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澎溪河水华优势藻固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n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0年以来,三峡水库已连续11年实现175 m水位蓄水,水库支流在整体上由蓄水前的贫、中营养状态向蓄水后的中、富营养状态转变,水华暴发的情况也逐年严峻。相关文献表明,在一年的时间尺度上,三峡水库支流优势藻类呈现出春季以硅藻、甲藻为主向夏秋季以蓝藻、绿藻为主的季节演替。本文选取三峡水库支流澎溪河高阳回水区作为研究区域,对2021年4~6月不同运行阶段下暴发的水华进行观测。根据原位监测结果,确定营养盐影响因素和浓度范围,设计正交实验,以原位采集的混合微藻为研究对象,采用设计的连续流反应器模拟原位环境进行培养,探究水华形成过程中的氮磷计量特征、微藻生物量、营养盐利用率、水华优势藻演替特征。最后,以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的微藻为研究对象,探究微藻的光合活性和固碳能力的变化特征。本文得到了如下结果:(1)4~6月监测日TN的均值分别为1.90±0.05 mg·L-1、2.69±0.33 mg·L-1、1.40±0.03 mg·L-1。TP的均值分别为0.046±0.011 mg·L-1、0.063±0.001 mg·L-1、0.089±0.026 mg·L-1。这表明三峡水库支流澎溪河高阳回水区TN、TP浓度均远远超过水体富营养化标准(TN浓度>0.2 mg·L-1、TP浓度>0.02 mg·L-1)。4~6月监测日降雨量、温度、水体扰动等理化因素均会影响C、N、P营养盐在水体中的形态及浓度;同时,优势藻种的演替(从甲藻为主向蓝藻、绿藻为主的演替)和浓度等生物因素也会对营养盐浓度及形态具有一定的影响。降雨等外部气象条件导致CO2吸收汇向CO2排放源转变,4月、5月监测日主要表现为CO2吸收汇,且5月份碳汇现象更加明显,6月监测日总体表现为CO2排放源。原位监测共鉴定出4门26属42种。蓝藻细胞密度随着季节变化持续上升,在夏季数目远远超过其他藻种,始终占据绝对优势,从生物量来看,蓝藻生物量随季节转变而提高,而体型大、单位生物量更高的甲藻随季节转变逐渐消亡。优势藻演替情况如下:铜绿微囊藻、雷氏衣藻、飞燕角藻、尖针杆藻、颗粒直链藻——铜绿微囊藻、雷氏衣藻、普通小球藻、飞燕角藻——铜绿微囊藻、空球藻、水华鱼腥藻、小环藻、谷皮菱形藻。(2)根据原位监测结果确定实验浓度CO2(100 ppm、400 ppm、800 ppm)、TN(0.5 mg·L-1、1.5 mg·L-1、2.5 mg·L-1)、TP(0.05 mg·L-1、0.15 mg·L-1、0.25 mg·L-1),设计正交实验,搭建了1~9号连续流反应器。室内受控实验中,1号反应器培养的藻细胞密度和Chl a浓度最小,分别为(14.91±4.93)×10~4cells·m L-1、37.60±15.94μg·L-1。这表明该类反应器培养得到的藻细胞密度、Chl a浓度远远超过水华的界定标准(藻细胞密度>0.2×10~4cells·m L-1、Chl a浓度>10μg·L-1),能够很好的模拟野外环境,创造出水华。各反应器中最终形成蓝藻水华的有3号、9号,形成绿藻水华的有1号、2号、4号、5号、6号、7号、8号。从属水平来看,不同反应器稳定时主要微藻的种类相差不大,主要包括:针丝藻属、月牙藻属、葡萄藻属、栅藻属、鱼腥藻属、小球藻属。营养盐浓度低的的反应器中单位微藻Chl a含量及单位藻细胞TN、TP利用率却不弱,单位藻细胞营养盐利用率最高可以是其他条件培养的5~10倍。因此,从保证微藻能够持续稳定生长的角度来看,低营养盐的反应器更实用经济,且低营养盐反应器单位藻细胞TN、TP利用率更高,更加节约成本。(3)营养盐对稳定态微藻固碳能力具有明显影响,光合活性表征参数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α(光合效率)、r ETRm(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k(光饱和系数)大小变化规律不完全相同,Ek的变化规律与r ETRm大致相同。单位水体固碳速率和单位藻细胞固碳速率的变化特征完全不同,单位水体固碳速率高的,单位藻细胞固碳速率却很低。水相CO2浓度与光合活性指标r ETRm、Ek呈显著负相关,与固碳速率呈显著负相关。低碳环境下会触发藻类的CCM机制来适应水相CO2浓度低的环境,而过高的CO2浓度则会抑制相关酶活(Rubisco酶)降低藻细胞固碳,导致固碳速率的降低。(4)对微藻产率和单位水体固碳速率(RCO2)的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微藻产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C(TP)、B(TN)、A(CO2),且培养的最优方案为C2B3A2(CO2400 ppm,TN 2.5 mg·L-1,TP 0.15 mg·L-1);固碳速率(RCO2)的因素主次顺序为A(CO2)、B(TN)、C(TP),最优方案为A2B2C3(CO2400ppm,TN 1.5 mg·L-1,TP 0.25 mg·L-1)。
其他文献
以装配式建筑为研究对象,用文献分析法构建包括设计、生产、运输、安装阶段的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再通过AHP法和熵权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明确装配式建筑各阶段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高浓度氨氮工业废水由于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传统脱氮方法已无法满足其处理要求,电催化氧化技术具有简便、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能够克服传统生物脱氮工艺面临的微生物毒害问题,目前已经成为高浓度氨氮工业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之一。电催化氧化技术中电极材料是决定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Pt及Pt基催化剂因其良好的催化性能成为氨氮电催化材料的首选,然而价格昂贵,易中毒失活等问题限制了Pt及Pt基材料的发展。因此,
