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变化和氮沉降对宁夏荒漠草原枯落物分解的影响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k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枯落物作为连接植物与土壤的中间环节,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分解主要与枯落物化学组分、分解者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因素有关。大气氮沉降增加和降水格局改变影响着枯落物的化学组分和所处环境。荒漠草原作为草原向荒漠过渡的草原类型,其生态系统脆弱、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明显,研究该区域枯落物分解对降水变化和氮沉降的响应,对于深入了解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枯落物分解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以宁夏荒漠草原典型植物群落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和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的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降水处理:减雨30%(R)、自然降雨(CK)、增雨30%(W);副区为氮处理:添加(10 g·m2·a-1)和不添加(0 g·m-2·a-1)(不包括大气氮沉降),进行为期1 a的野外试验,通过野外分解袋法比较降水变化和氮沉降下的枯落物分解特征,分析各处理下枯落物的分解速率和化学组分变化规律,结合土壤性质的变化特征,旨在揭示降水变化和氮沉降下的枯落物分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枯落物分解速率有所不同。随分解进行,干物质残留率逐渐降低,整体表现为禾本科(蒙古冰草、短花针茅)>豆科(苦豆子)>菊科(猪毛蒿),蒙古冰草的干物质残留率为52.67%-64.95%,短花针茅的干物质残留率为51.53%-64.25%,苦豆子的干物质残留率为55.9%-62.68%,猪毛蒿的干物质残留率为44.68%-62.63%。Olson指数衰减模型显示,蒙古冰草分解最慢(k值最小),猪毛蒿分解最快(k值最大)。降水变化显著影响枯落物干物质残留率,氮沉降影响不显著:同一氮处理下,增雨促进分解,减雨抑制分解;同一水分处理下,氮添加促进分解。(2)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化学组分的变化模式不同。随着分解进行,4种枯落物的木质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残留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氮、磷残留率均表现为淋溶-富集-释放模式,碳、钾残留率表现为直接释放模式,微量元素(钙、镁、锰)残留率随分解进行整体表现为富集-释放模式。枯落物的化学计量比在分解过程中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分解212 d时比值最大。(3)枯落物化学组分对水、氮变化的响应敏感,同一氮处理下,增雨抑制木质纤维素、碳、氮、钾残留率和化学计量比,促进磷和微量元素残留率;同一水分处理下,氮添加抑制木质纤维素、碳、磷、镁残留率,促进氮、钾、钙、锰残留率和化学计量比。(4)枯落物分解速率与枯落物化学组分和土壤性质有关。枯落物分解速率与初始半纤维素、木质素、锰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初始碳、磷、钾含量显著正相关。降水变化和氮沉降对枯落物化学组分影响显著,其与枯落物分解密切相关,枯落物干物质残留率与木质纤维素、碳、氮、磷、镁和钾残留率呈显著正相关。降水变化和氮沉降下的土壤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其与枯落物分解相关性不显著。枯落物化学组分是枯落物分解的主控因子(解释率为61.6%),其中碳残留率起着重要作用。综上所述,降水变化和氮沉降下猪毛蒿、苦豆子、短花针茅和蒙古冰草的分解速率不同,分解过程中不同化学组分的释放特征及其对水、氮变化的响应规律也不同。降水变化和氮沉降下的枯落物分解主要受枯落物化学组分的驱动,土壤性质对分解无显著影响。适宜的降水变化和氮沉降有促进分解的作用,会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养分循环产生积极影响。
其他文献
拜寺沟西夏方塔出土的汉文诗集是迄今发现的诗文最丰富、最完整的西夏汉文诗集,不仅是研究西夏文学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西夏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诗集中有典故应用丰富,本文以典故作为研究角度,以拜寺沟西夏汉文诗集作为研究对象,力求挖掘本源。诗歌所用典故是研究西夏接受中原传统的直接素材,是考察西夏诗人的创作水平、艺术水平、表现手法的重要切点,也是分析西夏思想感情和社会文化的重要管口。综考考拜寺沟西夏汉文诗集有
学位
四十年来在宁夏、甘肃、内蒙古和青海等地就西夏瓷器展开的一系列考古发掘和广泛征集为其区域特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它的整体发展并非偶然,从外部看,西夏瓷出现的根本原因则在于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文化技艺的交融与传播,而对外贸易也进一步促进了它的制作与销售;从内部看,西夏瓷的发展也离不开境内充足的制瓷原料、良好的匠人储备、日益改善的经济、政治环境等因素。西夏瓷的区域特色可以从小区域和大区域两个方面来考察,
