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肠病相关骨病研究及其机制探索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i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是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肠源性炎症因子可经循环影响其他器官,IBD相关骨病是常见肠外并发症。破骨细胞过度激活和血清标志物升高证明骨吸收增加,而对骨形成的了解则较为缺乏。目前骨丢失的治疗以抗骨吸收药物为主,但促骨合成代谢更适于改善骨量低下,故明确IBD中骨形成的变化有利于开发有效的干预手段。骨形成由成骨细胞介导,与脂肪细胞共同起源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炎症因子能抑制BMSC增殖和成骨分化来减少骨形成,导致骨量和质量降低、骨髓脂肪组织积累。靶向给药调节BMSC分化命运能使其倾向于成骨而非成脂分化来改善骨丢失,因此是通过促骨合成代谢治疗IBD相关骨病的可行策略。BMSC增殖分化与血管生成相关,涉及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共同组成“BMSC-内皮细胞生态位”。E-selectin在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与配体高尔基糖蛋白1(GLG1)结合使循环中的细胞靶向骨组织。外泌体是天然的细胞外囊泡,生物相容性和循环稳定性优良,根据受体-配体相互作用还可被修饰为靶向载药纳米颗粒。本课题中我们通过体内实验明确IBD相关骨病中骨量、骨质量、骨形成、骨髓脂肪积累的变化,通过体外实验探讨IBD相关骨病中BMSC的成骨和成脂分化潜力以及炎症影响BMSC成骨分化的潜在机制,最终评估基于外泌体的靶向BMSC载药纳米颗粒对IBD相关骨病的治疗效果。研究目的第一部分:明确小鼠模型中IBD对松质骨、皮质骨、骨力学性能、骨髓脂肪组织以及骨形成、成骨细胞数量、脂肪细胞数量的影响。第二部分:探讨来源于IBD小鼠骨髓的BMSC在体外培养中的增殖能力、成骨和成脂分化潜力以及细胞信号通路变化,在体外模拟BMSC炎症微环境探索其影响BMSC成骨分化的潜在机制。第三部分:构建基于GLG1外泌体的靶向BMSC载药纳米颗粒,评估其治疗IBD相关骨病的效果。研究方法第一部分:(1)葡聚糖硫酸钠和吡罗昔康构建IBD小鼠模型。(2)μCT检查骨量和骨髓脂肪组织量。(3)应力实验评估股骨力学性能。(4)钙黄绿素双标实验评估小鼠股骨骨形成率(BFR)和矿物沉积率(MAR)。(5)H&E染色、TRAP染色、Goldner三色染色评估结肠和股骨组织形态学变化。(6)免疫荧光(IF)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评估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数量。(7)q RT-PCR和WB检测成骨、成脂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第二部分:(1)q RT-PCR检测细胞因子、成骨和成脂分化相关基因转录水平。(2)流式分选收集小鼠骨髓中的BMSC。(3)集落形成实验评价BMSC增殖能力。(4)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Von Kossa染色评价BMSC成骨分化潜力,油红染色评价成脂分化潜力。(5)转录组测序(RNA-seq)探究BMSC细胞信号通路基因差异表达。(6)TNF-α体外模拟BMSC炎症微环境。(7)Co-IP检测β-catenin-p50相互作用。(8)IB检测β-catenin和NF-κB通路下游分子细胞内总量。(9)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评估β-catenin转录活性。(10)放线菌酮追踪实验评估β-catenin降解速率。(11)Ch IP实验评估β-catenin调控的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转录活性。第三部分:(1)构建过表达GLG1的NIH-3T3细胞系。(2)超速离心法收集外泌体,挤出法搭载Wnt通路激活剂,构建GLG1载药纳米颗粒(NP)。(3)透射电镜、粒径分析以及WB评估NP表征。(4)活体荧光成像检测NP的体内分布。(5)IF染色评估NP、血管内皮细胞以及BMSC的位置。(6)参照第一部分方法评价小鼠股骨或骨痂的骨量、骨髓脂肪组织量、力学性能、BFR、MAR、成骨细胞以及脂肪细胞数量。(7)番红固绿染色评估股骨软骨痂和矿化骨痂。研究结果第一部分:(1)IBD小鼠均表现出结肠短缩、体重减轻、结肠炎症浸润等。(2)μCT结果显示IBD小鼠相比于对照组,松质骨减少、皮质骨变薄、骨髓脂肪组织增多。(3)应力实验结果显示IBD小鼠股骨力学性能下降。(4)钙黄绿素双标实验显示IBD小鼠股骨BFR和MAR下降。(5)组织形态学染色证明IBD小鼠股骨松质骨和类骨质减少而脂肪细胞和破骨细胞增多。(6)IF、IHC染色分别显示IBD小鼠股骨内成骨细胞减少、脂肪细胞增多。(7)IBD小鼠成骨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减少、成脂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增加。第二部分:(1)IBD小鼠骨组织内的炎症因子转录水平高于对照组。(2)IBD小鼠的BMSC相比于对照组,形成集落数量更少,成骨诱导后碱性磷酸酶分泌和钙盐沉积更少,成脂诱导后含脂滴的细胞数量更多。(3)RNA-seq结果经GO分析、KEGG分析、GSEA分析后表明IBD小鼠BMSC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调而PPARγ信号通路上调(p<0.05)。(4)TNF-α的处理会减少BMSC中β-catenin-p50的结合、减少β-catenin总量、降低β-catenin的转录活性,增加p-IKKβ和p-p50的总量、增加β-catenin的泛素化程度和单位时间内减少量,最终降低细胞核内的β-catenin水平,使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x2和osterix转录活性下降。第三部分:(1)透射电镜、粒径分析、WB结果显示载药NP与外泌体性状类似,但GLG1-NP上GLG1的表达量高于CTRL-NP。(2)GLG1-NP比CTRL-NP更能富集于骨组织并驻留。(3)GLG1-NP治疗的IBD小鼠相较于Vehicle治疗的IBD小鼠,减少的松质骨增加,变薄的皮质骨增厚,骨髓脂肪组织体积占比降低,力学性能改善。同时GLG1-NP治疗使IBD小鼠股骨的BFR和MAR升高、成骨细胞增多、脂肪细胞减少。(4)GLG1-NP相较于Vehicle治疗的骨折IBD小鼠,在术后21天时其骨性骨痂较多,骨痂力学性能较优,相对骨痂矿化量较高。研究结论第一部分:IBD小鼠骨量、骨质量下降,骨形成减少,骨髓脂肪增加。第二部分:IBD的骨髓炎症微环境会使BMSC增殖能力下降、成骨分化能力受限而成脂分化能力增强。BMSC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显著下调,潜在机制是炎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使β-catenin泛素化和降解增加。第三部分:GLG1-NP能靶向骨组织,递送Wnt通路激活剂使BMSC成骨分化和骨形成增加,提高IBD小鼠的骨量和骨质量,并促进骨折愈合。综上,我们证实IBD中存在骨量、骨质量以及骨形成下降,且BMSC的成骨分化受抑;靶向BMSC激动下调的Wnt/β-catenin通路可以促进BMSC成骨分化和骨形成,从而治疗IBD相关骨病。
