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巨噬细胞在LPS和小鼠红细胞刺激下体外分化成熟的特征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zh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噬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它在杀灭病原体,递呈抗原和调节免疫应答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关于鸡巨噬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鲜有报道。本次研究使用细胞系L929和HD-11细胞系的细胞上清液刺激骨髓来源和外周血来源的巨噬细胞,首先通过多组交叉实验,以前体细胞的浓度、刺激因子的终浓度、以及培养的时间作为变量,优化筛选出最优的巨噬细胞体外培养的条件。在最优条件下培养巨噬细胞,待其到达最优培养天数后,通过核染实验以及小鼠红细胞(mRC)吞噬实验观察它们的形态学特征和吞噬功能,通过普通PCR检测了表面标志CD11b的特异性基因,并将所得序列进行比对。最后,将活化的巨噬细胞分别与LPS和小鼠的红细胞继续培养,使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特征性细胞因子(IL-1β、IL-2、IL-6、IL-10、IL-12、iNOS、TGF-β、TNF-α)基因的转录水平以及免疫分子(MHCI-α、MHCII-β、Ii)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巨噬细胞的最优培养条件为:前体细胞的初始浓度为6×105个/mL、刺激因子HD-11-CM和L929-CM的终浓度为30%,以及巨噬细胞的最优培养天数为5~8天。在最优条件下得到的活化的巨噬细胞呈现出梭形、细胞核增大、具有吞噬功能的特征。此外,这些细胞高水平转录特征性基因cd11b。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受到两种不同的刺激剂刺激而产生极化的巨噬细胞的Mhc和Ii基因的转录量显著降低(P<0.01)。在LPS的的刺激下体外培养所得的四组细胞均向M1方向进行极化,表现为巨噬细胞转录M1特征细胞因子IL-12、IL-6、IL-2和iNOS的水平升高显著(P<0.01),TNF-ɑ升高(P<0.01),但IL-1β表达量下降(P<0.05);同时M2型特征细胞因子IL-10转录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TGF-β转录水平明显升高(P<0.01)。小鼠红细胞刺激极化的成熟骨髓源巨噬细胞转录M1型特征性细胞因子IL-12显著升高(P<0.01),IL-6、IL-2的升高(P<0.05),而IL-1β、iNOS、TNF-α转录水平则显著下降(P<0.01),M2型特征性细胞因子L-10和TGF-β转录水平也显著下降(P<0.01)。这些结果不仅提供了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征,而且表明了刺激剂影响巨噬细胞体外极化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次研究建立了血液源和鸡骨髓源巨噬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极化的方法。通过在形态学、功能学以及分子水平的检测证明培养所得的四种细胞(L929-CM刺激的骨髓源巨噬细胞、L929-CM刺激的血液源巨噬细胞、均为功能性巨噬细胞、HD-11-CM刺激的骨髓源巨噬细胞、HD-11-CM刺激的血液源巨噬细胞)为巨噬细胞。分别使用LPS和mRC成功诱导成熟的巨噬细胞发生极化后,通过相对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结果显示极化后的巨噬细胞MhcI-α、MhcII-β和Ii基因的转录水平都显著下调,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的和mRC诱导的巨噬细胞在M1/M2特征性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上存在差异。
其他文献
摘 要: 物理教学要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应当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物理的学科特点和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掌握物理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物理学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运用探究式教学法,随堂评价等方式
为了研究隐窝素-1与隐窝素-4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本研究以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自由饮用7%的葡聚糖硫酸钠溶液7 d制造UC急性模型,分别在用药1 d,3 d,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促进学生体验自我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自觉性,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在初中物
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推进新闻改革,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开始从各自为战转向协同作战。5月31日,中国记协新闻学术委员会新闻专业期刊协作会在哈尔滨宣告成立。全国有40多家公开发行
说物理难就好比前些年社会上总说河南人坏一样——冤枉。当然河南人的冤情现已澄清。今天就让我来替物理洗清委屈。首先.在初中时物理大家并不认为它难,对物理的感觉和其他科目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有各种各样设计精巧、制作精良的现代教学仪器,有很多实验教学软件供我们使用。实验教学离不开教具。在教学中运用自制教具有助于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其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既能为直观教学提供条件,增强实验教学效果,又能开拓、更新和丰富教具,弥补现行教学仪器的不足,推进教学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 现成的实验装置往往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课本上还
在分析化学中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在微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有酚酞、百里酚蓝、百里酚酞等 ,但存在着变色范围宽 ,不易溶于水等问题 ,给分析带来一定的不便 [1]。磺溴酞钠 ,又名酚
摘 要: 针对目前学生的学习方式,初中化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 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本文就“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这个问题,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学习方式 初中化学教学 有效性    在目前学生的学习方式中,仍存着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具体表现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单纯的“注入式”教学,不利于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也不利于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动脑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探索知识、获得知识的过程。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关键在于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认知需求,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进而主动地思考、主动地学。新课程倡导的教学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按需引入”的教学方式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当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成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拘泥于教学计划是否完成,在三维目标中,不能过分强调知识技能是否训练到位,而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