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在小鼠体内的浓度分布和昼夜节律及对荷胃癌小鼠TAMs的影响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a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褪黑素(Melatonin,MLT)是一种主要由松果体合成分泌的吲哚化合物,除松果体外还在视网膜、胃十二指肠、皮肤、骨髓和淋巴细胞中发现MLT的合成。内源性MLT在生物钟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昼谷夜峰的节律性分泌是生物钟的输出信号,通过血液循环向机体传递了昼夜节律和季节变化的信息。此外MLT还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功能,但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合成分泌、分布、昼夜节律以及对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的影响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建立荷胃癌小鼠模型和对MLT敏感稳定的检测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LC/MS/MS、HE染色等技术手段,探讨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MLT在不同器官的浓度分布、昼夜节律以及对胃癌组织微环境中M1、M2型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1.建立测定小鼠不同生物样品中MLT浓度的LC/MS/MS法。2.运用石蜡切片HE染色方法观察荷胃癌小鼠肿瘤组织的病理改变。3.运用LC/MS/MS法检测正常小鼠和荷胃癌小鼠一天内不同时间下血清和各器官中内源性MLT的波动,包括松果体、胸腺、脾脏、胃十二指肠、肝脏,以期明确正常小鼠和荷胃癌小鼠内源性MLT在不同器官的浓度分布和昼夜节律。4.运用LC/MS/MS法检测小鼠胃癌移植瘤生成后,一天内不同时间下各器官中内源性MLT浓度,包括松果体、胸腺、脾脏、胃十二指肠、肝脏,以期明确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内源性MLT的浓度是否发生改变。5.运用LC/MS/MS法检测荷胃癌小鼠注射MLT不同时间后各器官中褪黑素浓度,包括胸腺、脾脏,胃十二指肠、肝脏、瘤体,以期明确肿瘤生成后外源性褪黑素在不同器官中的浓度分布。6.从肿瘤微环境角度出发,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肿瘤组织中M1型、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明确MLT干预后对荷胃癌小鼠胃癌组织中M1型、M2型巨噬细胞的影响。结果1.建立了不同生物样品中MLT浓度的LC/MS/MS检测方法,MLT标准品在4-1000 p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回归方程:y=15.59x+7.25(r=0.9967),在3.26-3.28 min时可见明显出峰,分子量为233.1,符合MLT的分子量,分离效果良好,周围杂峰信号小,无杂质干扰,小鼠生物样品中MLT峰保留时间适中(t R=3 min),最低检测浓度为4 pg/ml。2.HE染色结果显示:移植瘤内有大量深染巨核细胞,肿瘤细胞弥散性分布,体积大,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异型明显,肿瘤组织血管丰富,坏死区分界明显。3.LC/MS/MS结果显示:615小鼠可以合成分泌MLT并具有昼夜节律性。松果体中MLT浓度在白天(6:00-18:00)相对较低,夜间(22:00)达到高峰,最低浓度出现在10:00;胃十二指肠中MLT浓度在夜间(22:00-6:00)相对较低,白天(10:00、18:00)达到高峰,最低浓度出现在14:00;脾脏中MLT浓度在夜间(22:00-6:00)相对较低,白天(10:00、18:00)达到高峰,最低浓度出现在2:00;胸腺中MLT浓度在夜间(18:00-2:00)相对较低,白天(10:00)达到高峰,最低浓度出现在14:00;肝脏中MLT浓度在夜间(18:00-2:00)相对较高,白天(10:00)和夜间(2:00)达到高峰,最低浓度出现在6:00;血清中MLT浓度在18:00达到高峰,最低浓度出现在14:00,其余时间MLT浓度波动较平稳。4.LC/MS/MS结果显示:荷胃癌小鼠可以合成分泌MLT并具有昼夜节律性。松果体中MLT浓度在白天(6:00-14:00)相对较低,夜间(22:00)达到高峰,最低浓度出现在14:00;胃十二指肠中MLT浓度在夜间(22:00-2:00)相对较低,白天(10:00)达到高峰,最低浓度出现在2:00;脾脏中MLT浓度在14:00-6:00相对较低,白天(10:00)达到高峰,最低浓度出现在2:00;胸腺中MLT浓度在夜间(22:00-2:00)相对较低,白天(14:00)达到高峰,最低浓度出现在22:00;肝脏中MLT浓度在夜间(22:00-2:00)相对较低,白天(6:00)达到高峰,14:00出现第二个高峰,最低浓度出现在2:00;血清中MLT浓度在18:00达到高峰,最低浓度出现在14:00,其余时间MLT浓度波动幅度较大。5.LC/MS/MS结果显示:正常小鼠胸腺中MLT浓度整体水平相对较高,除14:00和18:00外,其余时间胸腺中MLT浓度均明显高于其他器官,荷胃癌小鼠胸腺中MLT浓度较其他器官更高,在任何时间胸腺中MLT浓度均高于其他器官;正常小鼠和荷胃癌小鼠脾脏与胃十二指肠中MLT浓度相对较低,其中正常小鼠脾脏和胃十二指肠中MLT除2:00和6:00浓度较接近外,其余时间脾脏中MLT浓度均高于胃十二指肠,荷胃癌小鼠脾脏中MLT浓度在10:00与胸腺中MLT浓度相近,除14:00和18:00外,其余时间脾脏中MLT浓度均高于胃十二指肠;正常小鼠与荷胃癌小鼠相同,肝脏中MLT浓度在任何时间下均处于最低水平。6.LC/MS/MS结果显示:荷胃癌小鼠较正常小鼠在血清、松果体、胸腺、脾脏、胃十二指肠、肝脏中MLT浓度升高。其中松果体中MLT浓度在6:00、10:00、18:00、22:00、2:00较正常小鼠升高;血清中MLT浓度在6:00、10:00、18:00、22:00、2:00较正常小鼠升高;胸腺中MLT浓度在6:00、14:00、18:00、2:00较正常小鼠升高;脾脏中MLT浓度在6:00、10:00较正常小鼠升高;肝脏中MLT浓度在6:00、14:00、18:00、2:00较正常小鼠升高;胃十二指肠中MLT浓度在6:00、14:00、2:00较正常小鼠升高。7.LC/MS/MS结果显示:荷胃癌小鼠注射MLT 15 min后各器官中MLT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肿瘤组织、脾脏、肝脏、胃十二指肠、胸腺;1 h后各器官中MLT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胃十二指肠、胸腺、肿瘤组织、肝脏、脾脏;4 h后各器官中MLT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胸腺、肿瘤组织、脾脏、胃十二指肠肝脏。8.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MLT干预一周后,与对照组相比,M1型巨噬细胞有明显下调趋势,M2型巨噬细胞无明显改变。结论1.建立了不同生物样品中褪黑素浓度的LC/MS/MS检测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稳定、灵敏度高、重复性强,适用于生物样品中褪黑素浓度的检测。2.615小鼠胸腺、脾脏、胃十二指肠、肝脏中褪黑素呈现与松果体和血液不同的具有自身特点的昼夜节律性波动。