学位
农业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为削减滇池流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入湖量,从“九五”至今已构建起完善的环湖截污工程,通过智能化平台控制其有效运行。其中,在农灌沟渠末端、截污干渠前端的沉砂截流井对截流量的控制效果将直接影响环湖截污工程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削减效能。然而,无论是现阶段采用的人工手动控制模式,还是未来采用的“液位-时间”控制模式,沉砂截流井都仅通过闸门的启闭控制截流量,对截流量
学位
利用超临界CO2代替水强化页岩气开发不仅可提高页岩气的产量,同时还能实现CO2封存,减少CO2排放。超临界CO2与页岩相互作用可以改变页岩内部矿物组分和微观结构,进而导致其力学性质发生改变。其中,表征岩石抵抗张拉裂纹扩展能力的Ⅰ型断裂韧性作为页岩压裂中最基本的力学参数和断裂模式,它直接影响页岩气储层体积改造效果。但目前超临界CO2作用页岩后Ⅰ型断裂韧性的变化规律及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因此,开展超临界
学位
膜蒸馏技术具备高效脱盐、浓缩减量和资源回收的优势,能够有效处理以页岩气采出水为代表的高盐有机废水。但疏水膜存在污染和润湿的问题,且目前改性疏水膜难以突破通透性与抗污染/润湿性的权衡效应,制约了膜蒸馏的应用。因此,亟待开发高通透性、超疏水性、高抗污染与润湿性的新型疏水膜。本研究提出基于碳纳米管(CNT)表面改性策略制备超疏水膜,采用以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为代表的先进表征技术,考察新型超疏水膜在
学位
传统开放式养殖模式由于缺乏水质管理,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安全产生严重危害,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养殖转型势在必行。基于此,研究人员开发出了生产率高且环境友好的循环水产养殖系统(Recirculation Aquaculture Systems,RAS),被认为是未来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随着养殖水的不断循环,水中的NH4+-N、NO2.-N和NO3.-N等含氮
学位
效能稳定性的提升是猪粪废水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AD)面临的关键性难题,为探析生物炭及铁改性生物炭一次性投加对不同胁迫条件下猪粪废水AD反应器性能、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的持续影响,本研究以猪粪废水为发酵底物,进行了串联批次厌氧消化试验,向高本底酸浓度(5393.35 mg/L)的猪粪废水AD反应器中引入了3000、4500及6000 mg/L的氨氮负荷,模拟不同的氨胁迫条件
学位
超滤(UF)技术因超滤膜价格便宜、运行能耗较低,适合在水厂中规模化应用,因而在水处理中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运行中出现的超滤膜污染问题以及难以去除小分子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等问题,制约了超滤技术大规模推广。本论文将电活化高锰酸钾技术和超滤技术相结合,研究了电活化高锰酸钾(E-PM)耦合超滤(EUP)体系去除小分子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和缓解膜污染的可行性;对比了不同体系对小分子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去除和缓解
学位
环境中塑料产品及废弃物受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逐渐破碎形成微塑料(Microplastics,<5 mm)。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微塑料在水环境中的赋存、迁移转化和生态效应的研究较为深入,而人类聚居场所——陆地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研究相对较少。冻融交替是陆地环境常见的气候变化过程,随着全球变暖,陆地(尤其是高寒高海拔)有大片多年冻土区逐渐转变成季节冻土区,导致冻融交替地区面积进一步增加。冻融交替地区土地中
学位
氰化尾渣是氰化提金过程中产生的大宗危险废物,年产生量约为1亿吨。由于氰化尾渣中的氰化物多以金属-氰络合态存在,并且与固相成分结合紧密,难以采用传统破氰技术进行去除,导致大量氰化尾渣处于非法堆存状态,引发广泛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氰化尾渣多含有可深度资源化的有价金属,但氰化物的存在抑制了有价金属的分离和提取。因此目前迫切需要针对氰化尾渣中氰化物的降解开展研究,寻找一种高效的氰化尾渣处理技术,以实现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