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历史文化诠释思想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fei74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遭遇到西方文化的挑战与冲击。如何回应西方文化的挑战成为中国现代学术的主要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恰当地理解和诠释中国历史文化成为中国学者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至20世纪,许多中国学者开始自觉地反思历史文化诠释活动,以为恰当地理解和诠释历史文化提供学理依据。这使20世纪的中国学术思想世界中涌现出多种历史文化诠释思想,钱穆的历史文化诠释思想即是其中之一。立足于钱穆的著作和他生存的时代背景,系统地梳理、研究和考察钱穆的历史文化诠释思想,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诠释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历史进程,也能够为中国诠释学研究提供思想资源。
  “救国保种”是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研究的目的之一,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化本应是其自我更新的过程,但面对强大的西方文明,它逐渐背离了自身。“尽变故常”逐渐成为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主要手段。“救国保种”所救所保者即所要“尽变”之“故常”。在此意义上,以“尽变故常”为手段来实现“救国保种”的目的即成为一种悖论。如何在“尽变故常”之外,重新找到一条文化自救之路,遂成为钱穆关注的主要问题。
  在解决此问题的过程中,钱穆注意到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本有一套与之相配合的观念、话语体系和历史文化诠释系统,但在“尽变故常”和“向西方学习”的时代语境下,它们逐渐被现代西方观念、话语体系所取代。这使中国旧有经典、学术思想和历史文化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诠释困境之中。为走出此困境,钱穆对历史文化诠释活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在追求“通识”的史学研究中,通过继承和反思中国诠释传统,建立了一套别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诠释思想。
  钱穆始终坚信中国历史文化有其特殊的精神、观念话语体系和学术研究范式,所以,他虽接触到了西学,但仍自觉地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心物合一”、“仁智合一”、“群己合一”、“言意合一”、“知行合一”等思想观念作为理论基础来建构其思想体系并思考历史文化诠释问题。他通过梳理中国学术思想和历史文化的演进脉络,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诠释传统的核心精神乃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此人文精神正是在中国古人思考天人关系,即自然与人文关系的过程中确立起来的。由此人文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又演出历史精神、融和合一精神和教育精神。在钱穆看来,这四种精神源于儒学与经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
  钱穆认为,在中国历史文化诠释传统中存在古今之争与汉宋之争。古今之争所彰显的问题在于,历史文化诠释究竟当遵循传统,还是观照当下。为调和和会通古今之争,钱穆提出了“复古开新”的历史文化诠释观念,强调历史文化传统的更新和学术思想的创造当建立在正确认识和重新诠释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在钱穆看来,复古之中必有开新,开新又当复古。由此,遵循传统与关照当下在历史文化诠释活动中即成为一而二、二而一的统一整体。汉宋之争所彰显出的问题在于,历史文化诠释究竟当以心性义理为中心,还是当以社会实践为中心。为调和和会通汉宋之争,钱穆重新梳理了源于孔子的两大学术传统:一为注重个体生命修养和义理阐发的心学传统,二为注重社会实践和人生经验的史学系统。在他看来,两者在孔孟那里是一个统一整体,且心学为史学之本。由此,他强调历史文化诠释的根本目的在于如何创造出有德性而对人类大群的演进与发展有益的伟大人物。这种观念接续了宋学传统。但钱穆并没有完全遵循宋儒通过构建形上本体和创建理论体系来阐扬和诠释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诠释路径,而是强调心性本体与人文大道即寄寓在历史文化的演进脉络中。由此,他强调要立足于历史事实,在历史文化演进的脉络中,认识、把握和阐扬自然真理与人文真理。所以,他将宋明儒重视的人心之所同然视作历史心和文化心。