其他文献
一、研究目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发病率亦逐年增加,但目前尚无阻止骨关节炎不可逆进展的有效治疗方法。以纳米材料为载体的骨关节炎药物关节腔内注射(Intra-articular,IA)模型给药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骨关节炎治疗的科学探究中,是实现骨关节炎药物控释和靶向治疗的一种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合成比表面积大、能够高效负载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慢性疼痛是一个常见的公共健康问题,不仅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而且还增加了患者失眠、抑郁、自杀等心理疾病发生率。然而,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导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枢神经炎症一直被认为是影响疼痛慢性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而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免疫细胞,是中枢神经炎症最直接的发起者。细胞焦亡作为免疫细胞对抗外界病原体的重要防御手段,过度的细胞焦亡将放大炎症反应,促进
学位
第一部分胰蛋白酶原基因突变在小鼠慢性胰腺炎中的致病作用研究目的:胰蛋白酶原基因(PRSS1)的突变可导致人类遗传性慢性胰腺炎。然而,目前还不清楚PRSS1的突变模式如何促进疾病的发展。因此,我们研究了人源的PRSS1突变在小鼠体内表达的效果。研究方法:在全长型胰腺弹性蛋白酶基因(Elastase)启动子的控制下,在胰腺腺泡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了不含突变的人源PRSS1基因和编码R122H突变的PRSS
学位
【研究背景】舒尼替尼(Sunitinib,SNT)是一种多靶点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是目前治疗转移性肾癌、胃肠道间质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一线靶向化疗药物之一。然而,基于SNT的化疗方案常伴随出现一系列严重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如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导致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增加。SNT化疗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成为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但
学位
第一部分神经移位重建高位颈髓损伤大鼠呼吸功能研究目的:高位颈髓损伤患者膈肌瘫痪、呼吸功能丧失,死亡率极高。本课题组聚焦高位颈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重建这一临床难点问题,通过膈神经-迷走神经移位技术,成功重建高位颈髓损伤大鼠的膈肌运动。本部分旨在论证神经移位对恢复高位颈髓损伤后膈肌功能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构建迷走神经-膈神经端侧吻合的大鼠模型,在神经移位6个月后,于C3水平建立脊髓损伤打击模型,对比假手
学位
背景:肝癌是世界范围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以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为主。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展,肝癌的治疗效果在过去十几年间得到了较大的进展。由于肝癌早期诊断率较低,且且肝癌耐药性强、易远处转移,HCC 5年生存率仍低于50%。因此,阐明HCC进展的潜在机制和新的作用靶点至关重要,以便开发出可有效对抗或者延缓HCC的治疗药物。缺氧是实体肿瘤的一个重要特性
学位
背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不稳定性长骨骨折的重要措施,其可以有效稳定骨折端,为骨折愈合创造稳定的条件。然而,对于骨质疏松及骨代谢异常等特殊类型患者而言,即使在具有稳定的内固定条件下,依然有骨折延迟愈合甚至骨不连的可能。此外,与内植入物相关的感染也是临床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抗生素耐药菌的产生导致感染迁延不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细菌易在内植入物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中的耐药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逐渐下降
学位
<正>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结合我校以“六个理解”为核心的“8421”共生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我们逐步构建了自己的化学教学模式——实施化学课堂的“四动教学”,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增设“活动”、倡导“互动”、展开“思动”、谋求“变动”,多角度推进教学改变,提高课堂效率,把“双减”政策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期刊
研究背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的肠道疾病,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接近0.3%,且呈逐年增加趋势。根据发病特征和部位不同,IBD主要分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其中,UC主要表现为直肠向近端不同程度扩散的弥漫性肠道黏膜炎症。目前U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
学位
一、研究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HCC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HBV整合是HBV相关性HCC(HBV-HCC)发生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其主要通过表达病毒蛋白、顺式激活作用、产生新的融合转录本以及诱发基因组不稳定而介导HCC发生发展。和非HB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