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知识与教学论知识的结合一直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在经历了将学科知识与教学法知识机械相加的阶段后,近些年来,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一直朝着两者间的有机结合迈进。PCK(学科教学知识)就是其中之一,它强调在学科的背景下,用教学论的概念和工具去分析学科教学的任务和学科教学过程。然而,PCK作为一个研究范式,要超越语言上的呼吁,真正成为教师日常教学中所熟悉的教学设计方式,还需要教师教育研究者积累大量的实证案例,奠定该范式坚实的学科教学基础。
本研究选取在中国应用非常普遍的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作为教学论的工具,研究在生物教学中,该工具在专家型教师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作者选择两位专家型教师的课堂录像作为研究对象,以专家型教师PCK的教学活动设计为研究重点,使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作为分析工具,研究中学生物学科专家型教师在不同班级中教学活动的差异,并得到以下结论:①对于事实性知识,在成绩较差的班级,专家型教师增加记忆类的认知活动予以强调;②对于概念性的知识,在成绩较好的班级,专家型教师通常采用理解类的认知活动促进学生学习,尤其是举例和归类,而在成绩较差的班级,通常采用分析、创造等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认知活动引导学生参与。
这样的研究结论对于理解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专家型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能没有什么理论支撑,但是,他们依据经验,实际上已经在根据学生的差异,将认知目标的设计差异化了。如果能够对这样的实践活动给予更好的解释,积累更多的案例,那么,对于教师的有效反思、专业发展、在职培训和教师教育都会提供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