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于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以下简称Bb)、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以下简称Ma)和粉棒束孢(Isaria farinosus,以下简称If)等三种虫生真菌的各两个菌株进行了室内和室外比较生态学的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不同温度、湿度以及不同紫外波长对它们孢子活力的影响,以及这些真菌抗土壤拮抗作用;此外,还研究了球孢白僵菌孢子粉和无纺布这两种菌剂在森林中的宿存情况以及不同宿存期菌株毒力的变化情况。在研究温度对虫生真菌孢子活力影响的试验中,利用平板测萌发率法,以孢子萌发率为指标,比较不同温度对六株虫生真菌的影响,最终得出如下的结果:适合球孢白僵菌的温度范围是22℃~28℃,而适合金龟子绿僵菌的范围是25℃~28℃,而适合粉棒束孢的温度区间是18℃~22℃。而通过比较半数萌发时间(GT50),得出三株菌株在不同温度下总的萌发力比较为Bb897>Bb202>Ma45>Ma83>If102>If104。通过对48h不同虫生真菌在不同温度下48h萌发率的比较发现,所有真菌的萌发率皆随湿度的减少而下降;在湿度为99%时,粉棒束孢的萌发率明显低于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而在湿度为75%时,萌发率接近甚至高于这两种真菌。这表明,粉棒束孢的抗旱能力比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强。通过用控制不同紫外线的照射条件所测得的三种真菌的各五个菌株的孢子萌发率的结果发现,在UVb的波长范围内,其对孢子的杀伤力随着波长的增加而降低。而通过对所得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发现所有的菌株对于紫外的敏感性可以分为两类:金龟子绿僵菌的五个菌株分为一类,它们对UVb非常敏感,在长时间照射下容易失活;而其他两种真菌的10个菌株对UVb照射的敏感性稍差,但种间差异不明显。土壤拮抗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在灭菌的处理中,各个菌株的孢子萌发率均随着土壤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未灭菌的土壤中,各个菌株的孢子萌发率均随着土壤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在浓度为0.025g/ml的这个水平上,虫生真菌对土壤微生物的拮抗能力大小为If104<If102<Ma45<Bb897<Ma83<Bb202;在0.05g/ml的浓度水平上,拮抗能力大小为If104<If102<Ma45<Ma83<Bb897<Bb202;而在0.075g/ml的浓度水平上,拮抗能力大小为If102<If104<Ma45<Bb897<Ma83<Bb202。总地来看,粉棒束孢的拮抗能力最差,球孢白僵菌比金龟子绿僵菌稍强。在野外试验中发现,试验区条件不同,对于从4月份开始在土壤中宿存的虫生真菌的影响明显不同。在阴坡的土壤中,虫生真菌总量明显较高。而对三种不同的真菌的宿存趋势不同:球孢白僵菌在一年的宿存中土壤带菌量除了12月~2月处于停滞外,在5月~6月和10月~12月出现两次增长,而在其他月份,带菌量均逐渐下降;Bb202与Bb893变化趋势相似。金龟子绿僵菌的孢子活力下降的趋势较球孢白僵菌更为明显,从放菌起始下降速度就较快,而在9月初就开始进入稳定期,土壤中带菌量维持在103/g的水平上。粉棒束孢的土壤带菌量比其他两种虫生真菌稳定,虽然总量也逐渐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大;在放菌后也出现两次高峰,尤其是10月至12月的回升更为明显。对于从4月份放进林间的无纺布菌剂上孢子宿存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条件不同,对于无纺布上孢子活力影响也不同,其中郁闭度高、阳光辐射较弱的阴坡林地上,孢子活力保持较好,而在其他两个区域则孢子活力下降明显。从对三种虫生真菌萌发力的比较可以看出,金龟子绿僵菌孢子进入8月份以后基本上就已经丧失了萌发能力,球孢白僵菌的高水平萌发率一直维持到10月份,而粉棒束孢的萌发率下降幅度较稳定。从对在4月初处理而在不同时期回收的虫生真菌的孢子的生物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六株虫生真菌前两个月毒力变化不大:有3株下降幅度在0.04到0.35倍之间,有两株(Bb897和Ma45)还分别上升0.04和0.39倍,只有If104下降幅度稍大(1.34倍);而在7月以后,不同菌株的毒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Ma83、Bb897和Ma45下降幅度最大,一年后分别达到11.35、10.69和7.66倍。Bb202虽然毒力也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仅1.68倍,下降高峰来得较晚,且毒力保持时间最长,可达约6个月。而两株粉棒束孢毒力下降最小,分别只有0.55和0.76倍,其中在放菌之后的6个月,还出现出现了毒力回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