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君共和”:建构中国纵向权力结构的一种可能选择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er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秦代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大一统的观念传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晚清以降的救亡图存运动,促使思想界反思原有的集权传统,地方自治的观点风行一时。青年毛泽东在当时的联省自治运动风潮中,也曾提出过“湖南共和国”的联邦制方案。尽管运动最终失败,但是重视基层积极性与自由的思想伴随了毛泽东一生。
  纵向权力结构的构建是一国政治制度的重要方面。建国以后,随着“统一”主题的完成,“强国”主题在毛泽东的战略视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借助于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批判的历史契机,毛泽东依据中国国情,率先发起了对苏联模式的冲击,在纵向权力结构方面表现为反思斯大林的中央高度集权模式、提倡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其目的在于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因素,为中国创造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线。他试图通过向地方分权的一系列政策来激发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活力,走出一条与苏联不同的道路。毛泽东提出大胆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建设经验,以“虚君共和”作为中国中央地方权力配置的战略构想。本文试图通过对毛泽东提出“虚君共和”的历史和思想渊源的梳理,以及对其建国后两次提出“虚君共和”向地方放权实践的考察,挖掘毛泽东“虚君共和”战略的现实合理性和对当下纵向权力结构构建的制度借鉴意义。
  由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毛泽东“虚君共和”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来自党内和中央经济部门的阻力,并且由于战略构想与战术执行的不相匹配而造成了惨痛的历史悲剧。囿于时代和个人的局限,“虚君共和”的思想最终未能带来现实的大治,其思想内涵也被长时间遮蔽。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虚君共和”的相关实践不仅给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留下了深刻的制度记忆,而且在实践上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放权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制度准备。作为现代化道路上的后发外生型国家,中国如何构建合理的纵向权力结构是无法回避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虚君共和”战略的现实探索仍将继续。
其他文献
技术是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其发展造就了现代工业社会。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由此,马克思把技术视为人类解放的重要力量。但马尔库塞在对发达工业社会作了批判性考察之后,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技术越来越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沦为了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得力工具。在统治阶级的极力宣扬和许诺中,技术被视为人类获得自由和解放的终极力量。统治阶级以技术为中介,对自然界
学位
周恩来:由播赤光而扬赤旗 编者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本刊特设“献礼建党百年:一位学子与一项伟业”专栏。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
期刊
在由罗尔斯所发起的关于正义的讨论中,由阿玛蒂亚·森和玛莎·纳斯鲍姆所倡导的能力路径影响力越来越大。本文探讨了能力路径(capability approach)对公共卫生资源分配的意义。  这样的探讨将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第二章和第三章),将阐释对阿玛蒂亚·森能力路径的理解以及处理一些批评。为了更好地理解森的能力路径,将把它与诺齐克的权利至上原则、福利经济学的帕累托原则以及罗尔斯的基本善理论做
学位
在古希腊的传统中,不自制的现象被定义为人们在欲望或激情的影响下经历的道德冲突,这尤其符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利用三元结构灵魂观对其所做的说明,二者都认为不自制者受到非理性灵魂的驱使。同时,他们又将行为主体定位于灵魂的理性部分,因此主体在不自制行为中的责任归属便成为问题,或者说,不自制者的主体定位是模糊的。斯多葛派采取了与柏拉图传统不同的思路,否定了理性的无力或无能的可能,驱除了灵魂中的非理性元素,将
学位
17世纪的经典契约论政治哲学与自然法学说内在地关联在一起,然而当代的解释有这样一种倾向,即把霍布斯、普芬多夫和洛克契约论学说与自然法学说当成两个相互独立的议题来处理。由此导致的后果是,经典契约论作家的契约论学说部分往往被解释成某种形式的合理利己主义理论;而他们的自然法学说部分则被看成是自然权利理论——那种强调自然权利优先于自然义务的理论。  本文力图在“‘自然状态’下的人类存在者通过契约进入政治社
学位
魏晋时代士人对生死的关注达到了一个历史的极高点,而其中尤以嵇康为代表。他倡导回归道家养生方式,还原生命“活泼泼”的本性,并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但同时,他孤力抵挡着司马氏集团,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捍卫真我的信仰,矛盾的嵇康成就了魏晋士人的真我风范。本文通过对魏晋时代背景、嵇康生平事迹、自然哲学以及主要著作《养生论》、《声无哀乐论》的解读,来分析嵇康矛盾人生的儒道内涵,进而探求“越名教而任自然
学位
本文从智者大师思想中的毗昙学因素入手,分析智者如何吸收小乘佛学并使其转化融会在天台圆教的思想结构中,探讨毗昙学对于智者思想的影响。  论文首先在精读原典的基础上,对主要的毗昙论典及智顗的相关作品进行梳理,找出其间的联系;其次,结合两者思想的内在结构与特点,探寻其理论的契合点;最后,分析智顗是如何善用毗昙合理因素而又超越小乘佛学的局限,使其导向以实相为旨归的天台法华圆教。  本文的阐述结合智顗“教观
学位
在人类生活中错误是经常发生的现象。面对错误与过失,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要么逃避,要么面对。宋明理学家认为犯错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因此在面对不可避免的过错时,宋明理学家认为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避免错误,在错误发生后,应该积极的改正错误。  宋明理学家对错误的态度,与先秦儒家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联,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的相关论述为宋明理学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前提,同时颜回、子路等人
学位
工夫论是宋明理学的基本论域,然而以现代学术的逻辑描述宋明儒者的工夫践履却面临困境。因为从修行进程来说,功夫是“复性”的手段,功夫是因,本体是果;同时,从工夫“何以可能”的角度来说,它是根据本身状态与本体之间的差距做出的手段选择,本体是因,功夫是果。任何对功夫的言说都隐含着对本体的某种承诺,任何对本体的讨论都是为功夫立说。本文试图以一位儒者一生的工夫践履为研究对象,通过追踪他的工夫实践与反省(自我反
学位
真理论悖论是指与语句真假直接相关的语义悖论。诸如说谎者这样的"断定自身为假"的真理论悖论语句在经典逻辑和经典真理论之间引起了众所周知的矛盾。令A是这样的一个语句,语句A和(-)T〈A〉可以通过合乎逻辑的推理建立等值关系。其中,〈A〉是A的名称,T是真谓词。再据真的素朴假设(即 Tarski-等值式T〈A〉(←→)(A)能够导致如下结果:T〈A〉(←→)(-)T〈A〉(1)  显然,这在经典逻辑中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