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哲学的生活之根——马克思感性直观批判的存在论阐释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k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的批判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西方传统哲学史为理论背景,立足于现代哲学的理论立场,先后从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哲学理论基础的革命、人的重新理解、形而上学批判范式的变革等四个方面,阐发了马克思感性直观批判的实质及其革命意义。
   哲学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集中展现为哲学思维方式的历史变迁。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批判,首先是对传统哲学的直观思维的解构。在以理性主义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哲学中,抽象思维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并在黑格尔哲学中达到极致。费尔巴哈认为,抽象的思维自身是没有生命的,只有通过感性直观而确定自身的思维才具有客观性,只有在思维与直观相结合的地方,才有生活和真理。因此,他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感性直观的非中介性遮蔽了自然的属人性质,感性直观的纯客体性原则带来了人的主体性迷失,感性直观的非历史观点导致了历史唯心主义。这些理论缺陷直接根源于费尔巴哈哲学的实践“空场”。与思辨哲学的观念化的实践不同,费尔巴哈所理解的实践是一种“利己主义”性质的“饮食的实践”。针对传统哲学对实践的这种“不公正”理解,马克思从感性活动的角度科学地阐释了实践对人及其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等的基础地位,并以此为依据将实践作为其新世界观的出发点,从而确立起一种与直观思维异质的实践思维。从本质上看,直观思维既是一种非历史的现成论思维,又是一种二元对立的知性思维,并且固守着静观高于行动的“理论”态度,而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思维则是一种辩证的生成论思维,体现的是“改变世界”的“实践”态度。从直观思维到实践思维,马克思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革命性转换,从而超越了整个“近代哲学的地平”,开启了“现代哲学的新地平”。
   每一次哲学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都会伴随着哲学之理论基础的革命。哲学的理论基础是指一个哲学理论体系得以成立的“阿基米德点”。哲学理论基础的合法性是哲学合法性的必要保证。传统的思辨哲学家把哲学奠基于抽象的思想世界,并在建构思想世界的过程中,遗忘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由此引发了哲学自身存在合法性的危机。要想彻底解决哲学自身存在合法性的危机,必须使哲学返回人的生活世界,重建哲学与生活的联系。费尔巴哈诉诸感性直观明显表现出瓦解思想世界之独立幻相、开启生活世界的意图。但是,费尔巴哈却无力开辟一条从抽象王国通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因为他始终无法为自己的“感性哲学”提供一个真正的“感性基础”,他想要研究的“感性客体”本质上是一个“思想客体”。费尔巴哈不但没有瓦解作为思辨哲学之理论根基的思想世界,反而以隐蔽的形式构建着思想世界,从而使现实世界再度失落,使哲学的理论基础再度抽象化。然而,不瓦解作为传统哲学之理论基础的思想世界就不可能彻底克服传统哲学。马克思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揭露了思想世界得以产生的现实根源,从而历史性地终结了思想世界的绝对有效性,开启了生活世界的新哲学境域。在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视域中,最基本、最无可怀疑的实在既不是抽象的物质,也不是抽象的精神,而是每个人的现实生活。因此,哲学的真正起点,既不是抽象的存在,也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当下每个人实实在在的生活。
   哲学的奥秘在于人。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与哲学理论基础的变革,总是关联着对人的重新理解。在从古希腊到黑格尔的传统哲学中,理性在对人的理解问题上具有绝对的优先性。从理性的角度去理解人是一种进步,但同时又是一种损失,因为人之存在的原始整体性被割裂了。当传统哲学家们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理性,并把理性置于人的等级序列的顶端时,人的感性的方面则被遮蔽、贬低了。因此,在传统哲学中,人的问题虽然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但是,理性至上的原则却使人陷入了抽象。针对思辨哲学对人的抽象理解,费尔巴哈诉诸感性直观,把人理解为“感性对象”,试图开启一个“现实的人”的哲学新境域。这不仅从一个方面大大超出了“纯粹的"唯物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思辨的唯心主义。但是,费尔巴哈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结果使人陷入了另一种形式的抽象。马克思则立足于人的实践,不仅把人理解为“感性对象”,更理解为“感性活动”,最终找到了通向“现实的人”的道路。