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蛋白对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和脑出血的脑保护作用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kageld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休克同源蛋白70羧基端相互作用蛋白(carboxyl terminus of Hsc70 interacting protein,CHIP)是一种分子量约35kDa的蛋白,在机体内广泛表达,尤其是在骨骼肌、心脏以及脑组织等代谢活跃的组织中表达量更高。CHIP蛋白兼具辅助分子伴侣功能和E3泛素连接酶活性,被认为具有整合、沟通分子伴侣系统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特殊作用,在蛋白质质量控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CHIP蛋白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以及多种polyQ(polyglutamine)疾病如亨廷顿病等的病理生理机制,并能促进对异常蓄积蛋白如p-tau、α-synuclein和polyQ异常扩增蛋白等的降解,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CHIP蛋白本身突变也可导致神经系统遗传病如脊髓小脑共济失调48型SCA48(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48)的发生,该病累及小脑等,导致病人出现以共济失调为主的临床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在脑血管病如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及疾病模型中,也发现CHIP蛋白表达量显著变化,且过表达CHIP蛋白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的表型。以上研究表明,CHIP蛋白在维持神经系统功能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过表达CHIP蛋白可能是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血管病在内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 CHIP蛋白过表达对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3,SCA3)和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疾病模型的脑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HIP蛋白既可通过调控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或自噬通路活性促进对异常蓄积蛋白的清除,从而参与SCA3的致病机制,也可通过调控坏死性凋亡参与ICH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且过表达CHIP蛋白对这两种疾病模型均具有脑保护作用。本研究丰富了 CHIP蛋白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为CHIP蛋白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依据,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部分CHIP蛋白过表达对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的脑保护作用背景:SCA3是世界范围内同时也是我国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中最为常见的临床类型,在中国大陆占60%以上。目前SCA3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临床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要策略,绝大多数患者在10-15年内瘫痪甚至死亡,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故此,探索SCA3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该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ATXN3基因10号外显子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cytosine-adenine-guanine,CAG)三核苷酸异常重复扩增所致变异ataxin-3蓄积是该病的典型病理特征,且清除异常蓄积ataxin-3是一种重要的治疗策略,故此积极探索能够有效清除异常蓄积ataxin-3的靶点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研究表明,CHIP蛋白和ataxin-3存在相互作用,CHIP蛋白可泛素化变异ataxin-3并促进其降解,而变异ataxin-3则导致SCA3疾病模型中CHIP蛋白表达量减低,这些研究提示CHIP蛋白可能参与了 SCA3的致病机制。Williams等报道,CHIP蛋白表达下调可加重SCA3疾病模型的表型,且导致变异ataxin-3的聚集增加。值得注意的是,CHIP蛋白功能缺失可直接导致小脑萎缩及小脑浦肯野细胞的变性甚至死亡,提示CHIP蛋白对维持小脑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此前报道,UPS和自噬参与了 SCA3的致病机制,且增强UPS或自噬通路活性可以促进对变异ataxin-3的降解,而CHIP蛋白则对UPS和自噬等通路活性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基于以上研究,我们提出以下科学假说:上调CHIP蛋白表达能够改善SCA3疾病模型的表型,并可能通过增强UPS或自噬等通路的活性促进对变异ataxin-3的降解,从而在SCA3疾病模型中发挥脑保护作用。目的:探讨CHIP蛋白过表达对SCA3小鼠的行为学和组织病理等表型的脑保护作用,同时探讨CHIP蛋白过表达对变异ataxin-3的降解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应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过表达CHIP蛋白的小鼠模型,将其与SCA3小鼠模型杂交,从而获得过表达CHIP蛋白的SCA3小鼠。