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归纳的前提典型性削弱多样性效应:行为和认知神经证据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pangp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别归纳是指基于类别成员的关系和已知的类别知识,将已知前提的类别属性推论到新情景的过程。例如,如果苹果(前提类别)的分子结构为X1,则可以推论出水果(结论类别)具有相同的分子结构,因为苹果属于水果的一个子类别。类别归纳能够提升人类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是人类学习和认知的核心组成部分。类别归纳的多样性效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基于多样性的归纳是指前提提供的证据越多样、越不相似,则个体更有可能将一个新属性推广到其他类别成员。以往的研究发现,类别归纳中前提类别的典型性程度会削弱多样性效应。然而,前提典型性在何时以及如何对多样性效应进行削弱尚不清楚。为了了解这一影响背后的行为表现和神经机制,本研究特借助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potentials,ERPs),设计了4个实验深入探讨前提典型性对多样性效应的影响。预实验一为行为研究,主要目的是测评实验材料以及验证实验范式。实验采用两因素被试内设计,操纵前提类别(非多样性前提和多样性前提)和结论一致性(一致结论和不一致结论)。其中非多样性前提由两个高典型前提组成,多样性前提由一个高典型前提和一个低典型前提组成。实验要求被试在一致结论和不一致结论下使用李克特4点量表对前提推论结论成立的可能性进行判断。结果显示,非多样性前提比多样性前提有更高的“正确”反应率、更高的“肯定”回答率、更高的反应强度和更短的反应时。表明了前提典型性对多样性效应的削弱作用。预实验二为行为研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区分类别归纳和分类,验证实验范式的可行性。采用了与预实验一相同的材料测试了被试在分类任务中的行为表现。实验要求被试判断前提类别与结论类别是否属于同一类别。结果显示,分类比类别归纳任务有更高的“正确”反应率、更高的反应强度、更高的“肯定”回答率和更短的反应时。研究结果表明,类别归纳与分类的认知过程有很大差异,且类别归纳任务的认知过程更加复杂,包含了更多的不确定性。研究一为ERP研究,采用与预实验一相同的实验程序和实验材料,同样要求实验要求被试在一致结论和不一致结论下对前提推论结论成立的可能性进行判断。ERPs技术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和实时监测认知过程的优点,可以提供任务过程中的电生理信号。而时频分析技术可以提供传统的ERP研究缺失锁时非锁相的信号。行为结果与预实验一致,非多样性前提比多样性前提有更高的“正确”反应率、更高的“肯定”回答率、更高的反应强度和更短的反应时;ERP结果显示,与非多样性前提条件相比,多样性前提条件会引起更大的P2波幅(150-250 ms)、更小的FN400波幅(250-450 ms)和更大的f-PNP波幅(450-750 ms),表明了非多样性前提比多样性前提涉及更多的语义特征整合,有更大的加工差异,而多样性前提涉及更多的修正或更新过程;时频结果显示,非多样性前提比多样性前提诱发了更大的theta能量、theta-alpha能量和beta能量,表明了非多样性前提比多样性前提有更高的归纳信心,而多样性前提比非多样性前提,有更高的认知需求和注意资源需求。研究二为时间压力下前提典型性削弱多样性效应的行为研究。研究一发现多样性作为默认反应被激活,因此,在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直觉多样性。基于此,研究二进一步验证前提典型性对多样性效应削弱的稳定性。实验要求被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快速的推理判断。结果显示,时间压力下,非多样性前提比多样性前提有更高的“正确”反应率、“肯定”回答率和反应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前提典型性对多样性效应的削弱作用是稳定的、强大的。本文通过四个子研究,分别从行为表现和神经机制探究了类别归纳中前提典型性对多样性效应的削弱。此外,我们发现P2和FN400与类别特征的探测和整合有关,揭示了类别归纳中的概念表征过程,批判了归纳推理的贝叶斯模型。同时,ERP结果也进一步在支持了默认干预主义模型和双加工理论。我们认为,P2和FN400波幅可能与直觉式处理有关,涉及了特征的快速探测和概念表征过程;fPNP波幅可能与分析式处理有关,揭示了对意外或不正确预测的修正过程。
其他文献
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政府“应该做”和“做什么”已经越来越受到职教界的广泛关注。中等护理职业教育(简称:中职护理教育)是我国宏观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中,中等护理职业教育承载着为市场输出大量基层护理人才的艰巨任务,也是培养高级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人口结构与生命健康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出台了
学位
学位
视频游戏是青少年非常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大量证据表明接触暴力视频游戏会对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产生短时和长时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意识到除暴力内容外,普遍存在的竞争元素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也至关重要。现有研究从竞争力、竞争游戏情境以及竞争结果三个方面考察了竞争视频游戏接触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的影响。然而,已有研究存在变量内涵不清晰、研究结果有争议、研究方法不系统等问题;最为关键的是,人们对于这一效应的内
学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包括认知灵活性(Cognitive Flexibility)在内的认知能力表现出下降。认知灵活性能确保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根据不同目标调整行为,并在不同任务之间灵活转换。研究者考察认知灵活性的经典指标为任务转换代价。任务转换代价常采用线索-任务转换任务进行考察。由这个任务可以得到两个水平的任务转换代价:整体转换代价(双任务vs.单任务,Global switch cost,GS
学位
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是全球教育系统中的普遍问题。攻击对被攻击者和攻击实施者都会产生消极影响。攻击会影响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导致被攻击者抑郁、焦虑甚至自杀。也会影响被攻击者的学业成绩、人际交往,甚至被攻击者可能出现犯罪问题。与此同时,攻击者也容易出现学业问题、物质滥用、经济困难等问题。同时,青少年的攻击有可能在成年期演变为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造成经济损失。基于攻击的现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沟通成为个体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社交网站为个体提供了新的交往平台,也改变了传统的浪漫关系的发展,在浪漫关系的维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关系承诺是一种对关系依赖的主观体验,形成于关系之中,受伴侣双方相互影响。关系承诺在塑造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因此了解影响关系承诺的因素非常重要。以往研究多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社交网络平台对浪漫关系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我们从更
学位
自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爆发开始,全球逐渐步入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针对损失情境下人们风险决策的特点,目前在学术界仍然缺乏充分的关注。这不利于个体在不确定时代下做出有效应对,也对人类社会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带来消极影响。损益值大小效应认为在风险决策中,决策任务的损益概率不变,仅仅改变损益值大小就会导致人们风险倾向的不同。然而,针对损失值的变化会引起决策者风险偏好如何逆转的问题,目前在学术界还未得出一致结
学位
学前期是个体从家庭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也是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期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在此时期形成的个性和行为方式对其学习、社会适应等具有持续性的影响,值得关注的是此阶段个体的问题行为已开始显现(Jan et al.,2016)。问题行为是衡量幼儿社会适应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分为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两类;前者指的是幼儿对于外部环境的消极行为反应,包括攻击和违纪等外在行为表现,后者指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