从人是“感性对象”到人是“感性活动”,马克思以一种更符合人的生命活动性质的方式阐释了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从而超越了费尔巴哈乃至整个传统哲学对人的抽象理解,实现了哲学史上“人”的理解方式的革命性变革。这场革命性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理解人的出发点上,马克思批判了传统哲学从意识出发去理解人的思想,确立了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出发去理解人的观点。其次,在把握人的思维方式上,马克思克服了传统哲学的现成论的思维方式,确立了辩证的生成论的思维方式。最后,在考察人的理论态度上,马克思扬弃了传统哲学的直观态度,确立了一种鲜明的实践态度。当马克思扬弃了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诉诸于一种“感性活动”时,人的生产活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及自然界等等,都成为人理解自身的一面镜子。在这种多维理解中,马克思描绘了一张不同于传统哲学的关于人的“自画像”。
   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革命,瓦解了传统哲学所精心构筑的形而上学世界。形而上学批判是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共同课题。虽然马克思与费尔巴哈面对的是同一哲学遗产,批判的是同一思想对象,但二者的批判视角或范式却截然不同:费尔巴哈集中体现为一种人本学批判,马克思则主要展现为一种社会历史批判。诉诸于感性直观的人本学批判,费尔巴哈揭示了形而上学的人性根源,把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归结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认为主要的形而上学原则植根于人的精神和肉体的冲突中。但是,费尔巴哈对人性的探讨撇开了社会历史进程,脱离了人所生存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他所理解的人性不过是抽象的人性。因此,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批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传统形而上学,使它出现了明显的“裂痕”,但这种批判本质上却属于传统形而上学的“内部造反”。这种“内部造反”的消极后果就是对形而上学赖以生存的世俗基础的无批判性地辩护。正因为看到了费尔巴哈人本学批判的这种历史局限性,所以,一开始就对传统形而上学持批判态度的马克思,并没有停留于纯粹的理论批判,而是从一般的理论批判进一步跃迁到具体的社会历史批判。通过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本体观念、思维方式、“解放神话”的批判与解构,马克思不但洞穿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意识形态本质,而且揭露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现实根源,从而为消解传统形而上学提供了一条现实的道路,即对社会生活现实进行无情的批判,并通过实践使现存世界革命化。从人本学批判到社会历史批判,实现了哲学史上形而上学批判范式的革命。马克思对形而上学进行社会历史批判的革命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首先,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并不局限于揭示形而上学的思想根源或人性根源,而是意在表明:只有消解形而上学赖以生存的现实土壤,才有可能真正地消解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其次,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并不是对人的形上追求的否定,而是揭示出人的形上追求深深植根于人的现实生活,只有借助于现实的力量才有可能实现人类的形上追求。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本文认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批判实质上是对传统哲学的理论优于实践、静观高于行动的“理论”态度与“知识论”立场的批判。批判的理论目的是瓦解传统哲学所精心构筑的超感性世界,重建哲学的生活之根,以期为哲学自身存在的合法性提供有说服力的论证,为人类合理生存方式的选择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最终为实现人类的真实自由开辟一条现实道路。
其他文献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最知名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是一个极权主义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因素日益增加,生产装备和分配装备作为一个系统来发挥作用,不仅规定着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职业、技能和态度,而且还决定着个人的需要和愿望。技术的进步使发达工业社会对人的控制可以通过电视、电台、电影、收音机等传播媒介肆无忌惮地占据人们的私人空间,调和了反对这种社会制度的各种力量,摒弃与
学位
