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1933年左翼文学的宣传策略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62315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0年代左翼文学在上海兴起并得到蓬勃发展,与消费文化、都市大众传媒语境、国民党控制下的传媒环境密切相关。而整个1930年代,左翼文学运动的发生与演进是在极为复杂、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中进行的,在当时社会上一直不是主流的意识形态。为了更好宣传左翼革命话语,争夺文化话语权,左联积极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打造左翼明星作家丁玲。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化思潮席卷全球,丁玲积极响应左翼文化的感召,创作实现了重大转型,放弃了莎菲式自我剖析的个性化写作方式走向了充满激情的大众化写作,由“小资”女作家转型成“革命”大众女作家,并且执掌了左联期刊宣传阵地《北斗》。本论文主要以1931年丁玲迅速完成文学创作、文化身份的“左转”,以及1933年丁玲被捕事件的发生为切入点,从明星效应角度来探讨1930年代左翼文学的宣传推广策略。1931年丁玲创作的重大转型、1933年丁玲被捕事件发生后在文学、社会领域引发了持续性的“丁玲热”,不同政治背景的媒体、个人都从自身立场对此做出了反映,对丁玲形象进行了多维角度的生产和想象。左翼媒体更是成功将丁玲塑造成一个为革命而“献身”的左翼文化偶像,赢得了大众的同情,无数有志青年在此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种借“明星效应”将商业资本、市民趣味与左翼意识形态话语有机结合的宣传策略,有效地将左翼革命理念渗透到市民阶层和青年大众中,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本论文整体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章介绍1930年代左翼文学的宣传语境,第二章讨论明星作家丁玲如何完成创作及文化身份的“左转”,积极参与1930年代左翼文学的生产,讨论她如何在左联机关刊物《北斗》展开左翼话语的宣传;第三章探讨“丁玲事件”中不同政治背景的传播媒体对左翼明星作家丁玲形象的建构和消费,把握“明星效应”将商业资本、市民趣味与左翼意识形态话语有机结合的宣传策略及效果。
其他文献
刘三吾备受朱元璋恩宠,在明初文坛和政坛名噪一时,作为易代文人,其诗文创作有着鲜明的特点。本文分为三章,采用“文史互证”和文学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从史学角度考证诗文,从文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较为薄弱,要让每个小学生喜欢上英语,对英语感兴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
自李锐的小说集《厚土》问世以来,迅速引起了中国文坛上很多的关注和评论。伴随着全球化进程,民族主义复兴、民族国家内少数民族族裔和弱势群体对自己权利的诉求等因素都在推
为系统考察酶解时间、酶种类和酶加入的顺序对猪血浆蛋白酶解产物抗氧化性的影响,采用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及双酶(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不同的加入顺序)在各自最适条件下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相互渗透的综合技术。目前,机电一体化的概念在当前的社会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且在众多领域得到应用和重视。本文简述了机电一体
S省的实证研究表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两年来未能有效刺激女职工的生育意愿。经济压力大和时间缺乏是制约女职工生育的主要因素。要解除女职工生育的后顾之忧,需有完善的法律
“以顿代步”能否再现原诗的节奏感喻云根,辛献云英语格律诗由于其节奏鲜明,富有音乐感而给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在翻译实践中,人们摸索出了种种翻译方法。有的套用中国传统诗词
刘心武是新旧交替时期涌现出来的作家,他的作品《班主任》被视为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他的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是当代主流作家之一,他因此被称为“这一时期中
本文以1930年代苏雪林于武汉大学执教期间所作“作家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细读与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作家论”理论及批评特点的阐释,对新文学批评理论文本“作家论”
<正>位于北纬25°–40°之间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最年轻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和"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寒冷、氧分压低、降水稀少、紫外线辐射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