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wy0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区位发生了显著变化,集中表现为制造业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聚。导致中国制造业区位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仅就贸易政策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试图揭示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为开放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差距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 本文采用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架构。首先对产业集聚的基本理论即产业集聚的发生机制、产业集聚的发生条件和产业集聚的区位进行阐述。产业集聚是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外部经济等相互联系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规模经济要求企业选择尽量少的区位进行生产,那么企业将选择其中市场需求较大的区位以节约运输成本,前后向联系使市场需求较大的区位又是企业集中的区位,由此形成循环累积效应。可见,显著的规模经济、中等程度的运输成本和企业间密切的前后向联系是产业集聚的发生条件。产业集聚的区位则取决于历史和预期的相对重要性。 在阐明产业集聚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产业集聚因素的影响,并论述了贸易自由化影响产业集聚的一般理论。贸易自由化降低了贸易成本,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实现,削弱了原先形成的前后向联系,从而影响产业的区位选择。世界范围的产业格局随着贸易成本的下降呈现对称—聚—对称的倒U型轨迹。对国家内部的产业格局来讲,贸易自由化使产业格局偏离封闭状态下的非对称均衡,总体上促进产业分散化。 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建立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产业集聚影响的理论模型。国外相关理论模型假设国内两个区域的对外贸易成本是相同的,但中国沿海和内陆地理位置和经济制度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前者的对外贸易成本显著低于后者。在考虑这种特殊性的前提下,本文分别探讨了不同劳动力流动性条件下的的产业聚集机制,一方面契合了当前劳动力区域流动存在很大制度障碍的现实,同时也充分考虑了中国要素市场完善后劳动力区域间自由流动的发展趋势。两个模型的分析结论是:贸易自由化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与封闭状态时的产业格局有关,对外贸易成本的差异或者使产业格局偏离开放前的对称均衡,向中心—外围结构演进,或者强化开放前就已存在的中心—外围结构(产业集聚于沿海),或者促进产业分散(开放前产业集聚于内陆)。 最后,本文对中国贸易自由化改革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在介绍中国贸易自由化改革内容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贸易自由化的区域含义,沿海在区位、历史基础和政策方面的优势使得中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呈现明显的区域渐进性特征。然后对贸易自由化改革以来中国产业集聚演变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定量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产业集聚的影响:单因素分析结果说明贸易自由化和产业集聚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产业集聚有显著影响,从而验证了前面的理论分析结论。
其他文献
提出一个分布式服务质量路由算法 ,以求在不影响已存在连接的服务质量的前提下 ,寻找满足服务质量要求的可行路 .该算法根据网络运营状况不同 ,改变寻路范围 .当网络资源很充
本文以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分析和比较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在查阅大量实证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本外逃问题进行了探索,重新定义了资本外逃
本文首先考察了我国银行业的结构,发现我国银行业集中度偏高,这使得我国银行业成为事实上的寡头垄断行业。本文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缺乏的要素
本论文研究中主要采用管理学和系统学的思想,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海关物流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海关物流监管环节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对未来风险管理机制进行了
经济低迷、出口受阻,包装企业也未能独善其身,配套加工行业的天然属性使他们更能感触到市场的“寒潮”。众多包装企业都在积极地出谋划策,寻找“过冬”的办法,宁波中联印业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例。  成立于2007年的中联印业,作为包装行业的后起之秀,以高档彩箱、大展示箱为主打产品,是宁波地区包装行业应对经济颓势的一抹亮色。近日,我们采访了中联印业总经理朱金钟,请他为我们解读中联印业的逆势突围之道。  “只做
纵观当今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音乐教学已出现了很多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对于这一现象,大多数音乐教师正在努力把新的教学观念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课
该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以及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采用图形、表格等较为直观的分析方法,并尝试从公司估值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近年来个人信贷业务在中国发展迅速,但由于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尚不完善,个人信用记录缺失严重,使提供贷款的银行既无法准确评估申请人资信,从而使银行承担了较高的风险.该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