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V变异株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sky260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esase virus,IBDV)引起雏鸡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近60年来共发生了两次大的变异,先后出现了经典毒株、变异株和超强毒株,它们的致病性和抗原性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我国IBDV仍然广泛流行,存在多种亚型毒株并存,以致出现非典型感染,而由于没有明显的典型症状以及继发其他传染性疾病,无法做出根本治疗,对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饲养环境的改善和疫苗的广泛应用,IBDV超强毒株(vv IBDV)的流行正在被有效控制。然而近年来,IBDV变异株(v IBDV)在我国主要养禽地区广泛流行,在肉鸡群和蛋鸡群中都可检测到该毒株,对变异株进行分离鉴定等研究将为该病的防控奠定基础。本试验主要对IBD疑似病料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RT-PCR)鉴定,鸡胚分离培养,收集鸡胚尿囊膜并测序后,成功获得3株IBDV分别命名为GD-1、GD-2和GD-3。用Megalign软件和MEGAX64序列分析软件对病毒VP1基因和VP2基因分别进行同源性对比分析及构建进化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D-1是新型变异株,基因型为A2d B3;GD-3和GD-2为超强毒株,基因型为A3B1。其中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为GD-1 A片段与新型变异株SHG19、SHG120同源性最高为98.7%,基因型为A2d,B片段与HLJ0504的同源性最高为98.8%,基因型为B3;GD-2和GD-3 A片段与HLJ0504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6.0%与96.2%,基因型为A3型,GD-2 B片段与SHG19的同源性最高为99.0%,基因型为B1,GD-3 B片段与F52/70毒株的同源性最高为98.2%,基因型为B1。氨基酸比对结果为GD-1与基因型A2d和基因型B3一致,GD-2和GD-3与基因型A3和基因型B1一致。进化树比对结果为GD-1的A片段与SHG19在同一分支上,属于A2d基因型为新型变异株,GD-2和GD-3的A片段与BD399位于同一分支上,属于A3基因型为超强毒株;GD-1的B片段与HLJ0405在同一分支上,基因型为B3,GD-2的B片段与SHG19在同一分支上、GD-3的B片段与F52/70位于同一分支上,基因型为B1。选用新型变异株GD-1不同浓度感染DF-1细胞,结果显示DF-1细胞形态发生改变,从不规则梭形变成圆形,病毒滴度为103.95TCID50/0.1 m L。将新型变异株GD-1用滴鼻点眼的方式感染SPF雏鸡,试验选取32只SPF鸡胚孵化的雏鸡并分为2组:空白组和IBDV感染组,在隔离条件下饲养,对感染组滴鼻点眼接种100 TCID50/200μL GD-1,在攻毒后第3、7、10、14 d采集感染雏鸡的内脏,对雏鸡的免疫器官称重计算免疫指数,并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测定各脏器中病毒含量。结果显示,在攻毒后,病毒组的脾脏免疫指数高于空白组,而法氏囊和胸腺的免疫指数低于空白组,空白组所有测量免疫器官的免疫指数随着攻毒后天数的增加而增大,病毒组脾脏的免疫指数随着攻毒后天数的增加先增大之后在攻毒后的第14 d减小,总体上脾脏的免疫指数高于空白组,法氏囊和胸腺的免疫器官低于空白组,雏鸡在感染新型变异毒株后在脏器内积累的病毒滴度会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少,攻毒后第3 d胸腺的病毒滴度为104.95TCID50/0.1 m L,攻毒后第3、7、10、14 d法氏囊病毒滴度分别为104.57、105.28、105.12、105.01TCID50/0.1 m L。本试验分离得到一株IBDV新型变异株,对DF-1细胞和雏鸡有致病作用,新型变异株IBDV对免疫器官会产生损害,造成雏鸡的免疫抑制,但不会致死。雏鸡感染后,病毒多残留于法氏囊内,并且能在雏鸡体内造成免疫功能下降。
其他文献
【目的】氟具有神经毒性作用,可引起焦虑抑郁样行为发生,运动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的作用。本试验将建立氟中毒前运动干预及全过程运动干预的模型,研究运动对氟中毒小鼠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用8周龄ICR雄鼠40只,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只:对照组(前8周自由饮水,9-11周灌胃蒸馏水);氟组(前8周自由饮水,9-11周灌胃50 mg/kg Na F);运动干预+氟组(前8周运动,9-11周灌胃50 mg/
学位
甲苯咪唑(Mebendazole,MBZ)是一种苯并咪唑类抗寄生虫药物,在畜牧水产养殖中应用广泛,极易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目前检测MBZ的方法主要有仪器分析和免疫分析,仪器分析所需设备昂贵、成本高,不适合对大量样品进行快速检测。免疫分析相比于仪器分析,样本前处理简单,检测速度快且成本低,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检测技术。目前研究报道检测MBZ的ELISA方法主要采用同源
