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提升典型恒电荷与可变电荷土壤结构稳定性的机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feng_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土壤结构是维持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功能的重要基础,深入研究有机质与土壤结构的形成和稳定的关系,对秸秆等有机物料的科学合理利用和土壤地力的提升,以及在防治土壤侵蚀和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多级团聚理论与包含消散作用、非均匀膨胀作用、雨滴机械破碎作用和物理化学分散作用的团聚体破碎四机制是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关于土壤结构形成和稳定的理论学说。然而,多级团聚结构模型并不具有绝对的普适性。虽然人们更容易在温带恒电荷土壤,而不是热带、亚热带可变电荷土壤中发现多级团聚现象,但也有不少相反的研究结果报道。这表明人们对土壤结构形成机制的认识尚不完全明确。另一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上述的团聚体破碎四机制可能并不是土壤团聚体破碎分散最本质的内在机制,相反,土壤颗粒间静电斥力、水合斥力和范德华引力的相互作用则可能才是团聚体破碎的首要原因。然而,近期的这些研究没有考虑秸秆等有机物质对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所取得的研究结果也主要是以温带恒电荷土壤为研究对象而取得的;同时没有对颗粒间相互作用力与土壤结构中更为重要的土壤孔隙结构的关系进行直接和定量的研究。
  为此,本文开展了以下5个方面的研究:(1)通过向去除了大团聚体的土壤中添加或不添加13C标记水稻秸秆的短期室内培养实验(120天),研究了多级团聚结构在两种恒电荷土壤(潮土和砂姜黑土)与一种可变电荷土壤(红壤)中的呈现状况;(2)通过测定和计算去除土壤有机质(SOM)或添加秸秆培养240天前后,潮土的表面电荷性质、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和不同浓度KCl溶液条件下的团聚体破碎分散强度(ABS),分析了SOM与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对恒电荷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的耦合效应;(3)通过测定、计算和比较去除SOM或添加秸秆培养240天前后,红壤和砂姜黑土的表面电荷性质、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和ABS,探讨了SOM与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在可变电荷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中的重要作用;(4)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分辨率为12μm)测定了不同土壤颗粒表面电场强度条件下(乙醇或不同浓度KCl溶液),潮土团聚体填充土柱的二维和三维团聚体和孔隙结构状况,定量研究了颗粒间相互作用力与恒电荷土壤孔隙结构稳定性的关系;(5)采用CT技术测定了去除SOM或添加秸秆培养240天前后,不同土壤颗粒表面电场强度条件下(不同浓度KCl溶液),红壤和砂姜黑土团聚体填充土柱的二维和三维团聚体和孔隙结构状况,分析和比较了SOM在恒电荷与可变电荷土壤孔隙结构稳定性中的作用。本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经过120天的培养,红壤、砂姜黑土和潮土的对照与秸秆培养处理都形成了大量的>0.25 mm的大团聚体。添加秸秆都能显著提高3种土壤大团聚体的数量、呼吸速率和微生物量,并且相对于培养后期(60和120天),秸秆的提高作用在培养前期(2和15天)更大。在培养前期,添加了秸秆的3种土壤大团聚体的土壤有机碳(SOC)和13C含量都能高于它们的微团聚体(0.053-0.25mm)和粉粘粒级(<0.053 mm)。然而在培养后期,3种土壤中只有砂姜黑土大团聚体的SOC含量仍能略高于其<0.25 mm的两粒级团聚体。尽管微生物群落结构各不相同,在培养前期,3种土壤的团聚作用都与微生物量和活性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一个土壤能否呈现多级团聚结构实际上取决于土壤团聚过程中有机和无机胶结剂或生物与非生物过程的相对重要性。只要向土壤输入足够量的新鲜有机物料,恒电荷与可变电荷土壤都能呈现出多级团聚结构。
  (2)经过SOM去除处理后,潮土的SOC含量降低了67%,同时其比表面积、表面电荷数量和有效Hamaker常数也分别由62.4 m2 g-1、19.20 cmolc kg-1和7.55×10-20J下降到了49.9 m2 g-1和17.48 cmolc kg-1和5.46×10-20J,而表面电荷密度则由从0.299增大至了0.341 C m-2。从而削弱了潮土团聚体中颗粒间的范德华引力,增强了静电斥力和扩展DLVO净排斥力(静电斥力+范德华引力+水合斥力)。添加秸秆培养240天则对潮土的SOC和表面参数,以及颗粒间的范德华引力、静电斥力和扩展DLVO净排斥力具有相反的效应。不同处理潮土的ABS会随着颗粒间静电斥力的增强而迅速增大。在相同的KCl溶液浓度条件下,与对照相比,去除SOM能显著增强潮土的ABS,而添加秸秆培养240天则能降低潮土的ABS。结果表明,恒电荷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强烈地受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而SOM可通过有机无机复合作用,增强团聚体中颗粒间的范德华引力,降低静电斥力和扩展DLVO净排斥力,从而增强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