3.胃癌移植瘤生成后,松果体、胸腺、脾脏、胃十二指肠、肝脏及血液中褪黑素浓度升高,其中松果体、脾脏和血液中褪黑素的昼夜节律未发生明显改变,胃十二指肠、肝脏中褪黑素的昼夜节律发生改变,胸腺中褪黑素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时间发生推移。4.外源性褪黑素作用于荷胃癌小鼠后,胸腺和肿瘤组织中褪黑素浓度相对较高,对肿瘤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有明显下调趋势,对M2型巨噬细胞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约为8%。现有的细胞毒性治疗方法,如用于治疗这类癌症和其他癌症的一线核苷模拟治疗药物吉西他滨,失败率很高,并没有显著提高胰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因此,非常有必要发现和发展替代疗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现有的治疗方法相结合,以更好地治疗胰腺癌。20,000到25,000个转录的人类基因中超过95%经历了可变剪接,这增加了蛋白质组的多样性。衍生自相同基因的同种型可以具有不同
目的:对于下咽鳞癌,手术根治性切除的彻底性与修复重建的可行性是每个头颈外科医生所必需面临的问题。本研究主要介绍了近年来逐渐得到临床应用的前臂桡侧游离皮瓣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的技术要点,探讨其在下咽鳞癌术后缺损修复和功能重建的临床应用,评估其在下咽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颈淋巴清扫术+下咽鳞癌切除术”并一期修复的病例
目的:截至目前,远处转移性膀胱癌(Metastatic Bladder Cancer,MBC)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且在极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然而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仍然可能获得长期生存。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远处转移性膀胱癌的预后因素并建立预后预测模型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材料与方法:从2010-2015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成立的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中提取
【目的】了解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PSS)患者视网膜微血管血流密度及视网膜厚度的变化,为疾病诊断、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PSS患者44人和健康志愿者23人,分为PSS发作眼组(23只眼)、PSS对侧未发作眼组(23只眼)、正常眼组(23只眼),所有入组对象均行视力、验光、眼压、裂隙灯、眼底镜及OCTA检查。OCTA采用分频谱振幅去相关血流成像(SSADA)可对黄斑
目的 研究真菌球型鼻窦炎临床特点及内镜手术治疗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78例于2017年10月~2019年11月住院且确诊为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纳入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一组行鼻内镜手术(ESS组),共63例;另一组行鼻内镜手术联合鼻窦球囊扩张术(ESS+BS组),共15例,术后均予鼻腔填塞、鼻腔冲洗等处理。采用电话或门诊随访3~12个月
第一部分:社区相关性MRSA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目的分析社区相关性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从1例使用莫西沙星治愈的CA-MRSA肺炎患者入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2010年1月至2019年6月诊断的CA-MRSA患者6例,对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和治疗用药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
背景与目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临床上较为少见且恶性度较高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的亚型之一,约占所有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的18.5%。随着诊疗水平及患者的就医意识不断提高,AITL的诊断率也在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临床表现及病理、免疫组化表现不典型的
目的:通过比较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Radical Cystectomy,RC)后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Cutaneous Ureterostomy,CU)、回肠通道术(Ileal Conduit,IC)这两种尿流改道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深入对比改良式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带蒂舌状皮瓣皮管成形输尿管皮肤造口术,Modified Cutaneous Ureterostomy
背景:冠状动脉分叉病变(CBLs)的最佳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药物涂层球囊(DCB)血管成形术因无植入物残留、较少引起血管分叉嵴或斑块移位,其疗效可能优于药物涂层支架(DES)植入术,但现有的资料仍然不足以证明单用DCB治疗CBLs特别是真性CBLs(TCBLs)的临床获益。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单用DCB血管成形术与必要时边支支架植入术(PSS)治疗TCBL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的
研究目的:调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分析患者焦虑抑郁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关系。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4月1日~2019年10月1日在泉州市第一院心内科住院部或门诊就诊的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医院用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ei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价焦虑抑郁情况。通过比较治疗后血压各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