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氧化物复合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和催化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988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结构材料由于具有纳米尺度的特殊结构,从而具有许多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光、电、磁、热、力学和化学等性能。纳米技术已迅速渗透到材料的各个领域,在磁记录、电子元件、传感器、显示、催化等诸多重要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从而成为当今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紧紧围绕纳米科技前沿领域特别是具有催化性能的纳米结构材料的研究,基于更加绿色环保的物理化学制备方法,设计和构筑新的纳米结构,并对它们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详细研究,以期实现对体系中功能纳米单元的尺寸、形状、组成和结构进行主动调节和控制,揭示体系微结构与催化性质之间的构效关系。主要内容如下:   一、多金属氧酸盐/聚电解质复合纳米管的制备及其负载Pt催化烯烃加氢的研究   (1)多金属氧酸盐/聚电解质复合纳米管的制备:高质量的多酸纳米管的合成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科学命题。我们设计了一个将层接层自组装(LBL)与模板法结合起来的方法来制备杂多酸纳米管,此种方法的一大优点是能够比较简单的控制纳米管的壁厚和内径,这一点对扩大纳米管的应用范围是十分有价值的。作者以多孔聚碳酸酯膜(PC)为模版,通过静电作用交替组装带负电荷的多酸阴离子和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达到所需要的层数后,将模版去除就能得到结构稳定,壁厚可控的高质量杂化纳米管阵列,实验结果表明管壁厚度以2.2nm每双层的速度增长。此种方法的另一优点是带有一定的普适性,多阴离子的负电荷较高的多酸均可通过此方法得到管状材料。利用这个方法,作者成功制备了(P2W15/PAH)n,(P2W18/PAH)n,(EuW10/PAH)n和(P2W15/PDDA)n)四种纳米管。   (2)纳米管状材料催化性能初探:作者将所得的纳米管作为纳米管反应器负载Pt作为催化剂,初步研究了内径对催化反应(环己烯加氢)的影响。发现内径越小的纳米管反应器其催化转化效率越高,由此推断反应体系中Pt的扩散占主导地位。设计内径尺寸与反应分子大小相当的纳米管反应器及其应用价值还在进一步研究中。   二、多面体Cu/Cu2O的可控合成和应用:催化降解染料,CO的氧化及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   (1)铜/氧化亚铜多面体微纳材料的可控制备: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铜/氧化亚铜多面体微纳材料。通过简单的改变体系中乙醇和水的比例实现了所得产物组分和形貌的可控性。当体相中不含有水分时得到的是铜/氧化亚铜杂化的正六面体结构,通过不同时间取样分析观察发现六面体的形成是一个二次生长的过程;当体相中含一定量水的情况下得到的是纯组分的氧化亚铜二十六面体。应用实验表明,所得正六面体在光催化降解染料和催化氧化一氧化碳方面有良好的催化效果。   (2)氧化亚铜/聚苯乙炔杂化纳米材料的制备:铜纳米材料是一种优良的能聚合苯乙炔的催化剂。将所得铜/氧化亚铜六面体作为催化剂在六面体表面原位合成聚苯乙炔。聚合产物是具有高顺式结构的纳米带。聚苯乙炔是有一个取代基的共扼聚合物,在空气中有非常良好的稳定性,在非线性光学,磁学,传感器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所得的这种内部为无机材料外部包覆聚苯乙炔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有望在材料科学领域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无模板辅助Fe3O4纳米粒子的可控合成和磁载杂多酸体系的制备   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四氧化三铁球状纳米粒子。此种方法的优点包括:采用廉价的无机盐为原料,无需任何模板剂,绿色环保,并且通过简单的改变反应体系的pH值就能达到控制产物空实心形貌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体系pH逐渐增大,产物实现的从实心小球到空心小球的转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作者在这种小球表面原位包覆的一层氧化硅材料实现表面改性,接着在氧化硅表面层接层组装以杂多酸,由于四氧化三铁是一种铁磁性物质,而杂多酸以其特有结构和性能在催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所得的这种磁载杂多酸杂化材料将为开发磁性可回收催化剂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本论文围绕叔膦作为亲核性有机催化剂这一主题,做了一些工作。   主要工作是基于我们小组发展的烯丙基化合物和联烯在叔膦催化下生成的两个1,3偶极子在反应性上的不同,发展了
受到生物学上碱基对的氢键阵列启示,针对模板西草净分子构型,设计并合成出能与其形成氢键阵列的烯丙巴比妥。计算机模拟氢键结合表明:西草净与烯丙巴比妥能更好的形成三点氢键阵
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应用1,2-二茂铁膦氮配体进行铜催化的对映选择性甘氨酸酯衍生物和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反应。   1.铜/二茂铁膦氮配体催化的甘氨酸酯亚胺与活化烯丙基醋酸酯
金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光学、电学、磁学、催化等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环境、医药、催化等领域。制备粒径均匀、稳定性好的金纳米粒子是其得以应用的前提。化学还原法由于操作简单迅速、无需特殊昂贵设备且合成的纳米粒子粒径均匀、稳定性好等特点而成为制备金纳米粒子的首选方法。在金纳米粒子的分析应用中,基于金纳米粒子的比色法因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等优点而广受关注。论文第一章中,主要概述了金纳米粒子的特性、制备、表征和
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是利用高介电性材料(石英、陶瓷等)插入两电极之间,从而形成一种稳定、均匀的气体放电。DBD作为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技术,在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化学性质活跃的自由基或离子,对促进化学分子的氧化还原及分解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能够作为挥发性组分的原子化方式。同时,DBD等离子体具有低温、低能耗、小体积等特点,为原子光谱分析仪
目前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液材料以LiPF6的碳酸酯溶液应用最为广泛。但LiPF6存在易分解及易水解的缺点,需要研究和开发新的、性能更好的电解质锂盐。目前研究的新型电解质锂盐
本文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实验研究了四元体系LiCl-Li2SO4-Li2B4O7-H2O及其三元子体系Li2SO4-Li2B4O7-H2O在323.15 K时的相平衡关系,分别测定了上述体系平衡溶解度及其溶液物化
本论文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分子超激发态的本质及其两种重要的衰变过程:中性解离和离子对解离。其具体内容如下:   1.指出超激发态是分子总能量超过了第一电离能
有机金属锆杂环是许多低价锆参与的有机反应的关键中间体,该类金属杂环主要包括以下三类:碳锆杂环、氮杂锆杂环以及氧杂锆杂环。在这三类金属杂环中研究最多的是碳锆杂环,并且该
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如何利用酞菁、卟啉和吖啶等功能π-体系分子在界面和体相构筑超分子手性聚集体并探索其功能化方面的应用,并在有机纳米材料大面积图案化方面开展了探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