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认知障碍与神经内分泌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JUANJU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神经内分泌水平与认知障碍发生的相关性,为PD中晚期患者的评估和治疗提供新靶标。方法:以2020年12月到2021年10月就诊于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老年病科并住院的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国帕金森病诊断标准(2016版)诊断为原发性PD的患者纳入帕金森病组(PD组);符合中国帕金森痴呆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第二版)的患者纳入帕金森痴呆组(PDD组);另将正常健康体检者纳入正常对照组(N组)。收集所有受试者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等,PD患者同时记录其病程、Hoehn-Yahr分期(H-Y分期)和简易精神量表(MMSE)测评得分。此研究中第一部分,于纳入对象中随机抽选9名PD患者vs 9名健康受试者,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进行血浆差异表达蛋白(DEPs)分析。第二部分,按照入组患者是否合并认知障碍将其划分为PDD和PD两组,另设一组健康对照组;三组受试者于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浆皮质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游离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含量;同时留取3ml静脉血4℃条件下过夜后,1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得血清饥饿素(Ghrelin,GHRL)及褪黑素(Melatonin,MT)含量。所得数据使用R语言(v3.6.3)及SPSS 26.0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9名PD患者vs 9名正常对照者蛋白质组学共分析出25个DEPs,其中包括16个上调蛋白,9个下调蛋白。其中上调蛋白SERPINA7被认为与神经内分泌生理过程相关(P=0.058)。2.PDD组、PD组和N组人数共42例。三组间年龄(P=0.565)、性别(P=0.9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D组和PD组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6.67±8.26岁、67.12±4.78岁,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2);PDD组和PD组的平均病程为37.3±12.7月、23.0±14.6月,两组患者病程长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45)。PDD组平均MMSE得分为9.50±4.89,PD组为27.41±1.37,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PDD组H-Y分期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3.5(2.0);PD组为2.5(1.25),两组患者H-Y分期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1)。3.PDD组、PD组和N组平均血清FT4含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中PDD组与PD组(16.83±4.03pmol/L vs 14.09±2.30pmol/L,P=0.044)相比,血清FT4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D组与N组(16.83±4.03pmol/L vs 13.51±2.71pmol/L,P=0.014)相比,血清FT4水平升高同样有显著差异;而PD组与N组血清FT4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532)。4.PDD组、PD组和N组平均血清FT3、TSH、GHRL、MT、IL-6、Hcy、hs CRP及皮质醇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采用双向逐步法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纳入性别_男、血FT4、FT3和IL-6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χ~2=10.383,P=0.062)。结果示: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后,血清FT4水平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χ~2=14.615,P=0.001);且经调整混杂因素后,不同血清FT3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7.117,P=0.028),不同血清GHRL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7.205,P=0.027);而性别_男(P=0.723)和不同血清IL-6水平(P=0.918)对PD认知障碍发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以蛋白质组学技术进行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差异蛋白组学研究,鉴定出一系列差异表达蛋白。有助于深入理解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其中蛋白SERPINA7被认为与神经内分泌生理过程相关。2.血清FT4水平在不同分组的PD临床患者中显著升高。血清FT4升高可能是PD认知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3.血清FT3、GHRL水平升高可能是PD认知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研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lymphocytes ratio,NLR)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encephalitis,NMDAR)脑炎疾病严重程度预测和预后中的价值,为临床预测抗NMDAR脑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提供了生物学指标。方法:本研究已设定相关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2014-6-
学位
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sdLDL-C)、血小板白细胞比值(Platelet-to-White Blood Cell Ratio,PWR)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合并2型糖尿病脑梗死(Ce
学位
目的:探讨位于X染色体的Me CP2基因多态性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易感性的关联。方法:利用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对119名NMOSD患者及171名健康对照组进行外周血DNA提取,并用Snapshot试剂盒进行Me CP2常见的4个位点——rs17435、rs1734787、rs1734791、rs2239464进行分析,利用多重PCR技术对108例NMOSD女性患者及163例女性健康对照组进
学位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征,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和生命。在脑梗死的病因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最常见,是神经内科医师关注的重点,早期识别、及时治疗、对危险因素进行防治可遏制其发展,改善患者预后。本文通过探讨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前、后循环脑梗死预后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脑梗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河北省急性脑梗死数据库(2019-2021),
学位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患者R-CHOP(利昔妥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碱类+泼尼松)方案化疗后肝损伤的易感因素,并观察预防性使用异甘草酸镁的作用。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血液科收治的32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NHL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在化疗中应用预防性保肝治疗分为两组,首先在未保肝患者
期刊
目的: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原发性头痛,其反复发作,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水平,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目前国内外对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仍在积极探索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之间可能有一定的联系,很多临床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可使部分偏头痛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本文旨在探讨无先兆偏头痛伴或不伴卵圆孔未闭患者中医腹诊的表现以及研究不同中医证型与腹诊表现之间的关联,探索可能的内
学位
目的: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脑癌,目前尚无微创诊断工具。最近有研究发现,通过分析体液(血液、脑脊液)内细胞外囊泡(EVs),可实现对胶质瘤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检索英文数据库(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纳入体液EVs诊断胶质瘤的研究。提取数据并进行荟萃分析,使用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进一步探讨异质性。结果:1.共
学位
目的:探讨新型脂肪因子Asprosin与急性脑梗死发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颈动脉斑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于2019年11月1日至2022年1月20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病区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脑梗死组),及同期入院的非急性脑梗死且排除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和体检中心收集的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血液进行血清Asprosin检测,并收集研
学位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指标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及卒中后肺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8月至2021年11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经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住院患者。患者住院治疗后,收集包括性别、年龄、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等一般临床资料。由神经内科专业医师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
学位
目的:通过对镶边空泡遗传性肌病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结合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肌肉病理进行诊断,分析并总结相关资料,提高对镶边空泡遗传性肌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463例骨骼肌活检中出现镶边空泡(rimmed vacuoles,RVs),对其家族史和个人史进行仔细询问,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肌肉病理特点,排除药物(氯喹/羟氯喹等)、病毒感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