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上提出要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此后,“增强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频繁地出现在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会议纪要中。201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5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中央银行沟通与预期管理》引人关注。专栏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指出“前瞻性指引”虽然是个新名词,但与之相关的是两个更为广泛的概念——预期和中央银行沟通,而沟通日益成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这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越来越重视前瞻性指引。
在货币政策发展史上,早期的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并不像现在一样透明,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实践过程中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注意政策的“隐秘性”。理论界曾一度认为货币政策“越不透明越有效”,货币政策必须“出其不意”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金融稳定的需要对中央银行独立性和货币政策透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银行神秘的面纱被一点点撩开,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也加强了对中央银行沟通及预期管理重要性的认识。Eggertsson,Woodford(2003)首次将“前瞻性指引”一词引入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逐渐受到学术界和货币当局的关注。
日本是第一个采用前瞻性指引的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挪威等经济体也相继实施前瞻性指引。直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前瞻性指引作为零利率下限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才真正受到广泛关注。中央银行期望通过前瞻性指引向公众、私人部门传递信号,希望将公众的利率预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进一步为货币政策提供宽松空间。随着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等经济体将前瞻性指引纳入货币政策框架,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近些年来,我国中央银行逐渐认识到预期管理的重要性并不断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中国人民银行自2001年起将每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其官方网站上予以公布,每季度召开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的会议纪要也会向社会公布,内容包含了中国人民银行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分析、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判断以及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测,我国货币政策越来越重视预期管理与前瞻性指引。但目前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尝试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在使用前瞻性指引进行货币政策操作上仍不够成熟。国内关于前瞻性指引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对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效果的量化研究则更少。鉴于此,本文旨在对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理论背景、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并且运用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实施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我国目前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有效性。
文章首先对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进行理论分析。中央银行沟通理论假设经济系统中主体行为具有前瞻性,预期对当前经济变量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最优政策利率受公众预期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常规沟通、公布经济预测和利率预测的方式增加公众信息集的信息量,以促进公众预期行为的合理化,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直接的政策宣告来引导预期。零利率下限下非常规货币政策理论指出中央银行通过承诺延续低利率政策,能够有效降低中长期利率,从而维持并加强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接下来,文章对一些主要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实践进行归纳总结。由于经济环境、政策目标不同,不同国家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实施也存在差异,但大致都经历了从开放式指引到基于时间的指引再到基于状态的指引等三个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实践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沟通和预期管理,并积极探索与尝试实施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但与一些主要中央银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运用统计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检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有效性。首先对2006-2015年各季度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传递的前瞻性政策信息对利率预期产生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接下来,参照Ehrmann,Fratzscher(2007)使用的内容分析法对中国人民银行沟通过程中传递的前瞻性信息进行研判并量化,构建VAR模型,运用2006-2017年的数据深入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前瞻性指引对长短期利率影响的有效性。
文章的理论分析证明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能够有效引导公众预期,对未来短期利率路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长期利率。基于我国数据的实证分析也验证了目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前瞻性的有效性。但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文章为中国人民银行今后更好地运用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认为中国人民银行还需进一步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完善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制度,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前瞻性指引。
在货币政策发展史上,早期的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并不像现在一样透明,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实践过程中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注意政策的“隐秘性”。理论界曾一度认为货币政策“越不透明越有效”,货币政策必须“出其不意”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金融稳定的需要对中央银行独立性和货币政策透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银行神秘的面纱被一点点撩开,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也加强了对中央银行沟通及预期管理重要性的认识。Eggertsson,Woodford(2003)首次将“前瞻性指引”一词引入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逐渐受到学术界和货币当局的关注。
日本是第一个采用前瞻性指引的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挪威等经济体也相继实施前瞻性指引。直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前瞻性指引作为零利率下限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才真正受到广泛关注。中央银行期望通过前瞻性指引向公众、私人部门传递信号,希望将公众的利率预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进一步为货币政策提供宽松空间。随着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等经济体将前瞻性指引纳入货币政策框架,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近些年来,我国中央银行逐渐认识到预期管理的重要性并不断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中国人民银行自2001年起将每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其官方网站上予以公布,每季度召开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的会议纪要也会向社会公布,内容包含了中国人民银行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分析、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判断以及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测,我国货币政策越来越重视预期管理与前瞻性指引。但目前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尝试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在使用前瞻性指引进行货币政策操作上仍不够成熟。国内关于前瞻性指引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对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效果的量化研究则更少。鉴于此,本文旨在对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理论背景、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并且运用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实施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我国目前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有效性。
文章首先对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进行理论分析。中央银行沟通理论假设经济系统中主体行为具有前瞻性,预期对当前经济变量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最优政策利率受公众预期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常规沟通、公布经济预测和利率预测的方式增加公众信息集的信息量,以促进公众预期行为的合理化,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直接的政策宣告来引导预期。零利率下限下非常规货币政策理论指出中央银行通过承诺延续低利率政策,能够有效降低中长期利率,从而维持并加强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接下来,文章对一些主要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实践进行归纳总结。由于经济环境、政策目标不同,不同国家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实施也存在差异,但大致都经历了从开放式指引到基于时间的指引再到基于状态的指引等三个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实践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沟通和预期管理,并积极探索与尝试实施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但与一些主要中央银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运用统计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检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有效性。首先对2006-2015年各季度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传递的前瞻性政策信息对利率预期产生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接下来,参照Ehrmann,Fratzscher(2007)使用的内容分析法对中国人民银行沟通过程中传递的前瞻性信息进行研判并量化,构建VAR模型,运用2006-2017年的数据深入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前瞻性指引对长短期利率影响的有效性。
文章的理论分析证明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能够有效引导公众预期,对未来短期利率路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长期利率。基于我国数据的实证分析也验证了目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前瞻性的有效性。但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文章为中国人民银行今后更好地运用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认为中国人民银行还需进一步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完善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制度,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前瞻性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