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铁蕨配子体及胚的发育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az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HooK.)J.Sm.)属乌毛蕨科(Blechnaceae)苏铁蕨属(Brainea)植物,其不仅具有极佳的观赏作用,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目前苏铁蕨在自然界中的整体分布及数量较少,面临濒危的境地,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近年来在苏铁蕨的分布、引种及群落特征等方面有少量研究。然而有关苏铁蕨配子体及胚的发育方面的详细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用无菌培养基培养苏铁蕨的孢子,详细研究了苏铁蕨的配子体发育过程,并通过不同种类的培养基比较,筛选适合苏铁蕨配子体发育的培养基;运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苏铁蕨胚的结构和发育过程;并在苏铁蕨的人工繁殖方面也做了初步试验。研究结果如下: (1)扫描电镜下,清晰地观察到苏铁蕨孢子单裂缝,周壁两层,表面具有皱纹状纹饰,且周壁易脱落。周壁脱落后,可见孢子外壁,外壁光滑。光学显微镜下,详细观察并记录了苏铁蕨配子体发育的过程,结果如下:苏铁蕨的孢子褐色,接种3 d左右孢子萌发,萌发类型以书带蕨型(Vittaria type)为主。接种10 d左右发育为2~7个细胞的丝状体。接种15 d左右发育为片状体,片状体的发育类型表现为铁线蕨型(Adiantum type)和槲蕨型(Drynaria type)两种。接种25 d左右发育为成熟原叶体,呈心型,其翼面和翼缘均分布有毛状体。原叶体发育类型介于三叉蕨型(Aspidium type)和槲蕨型(Drynaria type)之间。精子器由3细胞构成,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列细胞组成,4~5层细胞高。此外,本文利用Noland染液对苏铁蕨的精子进行了固定,首次观察到苏铁蕨的精子形态呈“S”型,且由五部分组成。 (2)不同种类的培养基对苏铁蕨的孢子萌发时间、丝状体的形态和数目、片状体和原叶体的发育都有很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nops琼脂培养基培养苏铁蕨的孢子,最有利于观察苏铁蕨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而模拟自然条件下的土壤培养,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幼苗成活率高等优点,适合对苏铁蕨进行人工繁殖。 (3)运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苏铁蕨胚发育过程,发现合子第一次的分裂方式垂直于颈卵器的纵轴,经2细胞、4细胞、8细胞等细胞阶段,发育成球形胚。当球形胚继续分裂达到一定体积时,基足及各营养器官依次产生。随后发育出第一叶原基及第一根原基,先后突破帽状体,形成第一叶和第一根。
其他文献
自从2001年被莫斯科师范大学Gol'tsman小组首次研制以来,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uperconducting Nanowire Single-Photon Detector, SNSPD)在十年间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的过
电池监测系统(BMS,Battery Monitoring System)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之一,而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nter,ADC)是电池监测系统关键组成单元,其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电动
该文研究的亚谐波变频器(SHMs)利用了非线性器件反向对称的电流电压特性,用亚谐波(频率为基波变频本振频率的一半)该振进行上、下变频,他在毫米波频段大大降低了系统和该振源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需要不断的提升国民的个人素养水平和能力,才能符合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完善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基本的
高度的集成可通过设计专用集成电路(ASIC)来实现.引外非接触式识别系统的另一个函待解决的问题是有关非接触式识别卡国际标准ISO14443(草案)中同时存在的两种互不兼容的通信
500 kV和平变电站从2007年投运至今已有十余年的时间,保护动作跳闸的事情也是比较常见的,但是断路器本体三相不一致动作跳闸的尚属首例,即使是整个云南电网而言断路器本体三
器件表征技术一直是深入理解和分析器件特性的必要工具.随着深亚微米器件的出现,原有的表征技术存在许多困难,这为表征技术的发展和新的表征技术的创建提供了客观需求.该文在
该论文是以目前生物视觉系统处理信息的原理为基础,以90年代国际上脑科学新的进展为依据,提出的一种基于时空编码的新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基于知识的图像中目标-背景分割.模型
该文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也是主要部分,介绍了一个数字声音广播(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DAB)原型发射机的设计和实现,并结合这个实例讨论了DAB发射系统中的几个关
神经科学研究对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机理,以及神经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工具之一,动作电位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认知神经科学、神经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