学位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蓝氏贾第虫(Giardia lamblia)、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及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sp.)是四种常见的机会性致病人兽共患肠道原虫,能引起世界范围内人及其他动物的肠道疾病。它们所引起的隐孢子虫病、贾第虫病、微孢子虫病和芽囊原虫病可以引起机体的消化吸收异常、免疫抑制和肠道感染等一系列
学位
橡胶材料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后产生的大量橡胶废弃品由于其永久共价交联网络而难以再加工重复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对橡胶资源造成浪费,这是橡胶行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备具有共价交联效果而又可以再加工的橡胶材料应运而生。目前,将动态共价键引入到橡胶材料中赋予其重复加工性能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氮氧自由基交联剂添加到商业化丁苯橡胶及其复合材料中,通过形成的动态共价键构建化学交联网络,实现
学位
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与猪圆环病毒3型(PCV3)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原。为研究山西省内部分规模化养殖场猪群PCV2免疫情况及猪群中PCV2和PCV3的流行情况,在2021年分别对山西省晋北、晋中、晋南的6个规模化养殖场采集了249份血清及165份病料进行研究。本研究首先对采集到的血清进行PCV2血清学抗体检测;再将血清及采集到的病料进行PCV2荧光定量PCR抗原检测,筛选出Ct值<30的样品
学位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急性肠道传染病,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春季,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养猪场大规模流行,患病猪的主要病理表现为水样腹泻,脱水和呕吐,哺乳仔猪的死亡率高达100%。目前,PED已成为我国养殖业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它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疫苗接种可以控制该病的流行,但接种疫苗的猪场仍有该病的流行,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PEDV疫苗已不能完全控制疫情的
学位
血吸虫病人畜共患,危害严重,迄今未有商用疫苗,筛选有效的血吸虫病免疫保护分子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日本血吸虫蛋白rSjTCTP翻译控制肿瘤相关蛋白,(recombinant 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和rSjAnnexin A13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为了进一步分析这两个蛋白对血吸虫病的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对这两个蛋
学位
目的:试验旨在以萘、异佛尔腈为荧光基团,以苯硼酸频哪醇酯为响应基团,构筑用于检测过氧化氢(H2O2)的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安全、性质稳定、快速响应的小分子荧光探针,对肿瘤细胞内的H2O2进行识别检测,达到特异性高效识别H2O2的效果,以期实现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1)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与合成:通过化学手段设计合成了基于苯硼酸频哪醇酯键可被肿瘤细胞过表达的H2O2激活释放出萘、异佛尔腈荧光团的
学位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其特征是心包和肝腔中的纤维蛋白渗出物、脑膜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败血症。已鉴定出至少21种血清型,但血清型之间没有显著的交叉保护作用,针对鸭疫里氏杆菌研发的疫苗对不同血清型只有较低的交叉保护效果。鸭疫里氏杆菌作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家禽病原体,给全世界养鸭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但确切的致病
学位
聚酰胺,俗称尼龙,是一系列分子链含有重复酰胺基团聚合物的总称。聚酰胺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自润滑性好、热稳定性好、耐腐蚀性强和易于通过多种加工方式进行成型加工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纤维材料、薄膜材料、电子电器材料等领域。常规聚酰胺(如PA6、PA66、PA12、PA610等)中含有大量的酰胺键,分子链易规整排列产生结晶,外观呈现不透明或半透明状态,聚酰胺材料良好的结晶性能限制了在透明材料领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