄27±2岁,眼轴23.76±0.47mm;单纯性高度近视组:年龄27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基于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建立自动细胞计数的方法以及探究视网膜色素变性病人视锥细胞结构分布的特点  目的:应用自适应光学(Adaptive Optics,AO)成像系统,建立一种有效的自动测量视锥细胞密度的方法,探究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病人中视锥细胞结构的改变以及分布的特点。  方法:本研究实验一纳入正常受试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