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更是近代政治哲学的主题。罗尔斯在发表其《正义论》之后,更是引起了全世界对政治哲学的关注。马克思哲学涵盖了关于哲学的各个方面,罗尔斯在《正义论》中也考察了马克思关于正义的思想。但是二者没有在一个年代中直接对话,有必要对二者的正义思想做一个比较,寻找其中的不同,这样对我们学习马克思哲学,尤其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罗尔斯认为正义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原则,人们
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论证是其后期思想中的重要内容。由于他特殊的思考方式和写作风格,所以,众多的哲学家对于私人语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但都是各执一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本文在反思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着力对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论证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深入的剖析。  私人语言最早是由维特根斯坦在其后期著作《哲学研究》中正式提出的,从而引起了人们对私人语言的广泛关注。但是私人语言并不是维特根斯坦最先
当今,环境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而且因环境权益诉求渠道不畅,引发的环境群体事件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使本来复杂的环境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公众是环境利益的直接相关人,是维护环境权益的主体,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力量。公众参与环境维权,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走向民主化和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本文正文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环保公众参与的定义、产生和类型。第二部分从市场失灵和政府
学位
斯柯伦(1887-1963)是挪威数学家、逻辑学家,现代逻辑的建立者之一。斯柯伦从事学术研究时正是逻辑学经历着一场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重大历史变革的时期。逻辑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集合论作为一门数学学科,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逻辑学的发展走向更加严格、精确的成熟阶段。作为一位睿智的学者,斯柯伦深刻地领悟了旧的逻辑传统的衰落,预见了一阶公理化方法,特别是一阶公理集合论的基础研究价值,并在这一领域做出了
学位
牟宗三的哲学思想是现代中国哲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典范,同时也是研究者探索中国哲学与文化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的参照坐标。他的历史哲学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过去及未来的哲学省察,表达了现代新儒家学派“内圣开新外王”的文化观。  牟宗三历史哲学的著述主要体现在《历史哲学》(1955年强生出版社印行)、《道德的理想主义》(1959年东海大学出版)和《政道与治道》(1961年台北广文书局出版)三种书里面。  牟宗
学位
现代广告创意研究离不开美学,因为优秀的广告作品总是实用与审美的和谐统一,广告创作也是一种美的创造,它遵循美学原理的规律,反映着一定时代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意象,因此从美学的视角去研究现代广告创意应当成为构建广告创意理论的重要内容。而且美学对现代广告创意的价值不仅是广告创意研究中一个有意义的理论问题,同时亦是一个带有很强实践价值的课题。  本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六章,围绕着什么是美的广告、如何创
本文的主要论题是通过对进步观念的解释原则进行区分和划界,用一种伦理理念而非认知概念的解释原则来重新理解进步观念,使其作为一种反思性的理念不但可以为自身存在的合法性辩护,又能在当代人的生存境遇中发挥其积极性的影响,拓展人生存的可能性空间。  本文试图回答我们在进步观念上面临的一个理论难题,即理论上我们批判进步观念,而实践中又坚持一种进步的信念。我们认为进步观念有两种解释原则,一种是认知概念的解释原则
学位
资本主义社会尖锐的现实矛盾促使各种克服人的异化、解决社会难题的对策设想出现。作为“社会主义文献”的社会福音理论就是一种突破资本主义“理性王国”困境的福音救赎选择和宗教神学应答。  天国与尘世向来是隔着一道鸿沟的两个分立领域。基督教的难题就在于如何突破上帝天国信仰的形上性质,应对社会现实挑战,把基督灵性救赎与现世人类解放结合起来,确立宗教神学的现实性,进入人类生活世界给予人以实际的指导。福音派社会福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组成部分、三个理论来源的说法影响甚广,似乎只要弄懂了这三个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国民经济学和法国社会主义),就能准确把握马克思的整个思想。阿伦特强调不能仅从马克思哲学的直接来源来理解马克思,只有将马克思放在整个西方传统政治思想的谱系当中,其核心思想才能得到恰切地理解。阿伦特突出强调有三个理论命题构成了马克思学说的基础,在不同文献中,她实际上提出了四个理论命题,即“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