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吻合术后妊娠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56ur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影响输卵管吻合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提高术后妊娠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8年1月99例输卵管结扎患者行输卵管吻合术持续备孕至少1年的妊娠情况。分析手术方式、术中通畅情况、年龄、体重指数、绝育时间、绝育部位、术后输卵管长度、输卵管评分与术后妊娠的关系。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我院输卵管吻合术后妊娠率可达56.57%。(2)经腹显微外科输卵管吻合术与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中单侧输卵管通畅与双侧输卵管通畅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5岁以下患者术后妊娠率最高为76.92%,<35岁组、35-40岁组妊娠率明显高于40岁组(P<0.0167)。(5)BMI正常组术后妊娠率高于超重组(P10年组术后妊娠率最低为33.33%,与<5年组、5-10年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7)输卵管峡-峡部组吻合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壶-壶部组(P<0.0167)。(8)术后输卵管长度≤7cm组妊娠率最低,与7
其他文献
背景: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其死亡率位列女性恶性肿瘤中第二位。目前认为持续性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引起宫颈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次宫颈癌的发生还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宫颈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癌症晚期出现的宫旁侵袭及转移,因此研究感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对宫颈癌进行早期诊断,以及预防肿瘤的侵袭转移对于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长链非编码RNA(ln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风险模型列线图。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到2019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例189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入院首次检验结果、既往病史、用药史等。我们使用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确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并发急性肾损伤独立危险因
目的:对比检测结直肠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肝转移灶和卵巢转移灶中CEA的表达情况,分析CEA在结直肠癌原发灶、肝转移灶、淋巴结转移灶和卵巢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的收集自2014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和确诊的共4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45例患者中收到原发灶标本共40份(其中合并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原发灶24份,合并卵巢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原发灶
1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Meta分析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在宫颈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BM、CNKI、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搜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宫颈癌中Hsp70表达及其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肠道来源腹膜转移癌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广西医科大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41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并腹膜转移的患者,其中男24例,女17例,平均年龄49.87±15.4岁。行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联合全身化疗者为A组,共19例;行单纯全身化疗者为B组,
目的分选出人体的treg细胞,检测并分析机械生长因子对于treg细胞数量上的影响和功能上基因FOXP3的表达。诱导强直性脊柱炎的大鼠模型,检测并分析机械生长因子对于大鼠组织病理学和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正常男性的treg细胞,机械生长因子干预细胞后,采用CFSE法检测treg细胞增殖情况并且采用RT-PCR法检测treg细胞基因FOXP3表达。机械生长因子预防性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大鼠模
研究背景及目的:肺癌是当今社会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常见的因疾病而死亡的原因中排名第一。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发展中国家,由于人们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不如发达国家,医疗水平和科学技术略显匮乏,因此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趋势尤为显著。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属于禽Ⅰ型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当禽类养殖业遭遇NDV的袭击时,若不幸发生大面
目的: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生长部位虽局限,但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本研究探讨喉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01月~2017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2例喉癌患者
目的:回顾性分析9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患者三叉神经的形态学指标,探讨其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和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PRT)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收治并接受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治疗的95例ITN患者的临床病案资料及三叉神经MRI影像资料,获取ITN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侧别、累及三叉神经分支、病程、疼痛NRS评分、既往史、血
目的:正常女性的阴道微生态环境处于动态平衡,当平衡被打破,会导致阴道内菌群紊乱,易出现细菌性阴道病(BV),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的发生,引起子宫颈癌。本文旨在评估BV与SIL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7个数据库,英文数据库包含:The Cochrane Library、Pub Med、Web of Science;中文数据库包含: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