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白洋淀湿地生态服务价值影响研究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ongj_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缓解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改善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直接受益人口达7900万人,发挥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直缺乏科学的定量评估。白洋淀湿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规模最大的湿地,在水资源供给、物质供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对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的湿地生态环境效益评估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和指向性,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文以白洋淀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建立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分析白洋淀湿地2008-2020年逐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探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受水区生态系统影响特征。经过上述研究过程,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2008-2020年整体呈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50.53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93.94亿元,增长85.91%。在2008年至2014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波动上升状态;2014年之后,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现了通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对白洋淀湿地2008-2020年平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得知2008-2020年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四大指标的价值量分别为供给服务9.12亿元、调节服务24.65亿元、支持服务7.40亿元、社会服务38.68亿元,分别占总平均价值的11.42%、9.27%、30.87%和48.44%,这说明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中社会服务占主导作用。(3)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2014年通水前后呈现明显差异,2008-2014年平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65.25亿元,2015-2020年为96.86亿元,年平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长48.43%,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白洋淀湿地的影响巨大。本论文得出的评估结论,不仅可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也为其他跨流域调水工程受水区湿地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膨胀土在全世界分布广泛,而中国膨胀土分布量排世界前列。它是一种高塑性粘土,特殊的构成使其遇水膨胀、失水干缩并且极易产生变形,另外膨胀土承载力会因浸水而发生衰减。受降雨的影响土体会软化,伴随内部裂隙发育,强度明显下降,将严重威胁施工于其上的各类建筑物的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需要研究降雨条件下膨胀土的内在劣化机理。本文结合核磁共振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分析,以南水北调平顶山叶县膨胀土为例,深入探究降雨影
学位
随着全球化迅速发展,国内外贸易愈来愈频繁,内河与内河之间运输货量不断增加,由于水路具有运量大、成本低和能耗少等许多优点,故其在水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常水上运输会经过不同弯道的河流,使船舶通航安全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弯道水流的复杂性,船舶在弯道处容易发生水上交通事故,为船舶安全通航带来威胁。内河沙颍河逍遥-周口航段连续弯段较多,不同的弯段角度较丰富,本文通过研究其弯道的水流特性,分析水流对船舶通航
学位
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绿色、环境友好型的功能性建筑材料,对改善城市的水环境、降低噪声、降低光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泥和天然砂石集料等生产混凝土的原料供给日趋紧张。基于此,本文设计了再生骨料含砂透水混凝土,并在其基础上利用废玻璃颗粒(Waste Glass Particles,WGP)替代天然河砂,制备单掺废玻璃颗粒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Per
学位
南水北调总干渠有许多跨渠桥梁,平均1km多就有一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干渠水流输送阻力。在工程实际运行中,桥墩上游形成壅水并向上游传播;桥墩附近出现局部水面骤降与回升,墩侧出现逆流漩滚,桥墩后呈现典型“卡门涡街”交替脱落的现象,出现墩后旋涡区及边界层分离现象,水流流态极其紊乱。为了减小桥墩局部阻力损失、改善桥墩附近的流态,有必要开展流态优化试验的研究。本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桥
学位
由于制革工业污泥高污染、高有机质、高毒性等特点,以“干化+稳定化+资源化”为处理路线,仍面临处理成本高、风险大、资源化程度低等系列难题,探究一条可行的较合理的制革工业污泥资源化利用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制革工业污泥在建材中难掺、低掺、有害等突出问题,本研究以制革工业污泥、水泥、固废掺合料,外加剂等原料制备人工集料,并尝试应用于免烧砖,从集料制备工艺、应用效果、综合效益和重金属固化效果方面展开研究,
学位
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作为一种新型的灌溉方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地下灌溉,它间具地下灌溉和秸秆还田的功能,并且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对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绿色灌溉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推动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的机械化应用,本文以断裂秸秆复合管为切入点,分别对断裂方式和断口间距大小对秸秆复合管水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分为自由出流试验和地埋试验两部分,通过自由出流试验,初步分析秸秆复合管在不同断
学位
随着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工程技术的更新迭代,BIM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当下水利工程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数字化的工程模型,BIM技术可以将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结构和其他拓扑信息集成至工程模型中,在指定平台中动态展示工程属性,实现水利工程向信息化和智能化迈进。作为信息的载体,数字化工程模型的几何结构是BIM技术应用的基础,又是数字图形介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正向建模无法实时反映工程不同时期的几何结构,高效
学位
钢铁生产和贸易过程中伴随着大量污水排放和灰色虚拟水的流动。深入研究钢铁行业灰色虚拟水排放规律、流动格局及影响因素对于揭示钢铁行业灰色虚拟水流动特征,促进我国钢铁行业节水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虚拟水和灰色虚拟水理论,以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及各地区钢铁行业水污染排放数据为基础,构建灰色虚拟水排放量核算模型和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解析钢铁生产的灰色虚拟水排放量
学位
我国西北干旱荒漠区气候干旱、降雨稀少,土壤水分长期处于负平衡状态,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区域生态系统演化和水土环境变迁,是我国典型的资源环境脆弱区。通过采用提水灌溉的工程技术手段建立人工生态绿洲的方式成为了实现干旱荒漠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但水资源的外调注入实际上是人为的为干旱荒漠区导入了最敏感的影响因子—水。大量水资源的调入对灌区内水土资源分异特征形成了长期性、立体式的驱动及影响,这种
学位
水资源在人类发展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重要的战略性自然资源,它是维持区域人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基本保障。21世纪以来,中国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更加雪上加霜。为了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建设,水资源承载力逐渐成为衡量区域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郑州市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全国新中心城市之一,在人口、社会、经济方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