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元素史教学策略的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zn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在分数量化的情况下,“分数论”“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等逐渐蚕食了学生对于化学作为一门理科的兴趣和思维方法。教与学更趋向于一种控制与被控制。化学元素史的教育价值没有得到重视,教学过程的枯燥和无趣导致学生厌学现象严重。如果能够以化学元素史为依托,通过科学的认知,学生对化学元素及相关知识的兴趣将得以激发、培养、维持和延伸。化学元素史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刺激了工业时代的产生,为人们标明了下一个进程的方向。研究化学元素史,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学习者举一反三,减少犯错。化学元素的发现历史和研究过程能够很好地影响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态度和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帮助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研究化学元素史可以进一步落实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要求和学校办学的理念,这也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需要。该论文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探寻初中生化学元素史现状及关键影响因素。再通过文献研究法寻找初中生化学元素史教学的预策略,接着利用行动研究法开展初中生化学元素史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最后通过比较前后测数据得出结论。通过问卷调查,其前测结果揭露了我校初中化学元素史教学存在着以下五个问题:(1)缺乏科学的认知方法;(2)知行矛盾,家风、校风和社会风气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人生选择;(3)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4)学生学习习惯不佳,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5)化学教学模式封闭单一,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这些问题的存在让化学元素史教学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通过文献调查法找到了四条预策略:(1)创设情境,发展兴趣;(2)活跃思维,纵横递进;(3)融合学科,建模教学;(4)改革教学,提升素养。根据所提出的预策略,我们进行了“求实课堂”“求实德育”等课内外相关实践研究。由问卷调查的前测和后测结果对比可以发现,学生对自我、对学习方法和学科特点的认知得到明显提升,学生对化学和历史更感兴趣,学生对课堂行为也得到明显改善,学生化学成绩有了明显提升。学生具有足够的可以阅读报刊上各种不同科学观点的词汇量和理解科学技术术语的能力,具有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也具有关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工作所产生的影响的认识能力。学生对科学的认知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对科学价值观的认同都得到了提升。初中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该研究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效果,也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了学科共建和家校社区共建,与此同时,还助推了区级“全域德育”和区级“五清课堂”。
其他文献
在以往的中学教育中一直存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分离的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的学科教育只注重知识教育而忽略对学生开展人文精神教育。物理作为一个理工类学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而广大的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却缺乏对人文精神的渗透,导致物理教学效果不理想。物理作为一个理工学科,其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科学功能、科学价值进行强调,而忽略科学精神的人文价值就很难起到良好教学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教育理念、方式、过程的变革也悄然进行。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促使不断的寻求高效率,碎片化时间的利用越来越有价值;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方式和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传授,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习的场所和方式更加的灵活。另外传统讲授式的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参与度低,被动接受知识。课堂形式单一,容易造成学生疲惫,课堂上没有听懂,课后难以补充,造成
进入21世纪后,教育改革的浪潮将问题解决的能力推向了更高的地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计划都将问题解决能力作为重要的能力。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的导向内容,越来越多的国家强调了对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多项国际科学评估项目也将问题解决纳入了对科学素养的评价中。科学推理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是问题解决水平的重要体现。对于科学推理能力是如何参与到解决物理问题中的,科学推理能力的发展是否对学生解决物理问题有影响,有怎
物理课程注重模型构建,模型构建应当结合在现实的情景中来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了解到生活处处是物理,进而解释周围环境的物理现象及情景,做到学有所用。物理知识多数源于生活实际,结合湘西地区的特有民族区域情景来融入到教学设计环节中,这不但体现物理学科的现实情景构建物理模型的特点,也给学生展示物理情景能够活学活用的这一鲜活例子。结合湘西地区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场景组织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和增强
本文以高考化学试题与人教版化学教材必修二内容相关性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及进行教学实践,研判近年高考化学全国Ⅰ、Ⅱ、Ⅲ卷的命题特点及发展趋势,根据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对人教版化学教材必修二的教材内容及教材习题展开深入研究;以此为基础,探寻高考试题与教材习题的联系,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本论文以笔者所任教地区——贵州省黔西南州的部分学校为例,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及化学教师展开问卷调查及访谈,旨在了解化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从五个方面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模型认知”要求学生遇到化学问题时,能够分析问题情境、获取关键信息、采用模型方法去构建模型解决问题。高考试题更加注重对问题情境的分析和陌生信息的获取和加工,陈述性知识考察相对较少。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目前相关研究内容主要是模型概念、如何建模、模型方法教学等,但是对模型方法在化学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相对其他科较少,在高三复习中的
物理模型这种方法是探索自然规律、探究物理问题的常用主要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可靠手段。其中力学是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的基底,力学选取的研究对象大都是从日常生活最常遇到的问题中,经简化得到的物理模型。在高中阶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建立模型,在解决一大类物理问题的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与核心素养。本文首先了解了关于模型教学的一些现状,从现有物理模型和关于高中物理学习的公众平台入手,总结并
近年来,中国在各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社会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为培养适应现今快节奏社会生活的优秀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迫在眉睫。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要落实于每一学科的日常教学当中,化学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依据化学学科特点进行细化后形成的具体的学科素养,为化学教学指明目标和根本方向。化学核心素养除课标要求的化学知识以外,要求在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提升学
学习进阶理论是当今教育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学科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本文以学习进阶理论为基础,以初中化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酸碱盐”为研究对象,进行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酸碱盐”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验法和教育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基础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学习进阶”理论和“酸碱盐”部分的研究综述、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
物理学史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对物理学史的学习及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认识科学。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实现物理学史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十分必要。其一,物理学史本身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平台,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更多技能;其二,物理学史承载着自然的不断演化过程,记录着人类的进步与文明。在正确理解中学物理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史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物理学史在教学环节中的现状有:教师不够重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