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仅用6天的时间规模就达到了一百万,此后规模不断攀升,规模最高时达到17000亿元,超过招商银行全部个人存款余额,在余额宝的冲击下,各大商业银行面临着存款流失、存款利息提高的严峻挑战。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具有普惠性、便捷性、高效性、低成本、覆盖广的特点,受到公众的欢迎并且慢慢改变人们的消费储蓄习惯。互联网金融不仅覆盖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盲区,更是在多个领域和商业银行进行竞争,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领域不断被侵蚀,银行业作为中国金融机构的核心,对金融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金融是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成为了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研究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盈利之间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将互联网金融分为五大业务模式,紧接着介绍了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差异,详细说明了银行利润的构成情况。对互联网金融和银行有了清晰的认识以后,文章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分为盈利能力和盈利结构两个方面,从理论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盈利结构的影响,得到了初步研究结论:第三方移动支付主要影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减少了银行的支付结算和手续费收入,降低了非利息收入的占比;互联网货币基金和P2P网络借贷则是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减少资产和负债规模,提高负债成本,提高非利息收入的占比;互联网保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集中在中间业务,减少银行的代售业务收入,最终降低非利息收入的占比。从整体来看互联网金融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但是不同业务类型对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影响不同。
为了证实上述研究结论,文章将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ROA)和非利息收入占比(NII)作为被解释变量,第三方移动支付、P2P网络借贷、互联网货币基金和互联网保险作为核心解释变量,选择23家上市商业银行2014年至2019年第三季度的季度经营数据进行面板回归。首先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再进行F检验和Hausman检验以确定合适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并对回归结果进行异方差、自相关检验和修正,得到正确的回归结果。然后根据股东背景、资产规模将商业银行分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探究互联网金融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盈利情况的影响差异。
对实证结果总结后,文章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三方移动支付、互联网保险、P2P网络借贷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造成了负面的影响,由于第三方支付在负债端和中间业务端都与商业银行产生了竞争,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最大;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程度不同,城市商业银行网点数量少、业务种类单一、收入高度依赖信贷业务,客户质量低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因此盈利能力最容易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在盈利结构方面,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保险通过与商业银行银行卡类、支付结算类、代销类业务形成竞争,进而降低非利息收入的占比,而P2P网络借贷和互联网货币基金降低了银行的利息收入,从而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在三类银行中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最高,盈利结构最容易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帮助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将互联网金融分为五大业务模式,紧接着介绍了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差异,详细说明了银行利润的构成情况。对互联网金融和银行有了清晰的认识以后,文章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分为盈利能力和盈利结构两个方面,从理论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盈利结构的影响,得到了初步研究结论:第三方移动支付主要影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减少了银行的支付结算和手续费收入,降低了非利息收入的占比;互联网货币基金和P2P网络借贷则是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减少资产和负债规模,提高负债成本,提高非利息收入的占比;互联网保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集中在中间业务,减少银行的代售业务收入,最终降低非利息收入的占比。从整体来看互联网金融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但是不同业务类型对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影响不同。
为了证实上述研究结论,文章将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ROA)和非利息收入占比(NII)作为被解释变量,第三方移动支付、P2P网络借贷、互联网货币基金和互联网保险作为核心解释变量,选择23家上市商业银行2014年至2019年第三季度的季度经营数据进行面板回归。首先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再进行F检验和Hausman检验以确定合适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并对回归结果进行异方差、自相关检验和修正,得到正确的回归结果。然后根据股东背景、资产规模将商业银行分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探究互联网金融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盈利情况的影响差异。
对实证结果总结后,文章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三方移动支付、互联网保险、P2P网络借贷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造成了负面的影响,由于第三方支付在负债端和中间业务端都与商业银行产生了竞争,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最大;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程度不同,城市商业银行网点数量少、业务种类单一、收入高度依赖信贷业务,客户质量低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因此盈利能力最容易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在盈利结构方面,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保险通过与商业银行银行卡类、支付结算类、代销类业务形成竞争,进而降低非利息收入的占比,而P2P网络借贷和互联网货币基金降低了银行的利息收入,从而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在三类银行中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最高,盈利结构最容易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帮助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