  钱穆历史文化诠释思想不仅关注社会群体文化的更新与创造,还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与完成,所以,他强调历史文化诠释要在肯定个体历史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认识和把握在历史文化演进中起主导地位的一贯精神。在钱穆看来,历史既是人类大群的人生经验,也是生存在此历史文化传统中每一生命个体的人生经验,对待自身所处的历史文化的态度就是对待自身生命的态度。由此,钱穆强调要对本国历史抱有温情与敬意,甚至主张在历史文化诠释中要注重主观情感的投射。在他看来,唯有如此,才能客观地把握历史文化的演进脉络及其一贯精神。正因钱穆认为真理即寄寓在历史文化的演进脉络中,所以他新创了“思想线索”的历史文化诠释方法,强调通过实证历史文化的演进脉络,来把握人生真理与寄寓在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一贯精神。
  钱穆的历史文化诠释思想中还包含一种别具特色的文本诠释观。钱穆立足于其心性观,肯定了语言文字之于人文演进的意义与价值。在他看来,语言文字是历史心与文化心积存与传达的媒介。这意味着理解和诠释历史文本是历史文化诠释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他强调理解和诠释历史文本的过程就是成就和完成自家生命与古人生命、延续和拓展历史文化大生命的过程。正是在文本诠释中,诠释者的生命才与古人的生命实现了融合会通,也才使历史文化大生命在当下的人文生活中得到呈现和拓展。由此,钱穆强调在历史文本的诠释中,应将“作品与作者合一”、“诠释对象与诠释者合一”、“言行/知行合一”作为诠释原则。此三者规定文本诠释不仅要考证文本的真实性,释通文本的语义文义,了解和把握作者的时代精神、德性与作意,诠释者亦须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并在社会践履中彰显和践行文本所蕴含的精神与意义。在此意义上,文本诠释活动就与个体生命的生存活动成为一个整体。作为史学家,钱穆又认为,历史文本所蕴含的精神与意义不仅寄寓在文本之中,还蕴含在历史文化之中。因此,他主张在历史文化的演进脉络中理解和诠释历史文本。这种诠释方法继承并融合了中国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兼重”、“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经典诠释方法,是一种兼具传统与现代意蕴的历史文本诠释方法。
  钱穆将此种诠释思想和方法应用到了他的经典诠释实践之中。他在其经典诠释的代表作《论语新解》中使用了简单易懂的文言,并在每章后添加了“白话试译”,试图借此来消解传统观念话语体系与现代观念话语体系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他诠释《论语》重在揭示和彰显《论语》与孔子本意,但又深知经典诠释必须扩展经典的意义,所以他借助“按语”来区别孔子本意与自己的新义,以实现“尊古”与“创新”的双重诠释目的。在诠释方法上,他使用了“义理、考据、辞章兼重”、“以史释经”、“思想线索”等经典诠释方法。这些经典诠释方法有对中国诠释传统的继承,也有他自己的新创。
  在传统与现代趋于断裂的20世纪,为重建两者之间的继承关系,很多中国学者都有自觉讨论与反思历史文化诠释活动的意识。科学实证派与现代新儒家是较为突出的代表。前者以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精神为本,试图为历史文化诠释建立一套科学的方法论,后者则高扬道德主义精神,试图从哲学入手为历史文化诠释提供一套极具哲学意味的理论体系。钱穆注重考据实证的诠释观颇与科学实证派相通,但他反对借助科学方法推翻寄寓在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人文精神与人文意义。钱穆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文精神的诠释观又与现代新儒家颇为契合,但他反对借助哲学思辨和理论建构来诠释历史文化,认为应在历史文化演进的脉络中理解和诠释历史文化,以避免历史文化诠释趋于玄虚。
  总言之,中国诠释传统在向现代转化的过程中呈现出了多种面向,衍生出多种诠释思想。这些诠释思想虽不可称之为诠释学理论,但都各成系统,具有一贯的精神。它们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共同构成了中国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化图景,可为中国现代诠释学的建构提供思想资源。钱穆作为现代史学大家,对历史文化诠释活动有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思考,对其历史文化诠释思想加以全面、深入的梳理、讨论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与价值。
其他文献
孟子的“命”思想是其理论体系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儒家“天命”学说承前启后的关键点。现代社会发挥孟子“命”思想中的积极价值,使之与当下的生活和实践相融合,为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路径。  在此前提下,本文结合前辈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对孟子的“命”思想进行系统性的探究。全文内容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部分,对孟子“命”思想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
