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eSR对鼠伤寒沙门菌多黏菌素耐药性的调控作用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mesTs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及不合理使用,多重耐药沙门氏菌频繁出现。多黏菌素被认为是治疗临床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随着多黏菌素使用的增加,多黏菌素耐药现象日益严重,多黏菌素耐药机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多黏菌素耐药机制十分复杂,其中由双组分系统介导的脂多糖修饰是多黏菌素耐药沙门氏菌出现的重要原因。BaeSR双组分系统是沙门氏菌中重要的调控系统,与细菌耐药性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尚未见BaeSR双组分系统对沙门氏菌多黏菌素耐药性贡献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体外诱导多黏菌素耐药鼠伤寒沙门氏菌(AT-P128)的baeR,acrB单基因及双基因缺失株,并在acrB单基因缺失株中,借助p UC19质粒对baeR基因进行过表达。对不同菌株的生长速度、多黏菌素敏感性、运动性和生物膜形成能力进行了测定。采用不同浓度的多黏菌素进行了时间杀伤试验。通过转录组测序和RT-qPCR比较各菌株间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最后通过脂多糖提取、银染和N-苯基-1-萘胺(NPN)吸收试验比较了不同菌株间脂多糖含量和外膜通透性的差异。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基因缺失株、过表达株的构建及多黏菌素敏感性测定: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AT-P128的baeR,acrB单基因及双基因缺失株,并在acrB单基因缺失株中对baeR基因进行了过表达,PCR鉴定和测序结果表明基因缺失株和过表达株构建成功。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所有菌株的多黏菌素敏感性。结果发现,与原始耐药株(AT-P128)相比,除了baeR过表达株(AT-P128ΔacrB/pbaeR)的多黏菌素敏感性显著增加了8倍(MIC=16 mg/L)外,其余菌株的多黏菌素敏感性均无明显变化(MIC=128 mg/L)。将AT-P128ΔacrB,AT-P128ΔacrBΔbaeR和AT-P128ΔacrB/pbaeR在含有不同浓度多黏菌素的肉汤培养基中培养,结果发现,在不同浓度多黏菌素培养下,AT-P128ΔacrB/pbaeR菌株均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2.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对不同菌株的生长速度、运动性和生物膜形成能力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发现,基因缺失和过表达前后菌株的生长速度未发生显著变化,表明baeR,acrB基因缺失和baeR过表达并不影响菌株的生长速度;对ATP128ΔacrB、AT-P128ΔacrBΔbaeR和AT-P128ΔacrB/pbaeR三株菌株的运动性和生物膜形成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与AT-P128ΔacrB相比,AT-P128ΔacrBΔbaeR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和运动性均未发生显著变化,而AT-P128ΔacrB/pbaeR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和运动性均显著提高,表明在acrB基因缺失的背景下,baeR过表达可以显著提高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和运动性。3.AT-P128ΔacrB、AT-P128ΔacrBΔbaeR和AT-P128ΔacrB/pbaeR的转录组学分析:以|log2(Fold Change)|>1且p<0.05为标准筛选显著差异表达基因,结果ATP128ΔacrBΔbaeR/AT-P128ΔacrB比较组中共筛选到2 343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 478个上调,865个下调;(AT-P128ΔacrB/pbaeR)/AT-P128ΔacrB比较组中共筛选到1 820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 033个上调,787个下调。从中筛选与多黏菌素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发现,与AT-P128ΔacrB相比,AT-P128ΔacrB/pbaeR中包括pho PQ,pmr D、pmr AB、arn T、arn C、arn A、ept B、pag C、pag L和lpx D在内的多个多黏菌素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除此之外,与AT-P128ΔacrB菌株相比,AT-P128ΔacrB/pbaeR菌株中baeR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增加3 399倍。结果表明,在acrB基因缺失的背景下,baeR过表达影响多黏菌素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pho PQ-pmr D-pmr AB-arn BCADTEF或其他通路调节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多黏菌素敏感性。4.脂多糖含量和外膜通透性比较:采用脂多糖提取试剂盒(LPS Extraction Kit)提取AT-P128ΔacrB、AT-P128ΔacrBΔbaeR和AT-P128ΔacrB/pbaeR三株菌株的脂多糖,并进行SDS-PAGE和脂多糖银染。结果发现,与AT-P128ΔacrB相比,ATP128ΔacrBΔbaeR和AT-P128ΔacrB/pbaeR中的脂多糖含量略有降低,但并不显著,表明baeR过表达并不能使脂多糖含量显著降低而引起多黏菌素敏感性增加。采用NPN吸收试验对AT-P128ΔacrB、AT-P128ΔacrBΔbaeR和AT-P128ΔacrB/pbaeR三株菌株的外膜通透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与AT-P128ΔacrB相比,AT-P128ΔacrBΔbaeR和AT-P128ΔacrB/pbaeR菌株的外膜通透性均有所增加,其中AT-P128ΔacrB/pbaeR更为显著,表明BaeSR影响细菌的外膜通透性,并可能通过改变外膜通透性影响细菌的多黏菌素敏感性。本研究揭示了BaeSR双组分系统对沙门氏菌多黏菌素耐药性的贡献,为多黏菌素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作为常规细胞培养添加物在细胞的获取,体外培养等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但FBS售价相对较高且不同品牌FBS的细胞培养效果不同,与此同时血小板裂解液(Platelet lysate,PL)也可作为细胞培养添加物,若以猪作为血小板裂解液的来源动物,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为探究猪血小板裂解液(Porcine platelet lysate,PPL)是否能代