  (3)红壤和砂姜黑土的ABS都随扩展DLVO净排斥力的增强而呈指数性增大的趋势。然而,不同于砂姜黑土,不同处理红壤的ABS在高于10-2 mol L-1时,几乎不随KCl浓度的降低而变化,但当低于该浓度值时,则会随浓度的降低而持续大幅增大。此外,与去有机质处理和砂姜黑土相比,即使KCl溶液由10-1降低至10-5 mol L-1,红壤对照和秸秆培养处理的ABS也仅略有增加。当考虑了不同浓度KCl溶液的pH对红壤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后,不同处理红壤颗粒间的静电斥力都将呈现出持续大幅增大的趋势;而考虑了SOM与Fe/Al氧化物之间的反号双电层重叠作用对红壤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后,红壤对照和秸秆培养处理的颗粒间静电斥力都将被极大地削弱。结果表明,恒电荷与可变电荷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本质上都取决于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但对于可变电荷土壤,除了有机无机复合作用外,还必须考虑土壤溶液pH和SOM与Fe/Al氧化物间反号双电层重叠作用对颗粒间静电斥力的影响。本部分研究还表明SOM在可变电荷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中可以起着比在恒电荷土壤中更为重要的作用。
  (4)潮土团聚体填充土柱用纯乙醇饱和前后的孔隙状况没有显著变化。相反,用10-1 mol L-1的KCl溶液饱和土柱后,土壤的总孔隙度、水力半径、平均孔隙长度和连通密度分别显著降低了50.5%、23.9%、79.9%和51.6%,而孔隙数量则显著增大了2.8倍。且随着KCl溶液浓度的降低,土壤的总孔隙度、水力半径、平均孔隙长度和连通密度基本都呈现出显著降低的趋势。然而,当KCl浓度降低至10-3 mol L-1时,潮土的上述孔隙参数都不再有显著性变化。相关分析表明,潮土填充土柱的连通孔隙的孔隙度与扩展DLVO排斥压强(PE-DLVO)显著负相关,并随PE-DLVO的增强而呈指数性下降的趋势。结果表明,消散作用不是恒电荷土壤孔隙结构破坏的主要机制,相反,恒电荷土壤孔隙结构的稳定性实际上应当取决于颗粒间静电斥力、水合斥力和范德华引力的相互作用。
  (5)用10-1 mol L-1的KCl溶液饱和土柱后,不同处理红壤和砂姜黑土的孔隙度、孔隙连通性都显著降低了。且随着KCl浓度的降低,不同处理砂姜黑土和红壤的总孔隙度、孔隙比表面积、平均孔隙长度和连通密度等孔隙参数都呈现出了降低的趋势。在相同KCl浓度条件下,不同处理砂姜黑土和红壤上述孔隙参数的高低顺序都为:去有机质处理<对照处理<秸秆培养处理,其中去除SOM对红壤孔隙参数的影响远大于砂姜黑土。比如,去除SOM仅仅使砂姜黑土的连通密度降低了47.2%,但去除SOM使红壤的连通密度降低了86.4%。随着KCl浓度的降低,红壤对照和秸秆培养处理的孔隙状况变化较小,仍能保持较高的孔隙度。相关分析表明,红壤和砂姜黑土连通孔隙的孔隙度都随PE-DLVO的增强而呈指数性下降的趋势。结果表明,恒电荷与可变电荷土壤孔隙结构的稳定性都受颗粒间作用力的控制,而SOM可通过有机无机复合作用,降低颗粒间的净排斥力,从而增强土壤孔隙结构的稳定性。对于可变电荷土壤,SOM则还能通过与Fe/Al氧化物间的反号双电层重叠作用而进一步的增强土壤孔隙结构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导致土壤中重金属明显积累,对区域生态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重金属污染物可在各环境介质间迁移转化,进入农用地土壤中的重金属,会通过“土壤-作物”系统迁移转化,再经由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研究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城乡结合带重金属污染风险状况及来源,探讨受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论文选择长江三角洲两个典型区域一
学位
硒(Selenium,Se)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硒的安全摄入范围极窄(40-400μg/天),长期硒摄入过量或不足都会导致人体产生不良反应。在土壤-植物-动物-人的生态系统中,土壤中的硒经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从而实现人体对硒的营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决定了人体硒的摄入水平。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除了受全硒影响之外,还与其它理化性质密切相关。自20世纪80年代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以金属或金属簇为节点,有机物为连接体,通过配位方式自组装构成的具有一维、二维或三维周期性结构的晶体多孔材料。随着该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目前MOFs已实现分子层面的可控设计与合成,通过预先定向设计拓扑结构,充分利用不同有机配体在配位上的特定取向,可构筑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MOFs材料。MOFs因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
