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基因组水平筛选WNT2基因的甲基化作为早发子痫前期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itialD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发生在妊娠期间特有的一种高血压综合征,以高血压、蛋白尿为其特征。它是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虽然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相关的具体发病机理至今仍未得到完全阐明,亦无明确有效的防治手段,临床上一般只能采用终止妊娠的方法治疗,而过早的终止妊娠又必将导致新生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升高。大量现有的研究均表明:早发子痫前期较晚发子痫前期而言,病情更严重,母儿预后更差。因此,能够对早发子痫前期作出早期诊断、预防就显得十分重要。
  表观遗传学通过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其在子痫前期的发病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最早发现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之一--DNA甲基化,也是目前子痫前期领域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表明子痫前期与正常妊娠相较而言,胎盘乃至母体外周血中DNA甲基化情况存在差别,这些差异甲基化的存在可能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上起到一定的作用。本研究通过高通量甲基化芯片对早发子痫前期与正常对照组甲基化位点进行筛选分析后挑出最具差异的相应基因,通过克隆测序检测目的基因的目标位点甲基化情况以探讨该基因在早发子痫前期的发病中可能发挥着的作用。
  第一部分高通量芯片筛选早发子痫前期特异性甲基化位点
  [目的]
  通过对早发子痫前期及相应孕周对照组孕妇胎盘组织全基因组甲基化情况的对比,寻找早发子痫前期DNA甲基化水平显著变化的基因,发现差异甲基化位点,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以探讨其在早发子痫前期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为后续研究早发子痫前期特异性甲基化位点做准备。
  [方法]
  1.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妇女6例,其中,早发子痫前期孕妇3例,与之孕周对应的早产孕妇3例。在其分娩时取其胎盘组织。
  2.提取胎盘组织DNA,进行重亚硫酸盐甲基化处理,WGA扩增甲基化后的DNA、片段化处理,芯片杂交、洗脱、延伸、成像。
  3.通过对芯片数据的分析,筛选出差异甲基化基因,并分析这些基因与早发子痫前期可能的关联性。
  [结果]
  1.早发子痫前期与其对照组间发现3112个差异甲基化位点(我们定义一个基因至少出现两条阳性探针为高度甲基化,那么本次研究中共有23个基因为高甲基化基因)。
  2.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在调节离子跨膜转运,GTP酶的正调节;质膜及细胞连接;钙调蛋白结合,免疫炎症反应,细胞表面受体相关信号传导,细胞粘附,等生物途径显著富集。差异基因的Pathway分析,共有8种差异甲基化基因通路,见表1.1。这些基因通路主要集中在造血细胞系、内吞作用、细胞粘附、免疫系统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等方面,见图1.6。
  3.WNT2基因阳性探针为10(总探针数为20),是所有阳性探针数之最。我们猜测该基因可能为早发子痫前期特异性基因。
  [结论]
  1.早发子痫前期与其对照组的胎盘组织DNA的甲基化情况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与其他人的研究结论一致。
  2.早发子痫前期在细胞表面受体相关信号传导,细胞粘附,母体妊娠和血管生成等生物途径的基因与其对照组比较,表现为高甲基化。
  3.WNT2基因可能作为早发子痫前期发生机制和早期分子诊断的候选基因,本文第二部分对此进行进一步验证。
  第二部分甲基化克隆测序验证WNT2基因在早发子痫前期中高甲基化
  [目的]
  验证实验的第一部分发现的可能为早发子痫前期的特异性基因-WNT2基因,在早发子痫前期与其对照组胎盘组织中的甲基化情况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探讨WNT2基因在早发子痫前期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1.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妇女20例,其中,早发子痫前期10例,与之孕周对应的早产孕妇10例。在其分娩时取其胎盘组织。
  2.Hs-PCR扩增第一部分中甲基化后的DNA,DNA胶回收;链接PMD18-Tvector转染至感受态细菌,摇菌、涂板、取单菌落、摇菌、菌液PCR、菌液PCR产物电泳、测序。比较两组样本的甲基化率。
  3.运用SPSS19.0软件对两组样本的基本临床信息以及甲基化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早发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特征如表2.1所示。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孕周、胎盘重量和新生儿体重未见统计学差异。在早发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的孕妇收缩压和舒张压有差异。
  2.在早发子痫前期组中,WNT2基因中407位点的甲基化率为77%,409位点甲基化率为78%;而对照组中407位点甲基化率为5%,409位点甲基化率为5%;这两个位点的甲基化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结论]
  1.早发子痫前期与其对照组的胎盘组织WNT2基因两目标位点的甲基化率存在差异,早发子痫前期WNT2中两目标位点高甲基化。
