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古出土残留物分析是目前国际上科技考古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所谓残留物分析,即是指从残留物载体中提取有机物,借助各种自然科学的研究检测手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判断残留物来源。对残留物进行分析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考古出土文物所携带的潜信息,其直接作用可获得文物本身的功能、制作工艺以及古代人类食谱等方面的信息,进而为复原古代社会的经济形态、人类生活方式、人地关系,乃至社会的结构和人的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细节资料。
本论文依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对山西横水西周墓地出土的纺织品痕迹--荒帏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荒帷为平纹组织,经纬密度大约为38×24根/平方厘米。所用红色颜料为朱砂,黄色颜料推测为黄赭石。石染法所使用的胶结物应为淀粉类黏合剂,说明汉代郑玄对《考工记》中“钟氏染羽”的解释确有根据。土壤、兵器和器物上的各种纺织品印痕在考古发掘中屡见不鲜,但它们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本工作表明,对这种印痕开展科技分析有助于人们了解古代纺织技术。
利用现代模拟样品,在实验室内进行一系列相应处理和测试,寻找鉴别古代墨料来源的特殊化学标记物,探讨适合古代墨样品的预处理方法,优化仪器分析条件,确定最佳实验条件。
利用加速溶剂萃取方法,从山西横水西周墓地出土青铜器内的土壤中提取有机残留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性分析,检测到其中含有酒石酸,表明这些青铜酒器在下葬时可能盛着酒。
对湖北随州擂鼓墩M2青铜器内残留的动物骨进行了形态鉴别和C、N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动物均为鹿类,且它们的食物中包含了大量的C4类植物,这反映了当时的生态环境同时存在林地和草地,气候为暖干。此外,大量鹿骨的存在,应源于曾国国君的田猎活动。
本文工作表明,残留物分析能提供古代社会的丰富信息,希望更多的学者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关心,促进相关研究在国内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