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谱技术的温室辣椒精准灌溉系统研发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准灌溉是以实现精细准确管理农业灌溉用水为目标的控制方式,我国农业采用的灌溉控制大多以基质含水率为决策依据,较传统灌溉决策方式有一定节水效果,而与作物生理需求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可进一步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水分胁迫程度直接影响作物光合速率,作物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可反应其光合作用潜力、表征需水情况,光谱技术可实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在线测量。因此,基于光谱技术的温室辣椒精准灌溉研究对实现结合作物需求的灌溉控制方法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以基质含水率为灌溉调控目标的不足之处,在分析干旱胁迫下辣椒Fv/Fm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光谱分析筛选与Fv/Fm高度相关的特征波段,开发检测装置,构建基于辣椒生长需求的灌溉决策模型,搭建温室辣椒灌溉系统,探索结合作物生长需求的精准灌溉控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完成了对Fv/Fm的特征波长提取与叶片典型区域选取。以辣椒为试验对象,获取其水分胁迫下的Fv/Fm图像与高光谱图像,以3×3滤波窗的中值滤波算法完成Fv/Fm图像去噪。以寻找边缘特征点和坐标变换的方式实现了高光谱图像与Fv/Fm图像的匹配,总体匹配均方根误差为0.51像素,其中叶片边缘上73.5%的像素点无误差。以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算法(SG)预处理光谱数据后,使用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提取特征波段筛选出23个特征波长。根据各特征波长的相关系数评估其对模型的贡献度,分析了相关系数由高到低的4至10个不同数量特征波长组合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下的建模精度变化,最终选定了412.0、670.2、692.9、737.1、762.7、993.0 nm共6个特征波长。通过分析Fv/Fm直方图,得出了在叶片中心区域Fv/Fm值分布趋于一致,可以此区域代表整个叶片。(2)开发了基于特征波长的Fv/Fm检测装置。根据上述研究结果,选定中心波长为412.5、670.0、690.0、735.0、760.0、975.0 nm的6个窄带LED为检测装置的光源。检测装置硬件包含:光源驱动电路、反射光强检测电路、无线通信电路、微控制器电路和外壳结构,编写硬件驱动程序,控制各特征波长光源依次点亮并测量其反射光强,而后通过NB-Io T模组将反射光强上传至服务器。对检测设备完成了稳定性测试,测试时间为42 h,测量误差低于0.1%。测量检测设备暗电流,在20 h测试时间内其暗电流对应检测电压分布在0.00075~0.00081 V范围内,表明检测设备稳定性良好,暗电流噪声小,对正常测量无影响。以Levenberg-Marquardt学习方法的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BP-LM)建立检测设备Fv/Fm预测模型,并完成了模型验证,其R~2为0.878,RMSE为0.019,最大误差为1.03%。(3)构建了基于生理需求的灌溉决策方法。根据水分胁迫与高低温胁迫的特点与成因,提出了一种融合空气温度与基质湿度的辣椒干旱胁迫判别方法。基于辣椒干旱胁迫恢复的试验结果,得出了Fv/Fm值高于0.790时对辣椒生长无影响,当辣椒Fv/Fm值处于0.790~0.700之间可恢复,当辣椒Fv/Fm值低于0.700时植株接近死亡。综上所述,在以夜间环境最低温度与下午最高温度为依据排除低温与高温胁迫影响的前提下,当辣椒基质含水率低于10%,Fv/Fm检测结果低于0.790时进行灌溉。(4)完成了基于光谱技术的温室辣椒灌溉系统搭建及验证。根据灌溉系统的需求,设计了包含4G通信电路、电磁阀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单片机及传感器接口电路的电磁阀控制器,开发了硬件驱动程序并对其功耗进行测试,完成了低功耗的实时通讯及电磁阀控制。使用现有服务器平台实现了数据存取、检测装置Fv/Fm预测模型调用、灌溉决策模型调用,开发了手机APP实现系统的人机交互功能。通过验证试验的总耗水量、株高、茎粗、鲜重、干重和叶片数量这几方面评估系统节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光谱技术的温室辣椒灌溉方式在不影响辣椒正常生长的前提下,与基于基质含水率为决策依据的灌溉方式相比节水性能更好,其节水率达12.3%。
其他文献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在土壤、水体和沉积物中常见的污染物,因为其难降解性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作用,目前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菲是含有三致相关化学结构“Bay-regin”、“K-regin”的最小的多环芳烃。因此,菲通常被作为模型底物来研究多环芳烃的降解。目前已经报道的菲的降解途径主要有水杨酸途径、邻苯二甲酸盐途径和2-羟基-1-萘甲酸途径。水杨酸途径和邻苯二甲酸盐途径在早期都会形成1-羟
学位
小米作为一种重要的饲料作物和粮食作物,广泛地种植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包括内蒙古、甘肃、陕西等省份。然而,小米在储藏过程中易受到害虫侵染,造成品质与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射频处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物理杀虫方法逐渐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该处理可有效地避免化学熏蒸带来的环境污染与化学残留问题,但射频加热的不均匀性是制约该技术进一步推广以及工业化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探索一种简单、高效并适用于连续化生产的改善
