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水库热结构变化对水体溶解无机碳及其同位素时空分布的影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溶动力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对外界环境十分敏感。目前对岩溶碳循环的研究不胜枚举,其中对岩溶水库的研究表明水库水体与外界不断的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对岩溶区碳循环发挥二次调控作用,显著改变了区域原有的碳循环模式。近年来,从岩溶碳循环角度解决全球遗漏汇问题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即考虑水-岩-气-土-生相互作用的新模式。碳元素在水体中不断地迁移转化,其中涉及诸多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在岩溶水库中,水体表层光合生物进行着光合作用,将溶解无机碳(DIC)转变为内源有机碳,另一方面进行着呼吸作用将有机碳转变为溶解无机碳。水体中部还进行着有机质降解,碳酸盐岩的沉淀与溶解过程。因此,水体中各种过程的耦合作用将对水体溶解无机碳循环造成显著影响。此外,水库受外界气候的影响,水温发生季节性变化,改变了水库水体的热结构模式,形成分层期、混合期(翻库期)的季节性模式。然而,水库热结构变化对水体溶解无机碳时空分布影响的研究还不足。本研究以广西上林县大龙洞水库为研究对象,研究水体热结构特征及其变化,分析热结构变化对水体溶解无机碳及其同位素变化的影响,主要的结论如下:(1)大龙洞水库热结构总体上存在一个水文年的周期性变化:春季(4月)太阳辐射逐渐增强热分层开始显现,水体可划分为表水层与底水层,夏季(7月)太阳辐射继续增强,水库完全形成热分层结构,水体自上而下依次出现表水层、温跃层、底水层,秋季(10月)太阳辐射逐渐减弱,表水层逐渐深入,温跃层消失,至冬季水体结束热分层,上下部温差几乎消失从而实现混合;而仅考虑翻库期间,热结构的变化也出现一些特征:随着太阳辐射的逐渐减弱,水温逐渐降低,当水温降至20℃左右时水库实现整个水体的混合,而在翻库过程中水体整体表现为正列状态下的热分层-短暂逆列状态下的混合-正列状态下的混合的过程,可见水体对温度的反馈有一定摆动和滞后性。(2)热分层期间,表水层、温跃层、底水层由于特定的特征层内主导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不同,最终导致水体上下部DIC浓度及其同位素δ13CDIC值的分布存在梯度差异。表水层内主导的优势过程有水气界面二氧化碳脱气,水生光合生物的光合作用,二者过程的叠加最终使得表水层表现出低DIC浓度及其高δ13CDIC值的特征。温跃层处于表水层与底水层的过渡区域,涉及有机质的降解、微生物呼吸作用和碳酸盐岩的沉淀作用,其中温跃层上部还不乏表水层两种过程的尾闾效应。底水层中涉及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占据优势地位。热分层期间表水层、温跃层、底水层内的各种水文地球化学过程使得水体DIC浓度及其δ13CDIC值变化梯度G(DIC)与G(δ13CDIC)表现为:底水层<表水层<温跃层的特征。(3)从翻库期来看,翻库前虽未有相对完整的热分层,但也出现水体上下部各占优势作用的过程,导致水体上下部DIC浓度及其δ13CDIC值变化梯度类似于分层期。翻库前水体上下部DIC浓度及其同位素δ13CDIC值的差异,是热结构的存在导致的,具体表现在水体上部主要涉及水气界面二氧化碳脱气与水体浅层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过程,从而导致水体上部DIC浓度较低而δ13CDIC值较高;水体下部主要涉及有机质降解、碳酸盐的沉淀与溶解等,从而使水体下部DIC浓度较高而δ13CDIC值较低。翻库后,随着水库热力因素的改变导致整个水体实现混合,水库水体垂直尺度DIC浓度及其δ13CDIC差值几乎消失,水平尺度却有DIC浓度上游<中游<下游的特征和δ13CDIC值上游>中游>下游的特征。
其他文献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电子产品和各类智能设备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航天航空、日常生活、国防军事等各个领域。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得电磁干扰(EMI)问题愈加严重。近年来,为了有效解决电磁干扰造成的不良影响,电磁屏蔽材料正被广泛研究以限制或阻断电磁干扰。随着电子元件的精细化和高度集成化,柔韧性好、耐腐蚀、易加工、低成本的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CPCs)被认为是替代传统金属材料用作电磁干扰屏
学位
二硅化钼(MoSi2)作为高温材料是一把双刃剑,优异的抗氧化性、高熔点、高导热率、适中的密度和热膨胀系数是它的优势。“PESTING”效应(即在400℃~700℃时出现的粉末化现象)与Si的扩散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难点。此类问题通常采用合金化、预氧化等办法来抑制。但是,从MoSi2抗氧化的本质出发来抑制“PESTING”效应的报道较少。MoSi2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对于块体MoSi2材料,一般采用放
学位
