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B3-eGFP基因组的稳定性评价

来源 :哈尔滨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aiai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重组B组柯萨奇病毒株3型(coxsackievirus B3,CVB3),并评价pCVB3-eGFP基因组的稳定性,为报告基因在小RNA病毒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以peGFP-N1为模板PCR扩增eGFP基因序列,将扩增片段重组至CVB3基因组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起始密码子下游用含重组病毒CVB3-eGFP的质粒转染HeLa细胞以恢复病毒,观察细胞病变(cytopathiceffect,CPE)及绿色荧光的表达。用噬斑实验纯化扩增病毒,收获第1~6代的CVB3-eGFP病毒液,并提取第2~6代病毒的RaNA进行RT-PCR,扩增出每代重组病毒基因组中eGFP及其周围的片段,并分析扩增产物的序列,以判断重组病毒基因组的稳定性。   结果:①构建了重组病毒pCVB3-eGFP,感染HeLa细胞可见明显细胞病变,病变细胞发绿色荧光。第6代重组病毒依然能够检测到eGFP的表达。②重组病毒pCVB3-eGFP从第2代起产生了缺失突变,丢失的基因包括eGFP基因及CVB3基因组自身的基因。③重组病毒基因组的丢失引起了CVB基因组开放读码框的移位、AUG密码子的丢失,进而导致死性突变。   结论:①重组病毒质粒pCVB3-eGFP可以用于CVB3感染的动态定量观察。②重组病毒CVB3-eGFP的基因组不稳定,在传代过程中会丢失报告基因及CVB3基因组的部分片段,产生缺失突变株病毒,并导致重组病毒的致死性突变。③要利用eGFP的表达准确评价CVB3病毒在体外或体内的感染,应尽可能选择二代以内的重组病毒,并利用噬斑形成实验筛选纯化病毒株,用到此病毒的实验资料要谨慎解释。
其他文献
随着北冰洋海冰不断缩减,北冰洋航路通航成为可能,北冰洋复杂的天气和海洋环境,使北冰洋航路商业化运行仍然存在困难,其中海冰是阻碍北冰洋航路通航最重要的自然因素。虽然我国已
精神性疾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对社会、家庭和个人都造成巨大的负担。随着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其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精
学位
目前,AlGaN/GaN HFETs由于其在高功率、高频、高温电子器件应用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我们发现,由于GaN基材料具有极其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尤其是
目的:多种神经系统性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癫痫、脑缺血等都存在兴奋性毒性作用。海人酸(KA)是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的类似物,海马神经元对其兴奋性毒性作用最为敏感。KA 诱
全球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和人工两种生态系统,它们之间通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连接,离开自然生态系统这种生命支持服务,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
随着光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当前串行通信传输速率已达10Gbps以上,对于CDR电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速应用和低功耗设计。本文基于SMIC13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面向RapidIO1.3传输标
植物生活史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物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而交配系统、种子散布及宿根性等是植物重要的适应性特征,直接塑造植物居群遗传变异。一般而言,大尺度分布格局的
学位
利用静态箱法采样,配以气相色谱仪法分析对草地N_2O、CH_4和CO_2温室气体通量进行了较系统的现场测量,同时对箱体内外温度进行同步观测。在对野外原位观测实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静态箱法对草原土壤-植被系统的N_2O、CH_4和CO_2通量测量的适用性和科学性,讨论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种群扩散是有机体扩展种群空间的行为,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种群扩散能力的研究是评价荒漠植物适应性和选取适宜物种进行植被建设以及探讨人工植被稳定性维持
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与企业的生产和各项工艺流程密切相关,并且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石油天然气企业应该不断运用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