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在企业面临过度投资的可能性时,企业是否会增强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以期达到有效缓解企业过度投资的机会主义行为。其次,本文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角度,使用控股股东性质和董事会结构两个维度来检验具有哪些特征的上市公司更有可能采用会计稳健性来缓解企业存在的过度投资动机。最后,本文结合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如各地区市场化程度存在差异、法治水平参差不齐、金融发展地区差异大等等,分析这些因素对本文第一层次研究问题的影响,即在市场环境的好坏,对企业过度投资与会计稳健性的之间关系的影响。
本文以我国转轨经济环境为研究背景,以会计稳健性及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为研究对象,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会计信息在契约中的作用,通过对我国沪深股市2000-2006年间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发现:
(1)当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动机时,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为了预防过度投资行为的发生,增强了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表现为用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衡量的过度投资动机与会计稳健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也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面临过度投资可能性时,使用了会计稳健性这一治理机制。
(2)在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或者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重较高的上市公司中,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促进了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在抑制企业管理层进行过度投资的机会主义行为的过程中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这说明会计稳健性起到了更好的事前控制的作用。
(3)在市场化程度和法治水平差的地区、金融不发达的地区,企业过度投资可能性越大(即自由现金流越高),会计政策越是稳健。由于外部市场环境不发达,企业建立“关系型”契约的动机和可能性将增加,过度投资更具有“关系型”特征,会计稳健性在事前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控制作用更加有效果。
稳健性是盈余质量和会计透明度的重要表征,无论对于学术研究还是会计实务,稳健性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本文从稳健性角度,更深入的剖析了企业投融资行为对会计方针政策选择的影响,为会计稳健性产生的动因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丰富了我国现有的会计稳健性领域的研究,填补了国内文献的这一空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