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就是批评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43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探讨李长之“传记式批评”的批评风格。采用文本与文化语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关注李长之在对作家个案进行批评时所呈现出来的批评特色,以及这种批评方法的形成、发展变化和产生的原因。论文重点分析了“传记式批评”的内涵,分别从“传记式批评和史传文学”、“传记式批评和近现代传记写作”和“传记式批评与他人的批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比较李长之的这种批评风格与他人的传记和批评方式有何异同。主要观点认为:李长之批评中继承史传文学写人的优秀传统,塑造人物心灵,刻画人物性格。但其中又杂有大量的论述成分,这和史传中写人以“事”为主的笔法相异。在和近现代的两位传记大家梁启超、朱东润的比较中,本文认为梁启超的阐释性传记,李长之作品中有明显体现,梁启超的传记理论,李长之作品也体现得比较到位;但梁启超的传记,火力在“政术”,李长之的批评,关键在“人格”;二者的相异反映了李长之的批评与史传传统靠的更近。至于和朱东润的比较,认为朱东润是参照西方传记文学的经验和成就来写的,因此,注重史料的谨严之风非常突出。李长之是按照其“情感文化”的路子来写的,因此,注重感情的浪漫之风非常突出。二者目的不同,效果俨然不一。朱东润的传记可能更真实,更全面,李长之的传记式作品可能更有人情味,更有侧重。此外,在关于批评方面,李长之《中国文学史略稿》中体现出来的风格和方法,也和我国文学史上两位大家所写有很多相异之处,从中也反映出“传记式批评”的特色。在完成了对“传记式批评”的概念内涵阐释之后,本文以李长之具体作品为例,分三个阶段说明其批评风格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走向,分析各个阶段的作品所呈现的形态特征。概括起来有三方面:(1)人物品评的萌芽:从王国维到鲁迅。这是形成阶段。写人物生平,目的仅仅是作为批评时的论据。(2)浓郁的诗性人格:从李白到司马迁。这是代表阶段。写人物,表现出强烈的诗意和亲和力。(3)平静而黯淡的笔触:从陶渊明到孔子。这是转向阶段。写人物,理性色彩很浓重;亲和感不见了。距离感明显增加。在关于“传记式批评”形成的原因方面,论文认为(1)重扬古代文学精神,(2)“体验”和“同情”的批评理论,(3)建设美育的时代要求,(4)反拨清浅的理智主义,是造成李长之这种批评方式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文化产业由于具有经济与社会双重属性,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新型产业。近年来,我国一直聚焦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与
在一次对学生能力进行的抽样调研中,四年级一个班学生在解决下面这个问题的正确率仅有10%。将一块长50分米、宽12分米的长方形布剪成边长为4分米的小正方形,最多能剪成多少个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然而,在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亟待我们解决。例如,企业中常见的“人才高消费”现象
刚刚过去的“6·18”是由中国电商打造出来的购物节,今年恰好赶上端午节,传统和现代交织在了一起。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马来西亚迎来了一场“双马会”,新政府首相马哈蒂尔和阿里
报纸
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在物理学上称之谓惯性。其实人的思维也有这样的势头。每当人们采取了一些特定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并取得成功时,以后遇到其它问题也会采取同样的
综观十六国历史,虽然仅有一百多年(公元304年——公元439年),但这一时期的历史却为中华民族在以古代汉民族为主的基础上,与如鲜卑、羯、匈奴、羌、氐等古代其他少数民族的大融合,作
本文以环渤海三省两市为研究对象,以文化产业理论、产业竞争力为理论和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为基础,以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为选题,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地区文化产业竞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在2012年我国出台的《“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中明确指出演艺业是首要发展的产业,然而目前商业演
据美国荣鼎集团日前公布的数据,2016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达到456亿美元,是2015年的3倍。2000年至今,中国在美投资累计达到1090亿美元,中企为美国创造的就业机会超过10万个。数
目的:探讨TGF-β1诱导的足细胞损伤中miR-155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足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足细胞,用TGF-β1刺激足细胞构建足细胞损伤模型,用CCK8法检测各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