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地雷达的网纹红土层识别及土壤含水量反演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cxd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第四纪红土下伏的网纹红土质地黏重,水分不易下渗,是影响水文活动的主要层次,很容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准确、定量监测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对于理解红壤地区水循环过程、合理调控水资源、预防水土流失及指导农业生产有积极意义。探地雷达是一种成熟且应用广泛的浅表层地球物理测量方法,该技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逐步应用于土壤学研究,可以用来识别土壤层次分布并解译砾石含量。其中,探地雷达地波法是快速准确测定浅表层土壤含水量的最佳方法之一。由于土壤类型的多样性和水分运动的复杂性,地波法的研究目前仍局限于传统的经验公式和反演验证方法,并未能开展大量的野外雷达试验对经验公式进行改进。
  本研究利用探地雷达技术在南方典型红壤区开展了两部分研究。首先,为完成网纹红土层识别研究,本文在研究区内布设了6个地质钻井,以此观察获得网纹红土层的真实分布情况。然后通过60、120和200 MHz三种中心频率的雷达天线对网纹红土层进行探测,结合地质钻井和探地雷达的观测结果,以不同天线组合方式探测的精度验证和影响因素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适合南方红壤地区探地雷达识别网纹红土层的方法。
  其次,土壤含水量反演实验主要包括前期的地波法参数校准实验和后期的区域三维含水量反演研究。为完成探地雷达地波法红壤区参数律定研究,本文在核心研究区内进行了32次共中心点法雷达测量,以此获取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和土壤含水量情况下探地雷达地表波的传播速度、土壤相对介电常数和雷达系统延时,拟合并优化得到当地土壤介电常数与含水量之间的经验模型。基于前期的参数校准结果,研究区内布设了24次固定间距法雷达测线,结合地统计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完成了强降雨事件前后1m土体含水量变化的三维空间分布图。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多频率天线组合的方法(利用200 MHz和60 MHz天线分别探测网纹红土层上、下界面)有助于提高雷达探测的精度,平均相对误差由16.2%缩小至6.8%。120MHz的雷达天线有效探测深度大约是4m,当网纹红土层深度大于该值时,需要使用更低频率的雷达天线。120 MHz天线探测的界面深度拟合结果R2为0.86,略低于60 MHz与组合天线的拟合结果。利用200 MHz和60 MHz天线组合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得网纹红土层上、下界面的深度,进而识别网纹红土层厚度(R2=0.97)。
  (2)通过不同时期的共中心点法雷达测量,确定了研究区内的雷达系统延时大约为11 ns。将介电常数与0~20、0~40、0~60、0~80和0~100 cm深度的土壤含水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五个深度范围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和介电常数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拟合获得的经验函数能够解释47%以上的土壤含水量,当土壤相对介电常数介于10~15之间,五个函数反演的土壤体积含水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反之,差异逐渐增大。
  (3)降雨前研究区0~2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为0.255 m3·m-3,变异系数为4.7%。降雨过后,0~20 cm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为0.272 m3·m-3,增幅为6.7%,较小的土壤含水量值主要出现在研究区的中间部分和道路附近。降雨期间,0~40cm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从0.269 m3·m-3升高至0.299 m3·m-3,增幅为11.2%。对0~60、0~80和0~100 cm深度而言,降雨前的平均土壤含水量约等于0.275 m3·m-3,降雨后土壤含水量达到0.300 m3·m-3。与此同时,衍生得到20~40、40~60、60~80和80~100 cm的雨前平均土壤含水量约等于0.28 m3·m-3。降雨过后,每个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含水量值均超过0.299 m3· m-3,增幅分别为16.0%、7.2%、6.7%和5.7%。
  (4)在雨前雨后两个时间段内,F0~20、F0~40、F0~60、F0~80和F0~100五个经验模型的整体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46、0.027、0.028、0.032和0.031 m3·m-3。其中F0~40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拟合方程为y=0.447x+0.153(RMSE=0.027m3· m-3和R2=0.725)。研究发现雨前探地雷达预测土壤含水量的效果均比雨后好,这是因为降雨导致土壤含水量升高,雷达波的反射和折射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由于种植作物不同,根系吸水作用和树冠截留作用会导致含水量在空间上出现较大的变异,从而对雷达探测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他文献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种子在贮藏过程中活力衰退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而稻谷陈化变质不仅降低其食用价值,更增加食品安全风险,因此研究改良水稻种子的贮藏性具有紧迫的现实需求与重要的应用价值。另外,种子是植物发育的特殊阶段,是研究生命形成与衰老的重要模式器官,解析种子耐贮藏性调控机理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研究利用NIP/9311回交重组自交系和水稻核心种质进行种子耐贮藏性的QTL分析,剖析水稻种子耐贮藏性