应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CHIP蛋白在所构建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应用转轮、平衡木等行为学分析方法,以及免疫荧光、Western blot、ELISA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探讨CHIP蛋白过表达对SCA3小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3.通过构建携带CHIP基因的AAV-PHP.B载体,研究该载体能否有效介导CHIP蛋白过表达,及其对SCA3小鼠模型的脑保护作用。结果:1.成功构建了过表达CHIP蛋白的小鼠模型,该小鼠脑组织尤其是小脑中CHIP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通过将其与SCA3小鼠模型杂交获得了过表达CHIP蛋白的SCA3小鼠模型。2.CHIP蛋白过表达可显著改善SCA3小鼠的转轮实验掉落潜伏期、步长、平衡木掉落潜伏期等行为学表型(P<0.05),且明显延长SCA3小鼠生存期(P<0.05),同时改善小脑中浦肯野细胞的丢失(P<0.05),并降低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NfL)的含量(P<0.05)。3.CHIP蛋白过表达可有效降解SCA3小鼠脑组织中变异ataxin-3及其所形成的聚集体,且能够有效减少小脑和脑干中的包涵体数量(P<0.05)。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HSP70、HSP90等的表达水平增强UPS的活性(P<0.05),或通过改善LC3、p62、TFEB、Beclin1等的表达水平增强自噬通路的活性(P<0.05)。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SCA3小鼠小脑、脑干和脊髓等不同受累区域中,HSP70和p62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提示在不同的区域中CHIP蛋白调控变异ataxin-3降解的机制可能有所不同。4.携带CHIP基因的AAV-PHP.B载体可介导CHIP蛋白在脑组织中的过表达(P<0.05),且其介导的CHIP蛋白过表达可有效改善SCA3疾病模型的表型,并增强对变异ataxin-3的降解(P<0.05)。结论:过表达CHIP蛋白可显著改善SCA3小鼠的行为学及病理表型;并有效降解变异ataxin-3。CHIP蛋白过表达可能是通过增强UPS和自噬等通路的活性而发挥脑保护作用,但是在SCA3小鼠小脑、脑干、脊髓等不同受累区域其作用机制可能有所不同。AAV-PHP.B载体可有效介导CHIP蛋白在脑组织中的过表达并发挥脑保护作用,表明该载体可作为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工具。第二部分CHIP蛋白对脑出血疾病模型的脑保护作用研究背景:ICH是卒中的第二大类型,约占所有卒中的15%。在临床表现上,ICH起病急,病情凶险,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ICH对脑组织的损害主要包括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原发性脑损伤是指由于血肿的占位效应所介导的脑组织机械性损伤;继发性脑损伤则主要是指因血肿溶解过程中血液成分的释放等所引起的细胞毒性作用,并最终造成神经元的损伤和死亡。研究表明,继发性脑损伤是影响ICH预后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旨在减少血肿周围组织中神经元死亡的研究对于ICH的治疗颇为重要。坏死性凋亡是一种受到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激3(Receptor interacting serine threonine kinase 3,RIPK3)等蛋白精细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新近研究表明,坏死性凋亡是ICH后继发性脑损伤过程中神经元死亡的重要方式,抑制坏死性凋亡可显著减少ICH后神经元死亡,从而改善继发性脑损伤。除参与对异常蓄积蛋白的降解外,CHIP蛋白也参与对多种非异常蓄积蛋白的调控。最新研究显示:坏死性凋亡核心调控蛋白RIPK3也是CHIP蛋白的一种底物,CHIP蛋白能够调控RIPK3的降解,进而调控坏死性凋亡通路的活性。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报道,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及疾病模型中CHIP蛋白表达量有显著改变,且过表达CHIP蛋白对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具有脑保护作用。这表明CHIP蛋白可能参与脑血管病的致病机制,但在ICH中尚无研究报道。基于以上研究,我们提出以下科学问题:CHIP蛋白是否参与ICH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过表达CHIP蛋白能否通过调控坏死性凋亡而发挥脑保护作用。目的:探讨ICH疾病模型血肿周围组织中是否有CHIP蛋白表达量的改变,探讨CHIP蛋白过表达能否改善ICH大鼠模型的脑损伤及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从而为ICH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1.构建ICH大鼠模型,利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方法探讨大鼠ICH造模后血肿周围组织中CHIP蛋白表达量的变化。2.构建携带CHIP基因的AAV-PHP.B载体及构建ICH大鼠模型,应用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Western blot、组织病理学等方法探讨CHIP蛋白过表达对野生型(wild type,WT)大鼠ICH造模后继发性脑组织损伤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3.应用CHIP突变型大鼠进行ICH造模,探讨CHIP蛋白功能缺失对ICH造模后继发性脑组织损伤的影响,以及CHIP蛋白过表达对CHIP蛋白功能缺失大鼠ICH造模后继发性脑组织损伤的脑保护作用。结果:1.ICH大鼠疾病模型血肿周围的脑组织中CHIP蛋白表达量升高,且在ICH造模后第三天时最为显著(P<0.05)。2.过表达CHIP蛋白可显著改善WT大鼠ICH疾病模型的mNSS评分、含水量以及血肿体积等脑组织损伤(P<0.05),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RIPK3等蛋白表达量(P<0.05),抑制坏死性凋亡的活性从而减少神经元的死亡。