学位
本文统计分析某育种场2011年至2021年繁殖和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主要从繁殖性能和部分生长性能来比较分析丹系种猪引种后在不同品种、年度、分娩季节、胎次等方面的差异性变化。使用spss26.0对相关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通过BLUP分析对相关繁殖性状和部分生长性状的表型值、估计育种值和选择指数进行计算,得出该场2011年至2021年丹系种猪的遗传选育进展,为该丹系种猪核心育种场今后种猪生产、饲养管理及
学位
猪链球菌病(Streptococcus suis)是一种重要的动物传染病,它给全球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给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猪链球菌在感染宿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宿主多变的体内环境来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其在宿主体内定殖的能力。其中,细菌应对动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机制就是转录调控因子。DeoR(Deoxyribonucleoside operon Repressor)蛋白
学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可以引起鸡、鸭、鹅等禽类发生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造成世界范围内家禽的高死亡率,从而为养禽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研究发现APEC具有复杂的致病机制,其在感染过程中可以释放包裹有蛋白质、核酸、脂质及各种其他毒力因子的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促进其致病力。现阶段研究发
学位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性别比例的饲养方式对皖南三黄鸡生长性能、体尺、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清生殖激素水平以及卵巢m RNA表达影响。试验选择35日龄体重相近的皖南三黄鸡公母各150只,并按性别比例把公母鸡分成100%公、90%公与10%母、50%公与50%母、10%公与90%母、100%母五组,每组60只。试验全程自然光照,自由采食和饮水。100%公、90%公以及10%公组饲养至13周龄。50%与100%
学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作为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的细菌性病原,不仅给养禽行业造成巨大的威胁,也给动物性食品安全防控带来严重的影响。APEC致病机理复杂,有多种致病因素参与,分泌系统作为其中之一参与APEC致病过程。VI型分泌系统(Type VI secretion systems,T6SS)作为双层跨膜分泌系统参与细菌的不同
学位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兼性胞内寄生的食源性致病菌,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体之一。沙门氏菌的毒力主要由沙门氏菌毒力岛(Salmonella pathogenicity island,SPI)决定,其中沙门氏菌毒力岛1(Salmonella Pathogenicity Island 1,SPI1)可参与沙门氏菌入侵宿主肠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过程,沙门氏菌毒力岛2(S
学位
构树(Boisterousness paperknife)属于桑科植物,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非常规林业蛋白饲料资源。构树叶中粗蛋白含量丰富,最高可达到20%~30%,且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开发构树作为一种优质的非常规饲料来源,将有利于缓解我国优质粗饲料不足的现状。本研究旨在从青贮构树饲料中,分离筛选出优异的构树来源乳酸菌,运用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
学位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副干酪乳杆菌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抗氧化及炎症因子、肠道消化酶活性以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并评价副干酪乳杆菌LK01在蛋鸡上的适宜添加剂量。试验选取288只24周龄的京红一号褐色蛋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饲喂日粮为基础日粮+10~6CFU/kg副干酪乳杆菌,试验Ⅱ组饲喂日粮为基础日粮+10~7CFU/kg副干酪乳杆菌,试验Ⅲ组饲喂
学位
伴随皖江流域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污染物随之产生。畜禽粪污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排入地表水中的动物粪便会带来一系列生态与公共卫生问题,快速准确鉴别污染来源对于源头控制与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地表水源可能存在多种类型的污染,例如生活与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的小型养殖场污水、野生动物粪便等等,如何精确识别畜禽粪便污染是农业面源污防控的关键。粪便污染检测与识别技术不断发展,从过去基于粪便指示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