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绵粉蚧生态学特性及班氏跳小蜂对其控制效果的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ang4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新入侵我国大陆的一种多食性害虫,尤其是对棉花生产存在巨大的威胁。为探讨扶桑绵粉蚧在我国的适生性及防治措施,本文测定了四种寄主植物上扶桑绵粉蚧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特性;分析了不同温度对扶桑绵粉蚧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记录并描述了扶桑绵粉蚧寄生蜂班氏跳小蜂Aenasiusr bambawalei Hayat不同个体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根据不同温度条件下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捕食(寄生)功能模型,确定了释放该寄生蜂的最佳比例;并在室内和室外模拟班氏跳小蜂寄生扶桑绵粉蚧的情况,提出了利用寄生蜂防治扶桑绵粉蚧的可能性。具体结论如下:  1.寄主植物对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扶桑绵粉蚧是一种多食性害虫,不同寄主植物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是推断能否建立种群并迅速扩散的因素之一。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以扶桑为寄主植物的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最快(15.8d),马铃薯上的粉蚧生长发育时间最长(19.8d)。在若虫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扶桑绵粉蚧在番茄上的存活率最低(55%),在棉花上的存活率最高(79%);雌成虫在马铃薯上的寿命最长(35.9d),在番茄上的寿命最短(25.5d);产卵量在棉花上最高(460.4粒),在番茄上的产卵量最低(204.7粒)。在扶桑上的内禀增长率最高(0.2836),在马铃薯上的内禀增长率最低(0.2150)。  2.温度对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扶桑绵粉蚧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测定以及温度对粉蚧寿命和存活率等的影响初步揭示了该虫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扶桑绵粉蚧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在最低温17℃时,该粉蚧各虫态发育历期均最长,1龄若虫、2龄若虫、3龄雌若虫、3龄雄虫(蛹)、若虫到雌虫和若虫到雄成虫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5.21、12.46、18.16、15.75、46.58和42.70d。在29℃时,个常态发育历期均最短,分别为4.92、4.26、4.49、5.05、14.00和13.61d。当达到32℃,发育历期又有所延长。在17~29℃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扶桑绵粉蚧各龄期的存活率、雌成虫寿命和平均每雌产若虫数逐渐增加,产卵前期和雄成虫寿命逐渐降低。但是温度升高至32℃时,各虫态存活率和平均每雌产若虫数下降。23~29℃为扶桑绵粉蚧最适温区,29℃是扶桑绵粉蚧生长的最适温度。  3.班氏跳小蜂个体发育及寄生行为班氏跳小蜂Aenasius bambawalei Hayat是扶桑绵粉蚧若虫一成虫期寄生蜂。本文从寄生、产卵、卵-幼虫发育、羽化及生殖系统的解剖等方面对这种寄生蜂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班氏跳小蜂营两种生殖方式,通过两性生殖可以产生雌性后代,而通过没有交配的孤雌生殖只产生雄性后代。羽化后未补充营养的班氏跳小蜂的寿命最长为5d,平均寿命约4d;补充营养的的班氏跳小蜂的寿命最长可达90d,平均寿命约为70d。该寄生蜂一般选择粉蚧胸足基部产卵,班氏跳小蜂的卵为卵圆形,白色半透明,一侧有坚硬的卵柄。自卵进入寄主蚧虫体内经过30h,班氏跳小蜂胚胎发育完成;约1周后化蛹。完成幼体发育;大约2周后羽化。  4.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寄生功能反应本文从非选择试验找出寄生蜂对寄主敏感的龄期;配对选择试验获得寄生蜂偏好寄生的寄主龄期;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两个试验研究了班氏跳小蜂寄生数量与温度、寄主密度和自身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班氏跳小蜂选择2龄及以上虫态的扶桑绵粉蚧雌蚧为寄生对象,并且对初期雌成虫的寄生率最高;温度对该寄生蜂的寄生功能反应影响较大,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各温度的功能反应数据均能用Holling圆盘方程很好地拟合;瞬时攻击率和对扶桑绵粉蚧的寄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6℃时达到最高值,处置时间最短。寻找效应受自身密度的影响较大,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5.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控制作用本文通过研究笼罩封闭条件下班氏跳小蜂引对扶桑绵粉蚧的控制作用和开放条件下扶桑绵粉蚧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接蜂量1~8头之间,随着接蜂量的增加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控制效果逐渐升高;当接蜂量持续加大到16头时,控制效果反而下降。班氏跳小蜂与扶桑绵粉蚧的配比在1:12.5的情况下,对粉蚧的控制效果最高达61.44%。棉花比扶桑更能吸引瓢虫和蚂蚁,同时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在棉花上的寄生率高于扶桑上的寄生率。通过组建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结果表明:对照区扶桑绵粉蚧第2、3代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43.5111和43.1700;本试验分别释放20、40、60和80头寄生蜂后,扶桑绵粉蚧第2、3代种群趋势指数与对照相比明显降低,分别为16.2387和14.6653,15.1498和12.9432,11.2074和9.2537,10.0965和5.8630;从干扰作用控制指数结果来看,分别释放20、40、60和80头寄生蜂后粉蚧种群都下降到对照区的37.32%和33.97%,34.82%和29.98%,25.76%和21.44%,23.20和13.58%,控制效果明显。排除作用控制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释放20、40、60和80头班氏跳小蜂后2、3代粉蚧的的寄生作用因子的干扰指数分别为3.8597和3.5391、3.9818和3.5374,5.2201和4.2619,8.3882和4.8894,均大于捕食及其它干扰指数。
其他文献
在小学美术新课标教学理念中,倡导学生要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利用趣味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
期刊
教育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最打动人心的是“情感”,所以说,对高中物理教师来说,课堂情感教学既是学生更好地认知的手段,又是以培养学生高尚情感为目的的.那么,在高中物理课堂教
期刊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种植区。病毒病尤其土传花叶病和绿矮病是危害小麦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黄淮海地区引起土传花叶病的病原为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yellow mosaic vi
幼儿阶段是一个启蒙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于一切都有着非常强的模仿性,如果教师不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的价值观等问题可能会有所偏差。同样的,如果教师能适时地对孩
期刊
杂草危害农业生产,每年都会给种植业带来巨大损失。化学除草的方法一直作为现代农业的首选。开发高效、安全、低毒、高选择性的除草剂是当今新农药研发的热门研究课题。活性
本研究从10种昆虫病原线虫中分离出250个共生菌菌株,通过生物测定,筛选出胃毒活性较强的菌株,并对其杀虫活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筛选出高毒力菌株—
情感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强调要融入课堂,将情感教育和课程教学相结合,发挥的效果越来越明显。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发生了一些内在调整与变化,课程教学的要求变得更加丰
期刊
铁蛋白是一类铁结合和贮藏蛋白,并具有抗氧化功能。本研究利用农杆茵介导的转化方法将铁蛋白(pea ferritin)基因转入水稻,以改变水稻中的铁离子浓度和铁的贮藏量。因为铁催化过氧化氢转化成羟自由基(~·OH),而~·OH对细胞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因此,ferritin基因的水稻转化也会影响转化植株对病原菌的抗性以及表型的变化。 本研究将CaMV35S启动子控制下的蚕豆ferritin基...
情感教育和认知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学氛围离不开情感的教育,只有将情感教育和文化教育进行融合和统一,才能够让整体教学效果达到最高水平。情感
期刊
情感教育融入到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与渗透方式,要结合具体的教学题材合理地进行对于学生的情感引导与诱发。总体来说,初中生物课程中谈到的很多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