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汉德兼类词比较研究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kf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以下简称“《现汉》”)和《朗氏德汉双解大词典(修订版)》(以下简称“《朗氏》”)作为语料来源,以徐艳华老师“基于大规模标注语料库的兼类词分布概率计量考察及应用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中的1832个兼类词为汉语兼类词数据依据,以自《朗氏》中提取的384个德语兼类词为德语兼类词数据依据,对两种语言现阶段词的兼类现象的对比研究和统计分析,继而从语法本位的角度探讨了汉、德两种语言的兼类词的兼类类型、词性优先原则、内部分类等不同方面的情况,及其二者的对比与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而以《<HSK词汇等级大纲词表>兼类词总表》(以下简称“《总表》”)中的601个兼类词为参照标准,考察了《Chinesisch für Deutsche(德国人学中文)》系列教材的第一部《Chinesisch für Deutsche 1》(以下简称“《教材》”)生词表中所涉的103个汉语兼类词讲练情况,并结合当前对德汉语兼类词的教材编写现状,对于对德汉语兼类词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一部分建议。本文共五章:第一章:分别介绍汉、德两种语言不同的词类体系特点与差异。在研究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出汉语词类划分与兼类词的提取标准;整理和归纳了德语特殊的词性特点,在详细统计和分析德语词类划分依据的基础上,确定本文对《朗氏》中兼类词的提取标准,进而形成了适用本文的《朗氏》中兼类词词表。第二、三章:系统地对汉语、德语兼类词进行统计分析。从兼两类的汉、德兼类词和兼多多类的汉、德兼类词的两个方面统计分析汉、德兼类类型、词性优先情况及内部分类情况,归纳汉、德语兼类现象在宏观和微观上的差异。第四章:详细展开对汉、德兼类现象的对比研究。首先进行了两种语言中兼类现象的宏观对比,从数量规模、兼类类别的方面做整体性的对比分析;进而从不同词性的兼类现象等微观角度,分词类进行了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常见类型的具体比较分析。第五章:以《教材》为例,详尽地统计了该部德国本土汉语教材中所涉的所有汉语兼类词。考察其中兼类词教学存在的不准确性,如词性标注不完整、兼类词不同词性的义项编排方式不够系统等。在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词性的辨析讲解、兼类词不同词性义项释义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对德汉语教学教材编写启示。
其他文献
词汇是英语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然而在词汇学习中学习者经常面临诸多问题。相关研究表明,通过运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词汇习得效果、优化英语学习,因而有关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一直是英语教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但鲜有研究以初高中不同学段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其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为主要研究变量进行探讨。鉴于此,本研究将针对初高中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中使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进
学位
汉语文言文教学是国际中文教育的难点之一,面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汉语文言文学习者,由于其性格特点、风俗习惯、教育制度等方面不同,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中柬两国自1958年正式建交以来,在政治、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友好交流合作日益深化,越来越多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希望通过学习文言文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另外,文言文跟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学习文言文,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汉语。但从目前汉
学位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要增大阅读量,初中阶段每学年至少阅读两部名著,这旨在引起全体师生对阅读经典名著的重视。但当前初中语文的名著导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也比较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好名著导读教学。当前教育改革大力推行,语文核心素养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必须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名著是高质量的文本,可以促进学生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因此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角
学位
我国国力日渐强盛,对外开放程度高,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选择来华上学,学习我国语言和文化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一方面这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的良好机会,另一方面选择以更好的方式为在华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和展现中国形象也尤为重要。对于留学生而言,汉语是以第二语言设入留学生的课程之中,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都有别于国人的传统语文教学,面对着一批对中国文化不熟悉、汉语学习不了解的外国留学生,采取合
学位
程度副词是国际中文教育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类词,使用频率高,使用方法灵活,程度副词同样也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的重点和难点,来华国际学生中数量最多的韩国学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本文将基于中韩学习者语料库,探讨韩国学习者程度副词的习得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章的绪论部分,简要交代选题缘起与意义、研究对象、语料来源以及所用到的相关理论,着重对程度副词的本体研究现状和作为第二语言的
学位
文化词语是指负载有某种语言中独特文化信息或文化意义的词语,易受现实世界变化发展的影响,因此汉语教材在收录文化词语时也应当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实用汉语课本》和《新实用汉语课本》两部综合教材分别于20世纪和21世纪出版,且较为典型,两者出版时间相差近三十年,在文化词语的收词和编排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因此,本文从选词和编排两方面对新旧两版教材文化词语进行分类统计并作历时比较,总结文化词语的变化特
学位
词汇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行的国际中文教材生词部分大都采用了英文释义作为学生学习和理解汉语生词词义、掌握生词用法的重要辅助和参考,因此,教材生词英译研究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国际中文教材生词英译受汉英翻译和汉语作为二语两个方面的制约,区别于一般的汉英词汇翻译活动。本研究基于尤金奈达的翻译功能对等理论,以国际中文教材《标准教程》(HSK4-6级)生词英译部分的词汇为研究对象,重点关
学位
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海外汉语教学状况发生极大改变。西班牙加迪斯孔子课堂初级汉语课由于第一次接触线上教学,面临着在线上课堂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兴趣导致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学生成绩也不断下滑。本文为解决线上教学问题以两轮行动研究为基础开展研究。本文除了绪论外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此次行动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一部分介绍了西班
学位
如今传统媒体深度融合面临着诸多困境,为新媒体科技所驱动,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已步入纵深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转型发展的核心任务已从线性化网络迁移、简单扩充渠道走向有效开发“可供性”。可供性理论视角为我们深刻阐明了媒体和用户的交互关系并提供了可行性路径,也已成为当前媒介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其中技术可供性思维偏向于技术决定论,而传播学研究领域中可供性问题的落脚点应是人与媒介的关系。技术突飞猛进使
学位
兼类是汉语词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复杂语法现象,是国际中文语法教学的难点之一。汉语教师和学习者在使用兼类词时,往往参考《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和汉语教材中的兼类词标注,二者对兼类词标注正确与否,对教师和学生能否掌握并正确运用兼类词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鉴于此,本文以语料库为基础,对《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中的114个名、形兼类词的各词性分布概率进行考察,根据统计结果对《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