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牧强度对北方农牧交错带地下净初级生产力和根系动态的影响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gscm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地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同时分布也最广泛的植被类型之一,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近30%,占我国陆地面积近42%。右玉草地位于我国晋西北边陲,是典型的北方农牧交错带,但近年来由于放牧强度的不断增加,致使草地退化程度加剧。因此,探究北方农牧交错带最适的放牧强度不仅可以保证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维护草地的生态功能,也可以保证牧民的经济收益。迄今为止,已经有大量关于放牧对草地影响的相关研究和工作,但大多数研究都是通过测定植物的地上部分或是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来评价放牧对草地植物的影响,这种只考虑地上部分和土壤而忽略植物根系的评价体系是片面的,根系及其动态过程的维持需要消耗大量光合产物,同时可归还大量的碳和养分到土壤中。然而遗憾的是,目前立足于植物整体角度去阐述放牧强度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还很少,尤其是缺少关于放牧对地下净初级生产力(Belowground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BNPP)、地下生物量分配比例以及根系动态变化等相关数据。本研究以山西省右玉县草地为研究对象,实验样地选在山西省右玉县威远镇后所堡村右玉草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计四种不同放牧强度,分别为禁牧(G0)、轻度放牧(G1)、中度放牧(G2)和重度放牧(G3),每个放牧强度设置4个重复。本实验采用向内生长法测定植物地下净初级生产力并利用改良根窗法对根系动态变化进行连续的原位监测。旨在从植物整体角度出发,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的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影响,阐述根系动态变化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机理。本实验结果将丰富北方农牧交错带植物根系对不同放牧强度响应的数据,为放牧生态学和草地生态学理论的发展奠定基础。根据三年野外实验,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通过2017-2019年连续三年的测定,样地优势物种仍为赖草。不同放牧强度处理间赖草相对生物量不同,总体上呈现禁牧~中度放牧>轻度放牧>重度放牧的趋势。随着放牧时间的增加,各处理赖草相对生物量逐年减少,但物种多样性有所增加。从物种多样性的角度上看重度放牧强度物种数最多,但赖草较少,而中度放牧既可以保证一定的物种多样性,同时可以维持赖草的相对生物量,从这两个角度考虑,是较优的放牧强度。2、草地生态系统的NPP和BNPP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会随降雨量的变化而产生差异,三年间NPP的范围在137.7~888.6 g m-2之间,BNPP在5.1~352.5 g m-2之间。年际间,NPP和BNPP的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降雨充足的2018年,不同放牧强度对NPP、BNPP影响不显著,而2017和2019年由于降水较少,NPP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表现为“И”形,中度放牧最高。2017年中度放牧相比较轻度和重度放牧可以显著提高0-10 cm土层BNPP达49%和104%;而在2019年,中度放牧下的BNPP随土层加深显著增加,表明植物选择将更多的光合作用产物转移至地下,有利于地下生物量的积累。fBNPP的相关结果同时佐证了这一结果,fBNPP主要受不同放牧强度影响,随放牧强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同样是中度放牧最高。3、根系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根系季节动态变化无显著影响。0-10 cm以及10-20 cm两土层中根生产力以及根现存量在每年8月均出现一个峰值,植物在8月进入生长旺季,通过产生更多的根系以保证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在生长季末期根系大量死亡,致使根死亡量在9月份出现高峰。同时在生长季初期,植物通过先增加根系的现存量,以保证植物的生长,随后对根系的投入逐渐降低,现存量也随之逐渐降低。4、在降雨降雨充足的2018年,不同放牧强度对根系生产量以及死亡量的影响均不显著,仅对现存量有显著影响,表现为现存量随放牧强度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在降雨较少的2017和2019年根生产量和现存量均为轻度放牧最高,表现随放牧强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此外放牧强度对不同土层的死亡量不同,在0-10 cm土层中死亡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在10-20 cm中死亡量变化不显著。这主要是连续的放牧中不断的采食以及践踏对植物的种类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综合作用所导致。5、2019年根系周转显著高于2018年,分别为0.52 yr-1和0.7 yr-1。与其他放牧强度相比,中度放牧在两年间根周转最高。不同放牧强度对0-10 cm的根系周转影响并不显著,但对10-20 cm土层根系周转影响显著。植物根系在出生15天内约有60%的根系死亡,随后死亡率逐渐降低,其中禁牧根系平均寿命最长,中度放牧最短。中度放牧通过快速出生新根,舍弃老根,较少根系存活时间使得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最低投入比和效率最大化。综上所述,中度放牧不仅可以提高草地的物种多样性,同时也可以保持优势种赖草的竞争力,维持其相对生物量。更重要的是中度放牧使植物生物量更多的向地下分配,增加了植物地下净初级生产力,并通过减少根系寿命提高根周转速率。这将有利于提高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壤有机质含量,保证植物快速的生长。因此从植物整体角度出发,中度放牧是较为可行的放牧管理措施。本研究将为预测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地下生物量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变化趋势提供一些实验依据,并在生产实践中对牧民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提供强有力的科学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西藏藏族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heumatoid arthritis-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A-ILD)的危险因素和肺部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
目的:研究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骨质疏松中的应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在自我管理,防治骨质疏松方面的水平,为社区和临床制定以格林模式为理论框架
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近几年因各大车企不断推出新能源电动汽车而异常活跃起来,但更令人关注的并不是电动汽车本身而是其动力源的性能,即电池的续航能力,续航能力的高低与诸多因素相关,如在较大功率下能量密度衰减快的弊端一直抑制着锂离子电池性能的突破。超级电容器以快速充放电和长寿命等特点同样备受关注,但由于其能量密度较低一直是研究人员想要改善的方向。“锂离子电容电池”,是近几年的一种新型储能器件,其结合锂离子电池
燃料电池(Fuel cells)具有清洁,高效及可再生能源兼容等特点,是解决未来能源清洁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碱性膜的不断进步,加上其价格低廉的优势,碱性膜
振动钻削相对于普通钻削具有加工精度高、刀具寿命长、切削温度低、切屑不易堵塞等良好的工艺效果,已经得到了实践的证明。但振动钻削作为振动切削技术的一个分支,有许多的理论和机理都还很不成熟,相对其它金属切削加工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振动切削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以及振动钻削技术的推广应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低频振动工作台的开发研制,有助于振动切削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以及振动钻削技术的应用推广,但激振装置的研制和改
硅基材料作为未来最有可能替代碳基材料生产高效电池的一种电极材料,其本身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发清洁高效的硅基材料对整个能源体系的改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验
北运河发源于北京西部山区,流经北京城区和通州副中心,承担着供水、防洪、景观等任务,是连通京津冀的一条重要生态廊道。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北运河上游流域水污染、水土流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固定源脱硝技术。目前商用的钒基催化剂,其活性温窗较窄,主要集中在中高温段。通过脱硫除尘处理后的烟气温度通常较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s,OATPs)是一类重要的膜转运蛋白,属于溶质载体(Solute carriers,SLC)超家族。OATPs是一类多特异性转运体,以非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是东北林区的主要林分类型,枯落物是森林发挥水文生态功能的重要一环。本研究选取了吉林延吉金沟岭林场4种采伐强度下(0.00%、6.29%、11.22%和21.21%)面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