3.CHIP突变型大鼠在ICH造模后其脑损伤各项指标如mNSS评分、含水量及血肿体积等较WT大鼠为重(P<0.05),给予CHIP蛋白过表达则可以改善因CHIP蛋白功能缺失所引起的大鼠ICH造模后脑损伤加重(P<0.05)。结论:CHIP蛋白参与了 ICH造模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CHIP蛋白过表达可以改善ICH大鼠疾病模型的脑损伤,并可能通过调控坏死性凋亡通过的活性减少神经元的死亡,从而在ICH后脑组织损伤过程中发挥脑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和第二位。目前,CRC的治疗方法包含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方式。但由于缺乏理想的治疗靶点,患者生存率提高并不显著,急需挖掘精准的治疗靶点。CRC的快速增殖和转移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多项研究表明,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
学位
碳化硅(SiC)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模量和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被广泛的应用于磨料磨具、耐火材料、冶金、高温结构陶瓷等传统工业领域;同时,SiC还具有带隙宽度大、电子迁移率高、临界击穿电场高等良好的电学性能,近些年来备受关注,被誉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传统SiC烧结方法存在保温时间长、能量消耗高、污染严重等缺点,新的制备方法如热压烧结(HPS)、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等逐渐成为研究的热
学位
Li-O2电池为开发高能量密度的能量转换和存储装置提供了一种有吸引力和潜力的策略。然而,放电产物Li2O2难以分解导致的析氧反应(OER)过电位较大,严重影响了其电化学性能。Li-CO2电池是一种利用温室气体CO2实现能量转化的新型储能设备,类似Li-O2电池,其放电产物Li2CO3和C难以被电化学分解导致较差的可逆性严重影响了Li-CO2电池的发展。两种电池反应产物的生成和分解都是复杂的多相反应
学位
研究背景肺癌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随着低剂量螺旋CT广泛应用,肺癌的死亡率虽然有所降低,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肺部结节患者被发现,肺部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为肺癌的主要类型,占80%。因此,对NSCLC与良性肺部结节(benign pulmonary nodules,BPNs)的准确鉴别,可指导临
学位
研究背景心肌肥厚有两种类型:生理性肥厚和病理性肥厚。生理性肥厚常见于运动员和妊娠等,一般不会进展为心力衰竭,但病理性肥厚通常会进展为心力衰竭。目前的研究表明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以及遗传性心肌病等是引起病理性心肌肥厚的主要原因。病理性心肌肥厚导致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抑制剂、伊伐布雷定和左西孟旦等)和器械治疗(
学位
背景和目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最常见的前庭周围神经疾病,17%~42%的眩晕患者最终被诊断为BPPV,是眩晕症最主要的病因。其临床症状以患者头部位置相对于重力突然改变时诱发的短暂眩晕和特异性的眼球震颤为主要特征。病程自限性,但有报道1年内复发率为13.7%~48%,2年以上复发率达13.3%~65%。无论治疗
学位
目的:探讨风险分级护理模式对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1日~2022年10月31日150例多发重症骨折手术治疗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风险分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风险分级情况、压力性损伤程度、患肢肿胀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压力性损伤风险Ⅰ期、Ⅱ期、Ⅳ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近几十年来呈快速增长趋势。虽然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5年总生存率约为95%,但肿瘤可向远处器官和淋巴结转移,导致部分患者预后差,复发率高。因此,确定新的治疗策略以减少肺转移的发生率将实现长期缓解甲状腺癌患者,研究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对改善PTC患者的诊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肾细胞癌(RCC)也称肾癌,是一种起源于肾实质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并且晚期和转移性RCC对放化疗均不敏感,预后不良,免疫治疗或成为治疗转移性肾癌的唯一方法。肾癌的免疫治疗方法分为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和特异性免疫治疗,其中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肾癌特异性免疫治疗的重要机制。因此,深入研究肾癌发展进程中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调控机
学位
第一部分 非小细胞肺癌中miRNA-mRNA表达谱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目的利用GEO公共数据库,选择miRNA表达芯片数据集,采用R语言工具处理数据,筛选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正常人差异miRNA以作后续研究。方法1、下载miRNA表达芯片数据集GSE17681和GSE29250采用R语言工具处理数据,筛选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正常人差异miRNA以作后续研究,通过Targetscan、starBase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