学位
老子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其对于人心、对于时代的关切与反省中蕴含着丰富的治疗学智慧。老子《道德经》的治疗学理路是从“知病”、“治病”、“去病”到“无病”而展开。自我之骄奢、人际之冲突、世间之决裂即为“病状”之显现。自然生命的失真、心知骄奢的定执、意识形态的对立才是引发世道人心衰颓之“病因”。故其以少私寡欲、知足知辱、虚静无为等工夫对其治疗。老子《道德经》认为通过“无”之治疗,生命意义即可得到贞定、价
学位
作为曾国藩一生得力之所在,“强毅谦谨”是其德性工夫论与实践哲学的总结。曾国藩在一生的治学、治家、治官、治军中,秉承程朱理学,博采禹墨之勤、管韩之严、老庄之虚静,形成了前期偏刚毅,后期重谦谨,兼收阴阳的融合思想。这一思想以中庸为方法,以体用为理路,形成以强毅为体,谦谨为用的理论体系。  “强毅谦谨”兼蓄“勤、敬、刚、恒、诚、恕、静、慎、悔、俭、廉”等思想内涵,在人生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直到咸丰
学位
“天命”概念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哲学发展脉络之中,它始于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萌芽阶段,回应人们对于自身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诉求。商周起,古人就从宗教、政治与社会发展、伦理道德等层面不断认识“天命”以把握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规律。  “天命”亦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命题之一,他继承了传统天命观中的部分思想,并进行了改造与发展,对“天命”的把握、探索与追求也贯穿于他的整个生命历程之中。尽管他对
学位
汉魏西晋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早期阶段,也是中国佛经翻译的起步阶段。佛教译经团队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起初由两三人组成,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译经团队的职分和规模也在不断变化。到东晋时期,统治者开始组建和资助佛教译经团队。举全国之力召集学问僧组建成的译经团队较汉魏西晋时期的译经团队更为规范。早期译经团队在官方译场译经的比较下,显得黯然失色。  本文试图跳出早期译经的个体研究和译经团队的片面研究,借助历
学位
礼容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但是学术界关注不多。礼容指的是礼对于人的容貌(身体动作)、颜色(面部表情)、辞气(话语辞气)和服饰(衣服穿着)四方面的规定,它同时也是一种德性修养功夫,具有内外交养的特点。  王船山的礼容思想上承孔子、曾子,将礼容作为修身之大本,确立礼容修养与心性修养的同等的价值。王船山对于朱熹、王阳明的礼容观均有所批判。朱熹只是把礼容作为心性修养的检验标准,
学位
范仲淹德行纯备,材兼文武,出为名相,处为名贤,进退安危,不易其志。以天下为己任,一生光明磊落。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其《岳阳楼记》千载传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感召无数仁人志士。而其多方汲引士儒,更是被誉为“百世之师”。范仲淹作为能臣、名贤、文士可谓誉满天下,然其学术精神,因资料零散,学人罕能窥其堂奥,不免留下遗憾。有鉴于此,笔者特以范仲淹的易学思想为研究主题,力图呈
学位
船山一生著述丰富,经史子集均有研究。其中,易学是其钩深索隐、潜精研思的重要部分。船山潜心研易四十余年,不仅留下诸多的易学著作,还将其易学思想贯穿于其整个学术思想体系。后世学者也都积极肯定船山易学在中国易学史上的巨大贡献,但是到目前为止,学界对船山易学著作的研究仍有所不足,其中,就包括对《周易大象解》的研究。对于船山《周易大象解》思想的研究现状,显然使我们在留下遗憾的同时也存有期许,本文就是对这种期
学位
在“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基调下,孝道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传统社会的生活底色。如今,在文化碰撞愈发激烈的局势下,如何吸取儒家孝道思想,将其与当下社会发展相结合,已然成为了中国现代社会的重要课题。基于船山在特殊历史境遇下对儒家伦理思想的继承与开新,本文将以王船山孝道思想的哲学基础为题,试图对其孝道思想中的价值结构和哲学依据展开梳理,希望能为孝道思想的现代
学位
宋学最初是指宋儒以义理解经的经学形态,此种经学形态的学术范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还进一步拓展到词章、治道、身心之学等各个学术思想领域,同时又延续至元明清时期。所以,“宋学”既指宋代的断代学术,亦指一种跨朝代的学术范式与学术形态。自船山没后以至于今,学界围绕船山与宋学的关联问题争讼已久,诸多说法或盛传一时,或流行至今,均有其合理与可取之处。然细考之,已有之论或为宋以来道统框架所限定,或为现代学科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