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诗歌“声”“色”研究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NU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音”与“颜色”是南朝诗歌中不容忽视的两个审美因素,南朝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客观物象的“声”“色”,以不同的方式开拓对于客观物象“声”“色”的新感受,不断探求表现客观物象“声”“色”审美内涵的艺术手法,因此,南朝诗歌向来被称为“五彩映发,声色并传”。声音与颜色是南朝诗人极貌写物的载体和媒介,同时也是营造诗歌意境的工具,对其深入的研究无疑有助于从审美与艺术的层面去解释南朝诗歌“声色大开”的原因。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南朝诗歌“声”“色”的生成、转化、展现与分布。“声”“色”生成于“物”,“声”“色”元素想要转化成诗歌中的“声”“色”意象,需要诗人动用感官进行“体物”,并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采用“直觉”的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声”“色”元素的直接涌现,构成诗歌意象。声”“色”在南朝诗歌中得以展现,则有赖于南朝诗歌的“体物”特性,且“声”“色”在不同朝代、体裁、作者、题材的南朝诗歌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第二章主要研究了南朝诗歌“声”“色”繁盛的原因与条件。贯穿整个南朝的“文贵形似”的诗歌思潮使得对“声”“色”的描绘成为诗歌达到形似效果的“必经之路”;不同的潜在创作动机促使南朝诗人将“欣赏”作为最直接最根本的创作动机;南朝诗歌本体之中“物我分离”和“物境本位”的审美倾向也使得“声”“色”于诗歌中的存在空间得到拓展;高门士族的庄园经济等客观条件于无形中为诗人与诗歌素材“相遇”创造了契机、提供了条件。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南朝诗歌“声”“色”的种类与表现方式。南朝诗歌中的颜色总共可以分为六个大类,大类之下又可以分为二十二个小类,每个小类的颜色是由基本色演变而来;南朝诗歌中的声音总共可以分为四个大类,大类之下又分为十五个小类;南朝诗歌“声”“色”的繁盛不仅在于种类的多样,还在于表现方式的多样,诗人会依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声”“色”表现方式。第四章主要研究了南朝诗歌“声”“色”的作用。“声”“色”作为南朝诗歌中物象的一部分以及南朝诗歌的审美因素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声”“色”极大程度上充实了南朝诗歌的意境;其次,“声”“色”有助于提升南朝诗歌的观赏性与审美功能;最后,从南朝不同时期诗人对“声”“色”的喜好可以窥见南朝不同时期诗歌风格的特点。
其他文献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全球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作用发挥的桎梏
北冬虫夏草[Cordyceps militaris(L.Fr) Link.],作为冬虫夏草理想的替代品。由于野生资源日益缺乏,国内外越来越重视对其人工栽培和应用的研究。人工培养的北冬虫夏草子实体
代代(Citrus aurantium L. var. amara Engl)系芸香科(Rutaceae)柑橘属(Citrus)酸橙(Citrus aurantium L.)的变种之一,其含有同枳壳、枳实相似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其果食用和入药历史
1前言味道和气味是消费者用来鉴别食品质量的主要感官指标.食品中的脂肪和油脂的氧化会使食品产生异味和倒胃口的气味,从而导致惊人的浪费.为了防止食品的变质,人们已做了许
弦索乐器在元代就已被用于散曲清唱的伴奏,而经过明初的考音定律,在宫廷教坊与藩王乐府中形成了一种用弦索伴奏南北曲(以北曲为主)的特定曲唱形式一一弦索官腔,它代表着明代
裂缝在水工地下隧洞衬砌施工中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水工隧洞的稳固性与安全性,施工单位应认识到控制裂缝问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积极寻找产生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成因,从根本上控
中国乡土小说无不与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及其变革有关,路遥小说也不例外。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先后经过“土改”、“合作化”、“大包干”和“土地流转”等四次大变革,频繁而剧
<正>近年来,华北石油通信公司审时度势、开拓创新,启动文化产业链打造工程,通过对文化资源进行总结、提炼、再造、创新,铸就了一条文化产业链,即"一套系统的文化理念+企业文
<正>冻干是一种利用真空的干燥技术。近年来,冻干的酱汤和鸡蛋汤等食品已在24小时商店里出售。制作这种干燥食品的技术原理,就是让密闭容器内部处于真空状态,使其中的物料水
郁达夫在新文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对其作品的研究也从其创作开始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直延续至今。以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郁达夫的小说研究仍有继续探讨的余地。本文以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