学位
凋落物指在生态系统内由生物组分产生并归还到地面,作为分解者物质和能量来源,借以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所有有机物质的总称。凋落物是植物-土壤系统养分循环的基本载体,具有维持土壤肥力,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养分平衡的重要作用。凋落物分解向土壤的归还过程促进土壤有机碳向大气释放以及土壤氮累积。植物-土壤系统碳氮循环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土壤-植物系统碳氮平
揭示土壤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是生物地理学和宏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对保护区域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然而,与地上生态群落相比,人们对于土壤生物群落在较大尺度上的分布格局和生态过程仍知之甚少。深入研究土壤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潜在机制对于理解土壤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本研究以中国北方草地样带为研究对象,研究草地土壤线虫群落沿干旱梯度的变化趋势
学位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是维持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功能的核心组分,不同形态的有机物在土壤中的分解特征存在极大的差异,受到土壤和环境因素等因子的调控。本研究通过分别探讨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在草地土壤的分解特征及凋落物在森林和农田土壤的分解特征深入认识不同有机物质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不同生态系统中土壤的健康管理和物质循环提供理论依据。  游离的氨基酸在土壤氮循环中具有极快的流动性,在氮循环过程中起
我国南方地区是水稻种植的最主要的区域,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红壤性水稻土作为南方地区最主要的水稻土类型,在我国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土壤的物理结构协调水、肥、气和热的运移与储存,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根系的生长。然而,水稻土由于水耕泥浆化,导致土壤分散,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经历多次灌水、晒田等干湿交替,土壤结构变化显著。因此,准确认识水稻土结构的动态特征并探究其对根系生长
太湖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然而过量施肥导致氮肥利用率降低和氮素的氨挥发、反硝化、径流和淋溶等损失增强。对水稻田NH3、CH4和N2O排放规律及减排措施的研究可以为研发新型农田管理技术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施用生物质炭和脲酶/硝化抑制剂等措施是农田系统固碳减排的有效措施,但对NH3、 CH4和N2O的影响尚存争议,可能与生物质炭用量、抑制剂类型、氮肥种类等有关。本研究在江苏省苏州市和句容市开展
学位
氧化亚氮(N2O)是最为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然而中国农田土壤N2O排放量的准确数据仍然缺乏。目前有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N2O排放量的计算主要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所提供的单一、通用的缺省值,但是,土壤N2O背景排放量(background N2O emission,BNE)和氮肥诱导的N2O排放量却随气候和土壤类型等而变化。为此,对我国不同气候带和土壤类型的农田上测定的
学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近年来,蔬菜生产稳步发展,产量显著增加,蔬菜的高质高产伴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尤其是氮肥。过量氮肥施用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低氮素利用率、高土壤硝态氮残留、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等。因此,必须加强蔬菜氮素营养管理。氮素营养诊断是加强蔬菜氮素营养管理的重要措施,相对于传统氮素营养诊断方法,手持式冠层光谱仪可能更适应于我国蔬菜分散种植、小户经营、土壤肥力变异大的特点。此外,蔬菜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