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贫血诊治分析及IL-6在炎症性贫血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EY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贫血发生率及治疗现状,分析与术前贫血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并探究术前贫血对患者术中输血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探究结直肠癌贫血患者术前应用静脉铁剂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对静脉铁剂治疗的效果。研究炎症因子与结直肠癌患者炎症性贫血的相关性,分析贫血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第一章通过建立病例数据库,对湖北省62家医疗中心2019年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贫血现状进行调查,对武汉协和医院2019年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二分类资料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贫血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第二章和第三章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2019至2020年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病例数据,根据贫血患者是否应用静脉铁剂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液学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血红蛋白与其他血液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第一章多中心调查共纳入4422例结直肠癌患者。结肠癌患者中术前、术后贫血发生率分别为48.0%(1120/2331)、67.4%(1570/2331),直肠癌患者中术前、术后贫血发生率分别为27.1%(566/2091)、55.7%(1164/2091)。术前、术后结直肠癌伴发贫血的患者中接受贫血治疗的比例依次为26.8%(452/1686)、14.2%(389/2734)。与非贫血患者相比,结肠癌、直肠癌贫血患者术中输血比例更高(P<0.05),术后住院时间更长(P<0.05)。结肠癌伴发贫血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比例高于非贫血患者(P<0.05)。本中心回顾性研究共纳入1250例结直肠癌患者。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3分(OR=1.504,CI:1.094-2.067,P=0.012)、年龄>60岁(OR=1.525,95%CI:1.197-1.943,P=0.001)、右半结肠(OR=3.561,CI:2.677-4.737,P=0.000)、原发肿瘤浸润层次深(OR=1.400,CI:1.031-1.903,P=0.031)、远处转移(OR=1.788,CI:1.114-2.870,P=0.016)与术前结直肠癌患者伴发贫血相关。第二章共纳入136例结直肠癌患者,包括治疗组75例,对照组61例。治疗组入院时RBC、Hb、HCT、MCH、MCV、MCHC值分别为(3.26±0.51)×1012/L、(89.85±10.79)g/L、(28.07±3.28)%、(26.20±3.11)pg、(81.66±8.55)fl、(314.47±12.81)g/L,治疗后上述血液学指标分别为(3.53±0.56)×1012/L、(99.33±10.79)g/L、(30.95±3.82)%、(28.97±3.81)pg、(85.59±9.61)fl、(320.37±12.2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疗效优于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P=0.018)。与对照组相比,行静脉铁剂治疗的患者术中输血比例更低(P<0.05),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5)。第三章共纳入202例结直肠癌患者。不同肿瘤部位、肿瘤分期及贫血程度患者在贫血类型上有显著差异(P<0.05)。贫血组RBC、MCHC、MCH、MCV、HCT和ALB均低于非贫血组(P<0.001),贫血组PLT、CRP、PCT和IL-6均高于非贫血组(P<0.001),贫血组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均低于非贫血组(P<0.05)。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白蛋白(r=0.420,P<0.001)、CD4+/CD8+比值(r=0.157,P=0.026)呈正相关,与CRP(r=-0.287,P<0.001)、PCT(r=-0.505,P<0.001)以及IL-6(r=-0.256,P<0.001)呈负相关。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贫血发生率较高,贫血患者中接受治疗的比例较低。贫血可增加患者术中输血风险,影响术后康复。结直肠癌患者伴发贫血与机体营养状态、年龄、部位、肿瘤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相关。贫血患者术前应用静脉铁剂可在短期内改善贫血,减少异体输血并促进患者术后康复。IL-6与结直肠癌患者炎症性贫血的发生密切相关,贫血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CDR1AS、miRNA-432-5p、SOX9在压力造模的退变髓核细胞(NP)及正常髓核细胞表达量的不同,比较退变髓核细胞及正常髓核细胞差异性表达区别。通过过表达(OE)及干扰(si)三者表达量,判断三者之间的关系、作用机制及三者对于缓解椎间盘退变的意义。同时通过检测退变髓核细胞及正常髓核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CDR1AS含量,分析不同外泌体对抑制椎间盘退变的可能性。方法:通过过往实验
学位
目的距腓前韧带损伤是踝关节扭伤时最常见的韧带损伤之一,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常常需要手术治疗。距腓前韧带的解剖数据对于手术修复和重建距腓前韧带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对于距腓前韧带的研究均来自于国外的尸体解剖数据,而中国人群中距腓前韧带的解剖数据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使用三维磁共振薄层扫描数据建立距腓前韧带的三维模型,并在三维模型上测量和统计中国人群中距腓前韧带的解剖数据。方法对58名无踝关节症状的志愿者进行踝关
学位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治疗是椎间盘退变的一种治疗方式。但是,退变椎间盘组织微环境不利于BMSC的增殖、分化等生理活动,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探究过表达SIRT6蛋白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及对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效果。方法:不同浓度tbhp(0,40,80,120μM)处理BMSC体外模拟退变椎间盘组织微
学位
背景:心肌纤维化(myocardiac fibrosis,MF)是心肌组织结构中胶原纤维的过度沉积所致,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共同病理改变[1]。现对于心肌纤维化尚无有效的干预方法。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来预防和改善心肌纤维化具有重大意义。单核巨噬细胞可分化成为M1或M2亚类。M1型巨噬细胞促进炎症,拮抗纤维化。M2型巨噬细胞具有拮抗炎症和促进纤维化等功能。当心脏受到低灌注、高压力和炎症等因
学位
目的: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尤其在绝经后女性中。然而,目前可用的治疗方案存在各种相关的不良反应。因此,研发低副作用的疗法很有必要。方法:首先构建卵巢切除小鼠模型模拟绝经后女性,4周后给药一种新型的SHIP1临床阶段的激活剂AQX-1125,持续给药4周。处死小鼠,收集股骨做micro-CT分析和苏木素伊红(HE)、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骨钙素(OCN)免疫荧光染
学位
目的:为了缓解临床诊疗活动中的对骨植入材料的需求,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具有优异生物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骨植入材料。聚醚醚酮(PEEK)由于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是骨内植入物的首选替代材料。然而,PEEK较差的骨整合性能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为了提高PEEK骨骼支架的骨整合性能,这项研究通过多孔支架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互作用和动物实验研究了PEEK-PLA-HA复合材料多孔支架的生物相容
学位
研究目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糖尿病创面慢性不愈合机制之一,可能和糖尿病创面中miR-31-5p表达下调有关。miR-31-5p能否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牛乳来源外泌体能否提高miRNA治疗的稳定性和效率还不得而知。本课题探究了miR-31-5p对于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下游机制,并将其电转入牛乳外泌体建立工程化外泌体来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实验方法:检测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创面中miR-31-5p表达情
学位
回顾新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学校卫生及营养卫生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与成果,为进一步完善新疆全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新疆面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传染性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为加快推进健康新疆建设,努力实现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目标,近年来,新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致力于落实全国健康大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健康中国行动
期刊
目的:厄达替尼(Erdafitinib)是一种新型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GFR)抑制剂,用于具有FGFR3改变的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然而,FGFR抑制剂耐药问题日益突出,本研究就厄达替尼杀伤膀胱癌细胞的效应及其耐药机制进行研究,寻找逆转耐药的潜在标靶。方法:1)厄达替尼处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自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叔丁基过氧化氢(tert-butyl hydroperoxide,TBHP)对髓核细胞线粒体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在诱导髓核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进一步探究硒(Selenium,Se)对髓核细胞线粒体动力学的调节作用以及对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IVD)退行性变(IVD degeneration,IDD)进展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从(Sprague-Da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