随着当前可穿戴电子器件的广泛应用,对于可穿戴能源器件的需求日益增加,兼具生物相容性与柔性的可穿戴生物燃料电池因此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面向可穿戴应用的葡萄糖燃料电池(Glucose fuel cell,GFC)是一种可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小型绿色供能装置,通常利用可以氧化葡萄糖的酶作为器件中的催化剂。然而酶作为一种生物大分子存在提取过程繁琐,保存条件苛刻,工作环境要求高,在电极上
学位
随着计算机科学以及智能材料微纳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智能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实现人体-仪器设备-环境之间高智能化人机交互的柔性电子传感器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的视野。在众多传感器研究中,柔性电容式传感器的研究备受关注。但是传统的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单一,测量范围较窄且功能单一。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在电容式传感器的导电层引入微结构来提升灵敏度与检出限度,引入新型导电材料聚(3
学位
在现代社会,无线通信的需求迅速增长,移动设备市场正蓬勃发展。在整个全球范围内,移动电话、Wi-Fi和蓝牙设备得到了大量的使用,这也使得电磁辐射在环境中无处不在。电磁辐射会干扰精密的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会伤害生物体的各个系统,电磁屏蔽(EMI)材料的研究对于精密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核心信息的保密工作及生物体的健康都十分重要。传统的金属EMI材料具有出色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能,但其密度高,柔韧性差
学位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是利用具有电活性的微生物作为生物催化剂以有机物为原料进行发电的绿色能源技术,也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污水处理、环境修复技术。但由于目前MFC输出性能较低,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尤其是空气阴极的低效率是限制其输出功率的瓶颈。低成本、高活性、稳定的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电催化剂对于MF
学位
现如今,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背景之下,人类对于清洁能源的呼声也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加。燃料电池清洁环保、能源利用率高、工作温度低、操作简单安全、燃料来源广泛等优势,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因此,燃料电池已经被认为是一种未来最有望代替传统能源技术的能源利用方式之一。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irect formic acid fuel cell,DFAFC),是
学位
石笋是古气候重建的重要地质载体,以石笋为基础重建古气候,同位素平衡分馏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但也存在动力学分馏条件下能够重现古气候信息的先例。要解释洞穴沉积物的氧碳稳定同位素数据,需要准确分析氧碳稳定同位素的分馏特征及影响同位素分馏的环境因子。因此,在不同环境的自然洞穴中评估稳定同位素分馏效应对解释洞穴碳酸钙沉积物中的稳定同位素记录具有重要意义。文石与方解石是石笋碳酸钙晶体的常见矿物形态,目前的研
学位
在碳中和与碳达峰的战略背景下,开发和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以降低乃至完全取代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以缓解环境污染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而如何将从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中获取得到的大量能源有效转化和存储则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分支之一。近年来,二次电池在规模化运用上不断取得进展,从锂离子电池到钠离子电池(初步实现商业化),大规模的二次电池储能技术初具规模。已有的研究报道表明,在诸多类型的电极材料中,
学位
由于自然界中钠资源储量丰富且成本低廉,钠离子电池(SIBs)有可能成为下一代大规模的储能系统之一。正负极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对SIBs的性能影响至关重要。现阶段适用于SIBs的多数电极材料为无机材料。然而,由于钠离子的半径较大,无机材料通常对Na+的嵌入表现出较高的化学惰性,导致循环性能较差。另外,其回收策略很有限,且这些回收策略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这也不太符合当前“碳达峰”和“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