学位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不仅是优质的食用油和动物饲料来源,也是工业原料和生物能源的重要来源。种子含油量和硫苷含量是油菜的两个重要品质性状。甘蓝型油菜含油量是一个由微效多基因控制且容易受环境影响的性状,目前对其遗传及调控的理解并不深入,能够用于改良含油量的QTL及其分子标记仍然非常有限。同时,由于油菜饼粕中的硫苷在动物体内的水解产物会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较低的种子硫苷含量是保证饼粕饲用价值的必然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Fg)是引起小麦赤霉病(Fusarim headblight, FHB)的主要致病菌。伴随着全球温室效应和耕作制度的改变,我国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不再局限于温暖湿润的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等传统发病麦区,黄淮海麦区也已成为新的赤霉病流行区域。赤霉病不仅引起小麦产量损失和品质降低,而且在禾谷镰刀菌侵染小麦过程中产生多种真菌毒素,严重危害人畜的健康。研究禾谷
目前,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三系育种系统7365ABC由于其显著的育种优势,已在中国油菜杂交生产中被广泛应用。7365ABC的育性受两个独立的基因位点控制,即染色体A07上的Bnams4a/Bnams4b/Bnams4c和染色体C09上的BnaMs3/Bnams3。不育基因Bnams4b是一个新进化而来的嵌合基因,起源于大约460万年前的外显子重组,它能够导致不育的花药和黄化的幼苗。恢复基因BnaMs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及其育性恢复是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核质互作遗传现象,主要表现为母性遗传的花粉败育以及这种花粉育性缺陷又可被核恢复基因所消除。这种现象不仅为核基因组与细胞质基因组的互作研究提供了模型材料,也是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遗传基础。随着杂交水稻成功实现三系配套并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三系杂交水稻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因而对其遗传基础开展深入研究,发掘水稻CMS和育性恢复相关
设施栽培业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我国喜温蔬菜大多在非加温设施中生长,栽培中经常遭遇短期或长期的低温弱光或低夜温危害,进而影响蔬菜的生长。因此,探明低温弱光对蔬菜生长的影响机制、提高设施蔬菜的耐低温能力、选育耐低温弱光品种是摆在我国蔬菜科研工作者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以不同基因型的黄瓜(CucumissativusL.)为试材,研究了低温弱光、夜间低温对温室栽培黄瓜品种
学位
近十年来,武汉旅游业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武汉旅游市场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潜在旅游市场越来越大。武汉市作为湖北省会城市,其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全省经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研究东湖旅游区旅游产品开发条件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以东湖旅游区为案例地,对其旅游产品开发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运用文献阅读法,基于供给的角度,从包括旅游资源条件、区域条件和区位条件三大方对东湖旅游区旅游产品开发条件的现状进行梳理
学位
土壤结构是土壤肥力的基础,因此,改善土壤结构是实现土壤科学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砂姜黑土富含粘粒,粘土矿物以膨胀性2∶1型蒙脱石为主,具有强烈的膨胀收缩性能,干时坚硬,湿时粘闭,属于变性土。由于砂姜黑土的不良土壤性状,导致土壤结构性差,难耕难耙,适耕期短。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黄淮海平原,总面积达400多万公顷,同时它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是评价土壤结构的重要指标
氧化亚氮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单位分子增温潜势是二氧化碳的298倍,其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值大约为6%。我们迫切需要有效的方法预测生态系统土壤N2O释放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还需从机制上了解其对全球变化尤其是氮沉降增加的响应。本研究借助稳定氮同位素标记技术,主要探讨以下三个科学问题:(1)氮沉降(NH4+-N和NO3--N)增加对土壤N2O释放及其来源的影响以及不同形态沉降氮间的差异;(2)冻融期N2O
大气CO2浓度的升高正改变着全球气候与生态环境,也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大气CO2浓度升高可影响其产量与加工、蒸煮和矿质等品质。目前,对粳稻的相关研究有较多的报道,而对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籼稻与粳稻品种中矿质元素的响应及其差异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利用自由空气中CO2浓度升高(Free-air Carbon-dioxide Enr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