学位
生物固氮在自然界氮素循环和人类的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作用更是植物获取氮素最经济、最有效、无环境污染的途径。根瘤器官的形成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信号交换、转导,起始结瘤基因NIN(Nodule inception)位于共生信号途径末端,是控制结瘤的关键元件。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Bi FC)系统,探索百脉根(Lotus japonicus)起始结瘤相关
学位
在奶牛现代化养殖过程中,快速准确地识别奶牛个体对于选配、饲养、产奶量记录等日常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随着摄像设备的普及,使得基于图像生物特征实现奶牛个体无接触、无应激的识别成为可能,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奶牛面部个体识别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以养殖场自然环境下的奶牛个体为检测目标,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开展奶牛面部识别研究,为精准养殖中的奶牛个体识别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参考。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了奶牛面部
学位
种子大小形状是农作物重要的农艺性状,粒大饱满的种子是农业育种和生产的努力方向。从拟南芥这一模式生物入手,探索种子大小形状的调控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采用正向遗传学方法,从两个圆种子突变体材料er5(EMS诱变材料)、lip1(T-DNA插入材料,但T-DNA丢失)出发,利用图位克隆技术结合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克隆突变基因。另外从整体水平、细胞学水平以及分子水平分析突变体表型,并结合
学位
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是一种多宿主的病原菌,可感染雏鸭、鹅、火鸡等其它禽类引起急性败血症和渗出性炎症。本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鸭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失。鸭疫里氏杆菌经局部感染后浸入血液,并在血液中大量增值造成急性感染,进而引发败血症、多器官功能性衰竭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补体作为先天性免疫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早期
学位
自动、精准监测群体奶牛反刍行为对奶牛疾病防治、健康养殖、择时授精以及提高养殖场科学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基于视频分析的奶牛反刍监测方法仅针对个体奶牛,难以满足对群体奶牛反刍监测的应用需求,且准确性和鲁棒性亟待提高等问题,本研究采用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技术,利用奶牛反刍时的嘴部咀嚼运动,开展自然养殖环境下多目标奶牛反刍行为监测方法研究,以期为智能化奶牛养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内
学位
果实在幼果期积累糖分等营养物质,表面积、横纵直经和体积变化显著。幼果准确检测技术为长期、高频率、无损记录果实生长指标数据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有助于提高果园信息化管理与调控水平,减少人力物力投入。幼果表型数据自动获取也为果树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经济效益。为了解决非结构环境下复杂环境因素、近景色与不同尺度目标检测问题,本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附属实验站种植的苹果幼果为
学位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养猪业健康发展。猪链球菌感染引起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和肺炎等临床症状,甚至人和动物的死亡。猪链球菌有29种血清型,其中血清2型(SS2)流行范围最广、致病性最强。1998年和2005年猪链球菌2型在我国发生两次大规模爆发,2005年病人感染后首次表现出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补体系统作为
学位
近年来由于葡萄栽培方式的特殊性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葡萄病害的频繁、严重发生已成为葡萄安全、优质生产的重大限制因素,传统的依靠人工进行病害识别、诊断并进行决策的生产方式效率低下且劳动成本高昂,迫切需要实现病害的智能化诊断。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之一,人工智能技术为实现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领域中的农作物病虫害识别、检测、分割与计数等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