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化视野下的旅沪徽州人(1843-1953)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iar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百年来上海一直是中国的商贸之都,随着上海的飞速进步与发展,上海史研究成为一门“显学”。上海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客籍人口占80%左右,构成上海人口的主体。因此,移民与上海城市发展研究成为不断受到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一些移民群体在上海的个案研究,成果也是层出不穷,像宁波人、苏北人、福建人和广东人都有专著出版。但由于上海城市发展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地域的移民群体具有独特的地缘性,不同的移民群体与上海城市发展的关系不同,因此开展个案研究仍有必要。本文以旅沪徽州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徽州人在上海的活动情况做一个长时段的研究,时间的上限定为1843年,下限为1953年,全面且系统地梳理百余年间徽州人移居上海的历程、规模、组织形态、经营活动、社会交往、身份认同以及与家乡之间的关系等内容。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徽州人适应和融入上海本土社会的过程也即是徽州文化传播的过程。徽州文化是上海都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徽州移民在传播徽州文化的同时,自身也发生文化变迁,并逐渐融入上海都市文化之中。他们服务于桑梓的过程,也将上海都市文化传播于徽州,给徽州文化以强力的影响。区域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建国以后,移民上海的历史中止了。1953年,随着徽州人建立的同乡组织消亡,徽州与上海的文化互动大大削弱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笔者意欲说明以下观点:都市中的移民群体是区域文化互动的“文化中介人”,他们不仅为构建都市文化提供重要源泉,也为桑梓的发展和变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他文献
<正>知识管理能力近年来已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但是它究竟能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实质性变化,似乎却没有明显的作用,只是一种氛围、一种潜移默化的能力而已。其实,知识管理能力对
随着国际基础美术教育制度的深入发展,我国应将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基础美术教育制度的发展形势。与此同时,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为了全
屈骚对我国诗歌艺术表现方法的发展和贡献是多方面的,一般论者大都局限在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方面,笔者认为,屈骚对<诗经>比兴手法最大的创新与发展则主要表现在比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向着农业信息化、产业化的方向不断进步。本文以小京庄乡为例,首先论述了农业信息化的相关理论且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现状做了详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话题,是喝着“圣水”的永生范畴。对劳动范畴的关注和研究,也是古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贡献。它们贯穿于古典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
目的本研究以岱岳区为范围、以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含)为时间点、以骨科疾病为对象,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骨科疾病诊断、诊疗的医疗机构、患者的年龄、性别特征
基于对将刀具跳动(包括轴线偏移跳动及轴线倾斜跳动)的影响考虑在内的微铣削力的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微铣削加工过程中刀具挠度变形解析计算方法,在微铣削加工刀具挠度变形理论
基于扎根理论,运用三级编码的方法,对收集到访谈资料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处理,提取重要概念和范畴,最终提炼出餐旅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提升的职业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职业基础
从20世纪90年代起,崇左市在林化产业征税的管理方式上紧跟中央改革的步伐,完成了从“划定管户,重征轻管,被动征税的观念”到“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
预制构件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对结构安全和工程进度、成本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在总结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质量问题的基础上,对设计、生产和现场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