学位
奶牛产后能量负平衡是引起产后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众多研究证实,产后奶牛瘤胃菌群区系的变化与能量负平衡密切相关。归芪益母复方具有补气活血之功效,对产后气虚血滞之证具有较好疗效。本项目组前期研究表明该方对产后奶牛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推测可能与其调节瘤胃发酵功能有关,但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因此本试验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和GC-MS/MS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了归芪益母复方制剂对产后奶牛瘤胃细菌区系
学位
畜禽粪便是抗生素传播到环境中的主要来源,故调查动物粪便中的抗菌药物污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畜禽粪便中喹诺酮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同时检测的报道很少,仅有的只是对单独某一类抗菌药物或者是多类少数几种抗菌药物同时检测。并且已经建立的方法中存在提取方法过于复杂,部分方法还需继续优化等问题,故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检测猪鸡粪便中喹诺酮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
学位
陕西路地居宋夏对峙前沿,民族关系复杂,军事战争频繁。沿边官员墓志文对这一时期双方征战多有记述,这些内容或与传世史籍相印证,或补充史籍之缺佚,或丰富史籍之内容。勾稽这些史料,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宋代御边方略和宋夏关系。作为宋与党项西夏政权争战的主战场,陕西路官员的志文中不免有着大量宋夏争战的内容,如李继迁犯银州、蕃官高文岯投宋、定川寨战后情形等等都在志文中有相应的体现。除频繁的战事外,墓志资料还记载着宋
学位
碳纳米管具有体积小、比表面积大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够吸附或偶联生物大分子或药物,并可穿透细胞膜,有效跨越生物屏障,发挥其作为载体的特性,在蛋白质、基因和药物传递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牛血清白蛋白(BSA)性质稳定,来源丰富,在临床医学和生化实验中应用广阔。本研究以BSA为模式蛋白,系统的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多壁碳纳米管(直径10~20 nm,长度10~30μm)对BSA的吸附特性,确定了碳纳米
学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的传染病,病原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感染该病毒的鸡群临床表现为流涕、咳嗽、气喘等,其中蛋鸡输卵管出现严重损坏,致使产蛋质量下降,对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 了解宁夏地区IBV的流行情况,本试验通过建立RT-PCR及RT-qPCR检测方
学位
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十二指肠贾第虫(Giardia duodenalis)和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是四种重要的肠道寄生原虫。这四种病原分布广泛,可引起宿主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疾病,其中对奶牛的影响尤为严重,可对其生产性能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对于人兽共患病原还会传播并感染人类及其他动物。目前
学位
针对纺织行业对棉、麻等天然纤维的需求不断加大,而罗布麻被称为“野生纤维之王”,它在纺织业方面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研究以罗布麻作为实验材料,通过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与转录组学结合的方法,对罗布麻纤维发育四个主要时期(萌芽阶段、幼苗阶段、开花阶段、果实成熟阶段)的纤维细胞形态变化、麻皮化学组分含量、植株农艺性状指标、纤维发育相关酶活性和糖分变化以及纤维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以四个时期茎中部材料作为样本进
学位
为了解宁夏中南部各地区的肉牛规模场、屠宰场、交易市场中牛支原体感染流行情况及代表菌株,本试验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来自宁夏中南部9个县区不同场点的765份血清样本进行牛支原体抗体的检测;建立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牛支原体PCR诊断方法,并对495份牛鼻拭子样本进行PCR检测;分离鉴定了菌株,同时对分离株进行了药敏实验。结果如下:1.设计两对引物,分别为P1:牛支原体16S rRNA通用引物和P2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