  2.WNT2基因可能作为早发子痫前期发生机制和早期分子诊断的候选基因,需要进行进一步验证和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  2012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约136万人,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例数中排第3位,约有69万人死于结直肠癌,居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第4位[1],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该病发病早期症状隐匿,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初次就诊时往往已到中晚期,同时大约有20%-25%的患者伴有肝转移,生存期限缩短到5-10个月[2]。对于无远处转移的
学位
目的:  深入探讨我国本科护理实习生创新能力的本质,构建本科护理实习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  1.指标体系框架的确立  1.1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抽取护理学院和教学医院的老师13名进行半结构深入访谈,采用Creswell资料分析流程图对所获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取主题五个:创新基础、创新精神、创新学习能力、创新实践、创新成就。  1.2文献资料法。搜索国内外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
学位
目的  1.探讨全基因组高分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在产前超声或磁共振提示侧脑室扩张(ventriculomegaly,VM)且染色体核型正常胎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比较CMA技术与传统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侧脑室扩张胎儿中检出率的差异性。  3.探讨VM不同分组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  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 CBF)的稳定是大脑维持正常生理代谢的基础,当脑血管发生病变而导致脑血流的稳态被破坏,出现脑血流量异常增加或者明显下降时会对大脑功能造成严重且不可逆转的影响。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机制是维持脑血流量稳定的最主要机制。当血压在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内波动时,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CBF
学位
【目的】探讨不同上睑下垂程度与眼轴,角膜曲率,眼屈光度,以及视觉发育情况(VEP振幅)的关系,研究下垂程度对患儿视觉相关因素的影响并分析可能对视力造成的伤害。  【方法】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眼科门诊就诊除外其他器质性并病变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76例,其中男43例,女33例,年纪2~8岁,平均年龄4.12±1.29岁。按瞳孔遮盖情况分为轻
学位
第一部分SIRT1/PGC-1α在肾小球足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  目的线粒体不仅为生物体提供能量,也可产生有基因调节、信号传递作用的活性氧化物(ROS)。线粒体发生功能障碍造成细胞代谢紊乱,促使细胞调亡。本文借助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足细胞系(MPC5)构建嘌呤霉素(PAN)导致小鼠肾小球足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模型及他克莫司(FK506)模型保护后,通过观察足细胞形态结构和数量、凋亡率、线粒体膜
研究背景和目的: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递增,2011年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是23.03/10万,是我国发病率位居第4位的常见恶性肿,其死亡率也高达11.11/10万,且在城市发达地区远高于农村地区。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生存时间低于西方,由于对癌前病变的筛查不够普及,多数患者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女性乳腺癌每年新增病例16.9万,发病率为女性恶性肿瘤之首,死亡率位列女性恶性肿瘤第6,严重危及广大妇女生命健康。近年研究发现,乳腺癌中存在极少量成瘤能力强、分化程度低、侵袭转移能力强,耐药性高的干细胞,这些细胞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但其生物学特性和调节机制并不十分清楚。  FOXO3a是叉头转录因子O亚家族重要成员,其作为转录因子能调控众多
学位
背景  化疗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递送一直是肿瘤药物治疗的一大挑战。耐药性的形成乃至治疗失败与药物分布不均密切相关。而药物的渗透又由药物本身粒径大小以及肿瘤特殊的微环境所决定。粒径过小的药物容易被肾脏清除,而粒径过大,则容易沉积在肝脏等器官,产生系统毒性。加之肿瘤血管发育不成熟,肿瘤内杂乱迂曲的血管分布,过高的肿瘤间质液压以及缺氧区的存在等问题共同导致了化疗药物在肿瘤中递送受限。因此,克服药物在肿瘤中
学位
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AD)是儿童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是以不安和恐惧为主的情绪障碍,无明显原因的或不现实的、先占性的情绪反应,伴恐惧、不安的认知和自主神经活动亢进的焦虑性躯体症状。焦虑障碍已经成为儿童的常见心理行为疾病,影响了孩子的社会生活,学业表现,甚至引起家庭矛盾。国内对儿童焦虑障碍的研究较国外晚,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焦虑障碍儿童气质类型,性别年龄特点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