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K2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yueyu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食管癌是世界范围内肿瘤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每年有40万人死于食管癌。食管癌的发生呈不同的地域性分布,有一半是发生在中国。食道癌的主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约占90%以上。食道癌的发病与基因和环境因素有关。吸烟和饮酒是食管鳞状细胞癌已知的危险因素。尽管近年来这些癌前病变的检测和联合治疗的发展,其发病率仍逐年增长,其治疗效果仍不理想。食道癌的遗传基础是复杂的,涉及多种基因。有研究表明遗传多态性可能解释食道癌易感性的个体差异。   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2(checkpointkinase2,CHEK2)是一个关键的细胞周期调控基因,位于22号染色体,在细胞DNA受损时被激活。电离辐射引起DNA损伤时,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M)磷酸化CHEK2蛋白,后者再磷酸化BRCA1和TP53蛋白,继而促使细胞周期停滞和DNA的修复。CHEK2已成为一个多器官肿瘤的易感基因.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在中国人群CHEK2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发病有相关性。许多功能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评价了CHEK2基因多态性和各种癌症的相关性。   研究目的:   研究中国人群中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2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风险性的关系   研究方法: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分析380例食管癌和380例非肿瘤对照CHEK2rs738722,rs2236141和rs2236142基因多态性,并分析85例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和27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CHEK2基因多态性,计算各种基因型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对风险度及其95%可信区间。   研究结果:   (1)在单个位点的分析中,我们发现食管癌病例和对照组中CHEK2rs738722,rs2236141和rs2236142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无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685,0.701,0.991)   (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HEK2rs738722,rs2236141andrs2236142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的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   (3)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状态后,相对于CHEK2rs738722CC基因型,CT基因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风险明显减少(调整OR=0.58,95%CI=0.34-0.99);相当于CHEK2rs2236142GG基因型,GC基因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风险明显减少(调整OR=0.51,95%CI=0.30-0.89);而rs2236141多态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风险没有显著相关性。   结论:   CHEK2rs738722和CHEK2rs2236142基因多态性可能是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保护性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的蛋白、mRNA在正常宫颈组织、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CINⅡ-Ⅲ)、宫颈癌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MACC1
第一部分:ESWAN、SWI-SPGR与二维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对脑微出血检测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在高血压患者中ESWAN序列获得的图像与3DSWI-SPGR序列及2DT2*WI序列获得的
目的:探讨应用化疗药后药物对兔肝造成的病理损害及其常规超声表现和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的测定值。方法:30只新西兰白兔,均为雌性,体质重2.5kg左右,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
目的:卒中后抑郁(PSD)是一种继脑卒中后发生的常见情感疾病,易被忽视,其发病率、致死率、复发率均较高。PSD的发病率是不相同的,大部分在40%-50%之间。PSD患者时常发生情绪低沉、兴
目的:探讨介入超声对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14年3月--2016年3月行介入性超声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筛选其中的
目的:   1.了解我院出生胎龄≤33周早产儿住院期间营养状况。   2.分析影响早产儿体重生长迟缓的高危因素,为改善早产儿近期生长及远期预后制定积极有效的营养策略。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单纯高尿酸血症(HUA)患者,排除影响尿酸排泄的后天因素后,应用坎地沙坦前后,血尿酸、24小时尿尿酸、尿酸清除率的变化,判定坎地沙坦对尿酸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胰高血糖素样肽-1干预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缺血损伤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250-300g,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
目的:研究Ⅰ类整合子与革兰阴性菌多重耐药的关系,探索整合子可变区的长度对Ⅰ类整合酶基因(intI1)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质粒消除试验比较三种不同的质粒消除方法的有效性及其对
目的:应用皮肤神经活检技术初步探索大鼠周围神经损伤时皮肤神经病理的改变,比较表皮神经纤维密度与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的相关性,为周围神经损伤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