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CC1在胶质瘤钾离子稳态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对布美他尼衍生物STS66的新认识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niu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40%。脑恶性胶质瘤的标准治疗包括最大限度的外科手术切除,并辅以化疗药物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进行化疗和放疗。离子稳态和细胞体积调节在许多细胞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调节细胞内代谢、上皮间运输、细胞迁移、细胞生长和细胞死亡。细胞内K+稳态被认为是调节凋亡程序caspase通路激活和凋亡核酸酶功能的重要调节因子。早期研究强烈表明钾离子和氯离子通道以及离子转运体与胶质瘤的化学耐药性有关。离子转运体NKCC1(Na+-K+-2Cl-cotransporter isoform 1,钠-钾-2氯共转运体1)隶属于阳离子SLC12A2家族,在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中均有表达。在生理情况下,NKCC1介导Na+,K+,Cl-流入细胞并伴随水分子的转运,在调节细胞内离子稳态及细胞体积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离子转运体在神经科学和脑胶质瘤研究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对肿瘤基因组图谱和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数据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免疫印迹分析表明,SLC12A2基因及其编码的NKCC1蛋白在II-IV级胶质瘤中大量表达。NKCC1定位于胶质瘤细胞前缘,调节胶质瘤细胞迁移浸润时的胞内离子浓度梯度。胶质瘤细胞应对化疗药物替莫唑胺诱导的离子紊乱以及凋亡性细胞皱缩时激活NKCC1,调节细胞体积和细胞内离子浓度,产生化疗药物替莫唑胺抵抗。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两种小鼠颅内同基因胶质瘤细胞系GL26和SB28-GFP探讨了NKCC1在应对化疗药物替莫唑胺干预时对脑胶质瘤细胞K+内流和增殖的作用,并对新型的NKCC1的抑制剂,布美他尼的衍生物STS66(3-(丁胺基)-2-苯氧-5-[(2,2,2-三氟乙胺甲基]苯磺酰胺)在不同浓度下对阻断NKCC1活性的效应和阻碍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进行了研究,并与NKCC1抑制剂布美他尼进行了疗效比较。方法:在GL26和SB28-GFP两种胶质瘤细胞系中通过ICR8000(Ion Channel Reader8000,离子通道阅读器)在不同渗透压以及不同浓度的NKCC1抑制剂存在条件下测定NKCC1介导的铷离子(Rb+)内流来反映的NKCC1活性以及药物干预时的最佳浓度。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NKCC1蛋白,上游激酶WNK1(Kinase with no lysine(K),赖氨酸缺乏蛋白激酶1)-SPAK(Ste20-related proline-alanine-rich kinase,Ste20相关的脯氨酸富丙氨酸激酶)/OSR1(oxidative stress-responsive kinase-1,氧化应激激酶1)的表达和激活,以及AKT/ERK-m 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哺乳动物类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和激活。采用Brd U(Bromodeoxyuridine,溴脱氧尿苷)掺入法、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 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增殖法测定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在化疗药物替莫唑胺干预组和对照组中,测定STS66和布美他尼对胶质瘤细胞Rb+内流和生长的影响。结果:Rb+(K+)内流实验结果显示,10μM的布美他尼在等渗和高渗条件下能显著降低GL26和SB28-GFP两种胶质瘤细胞总的和NKCC1介导的Rb+内流,在浓度大于10μM时没有检测到额外的抑制作用。相比之下,新型的NKCC1抑制剂STS66对总的和NKCC1介导的Rb+内流抑制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最大作用浓度在40-60μM之间。慢性干预48小时结果显示,STS66抑制GL26胶质瘤细胞中总的Rb+内流和NKCC1介导的Rb+内流。TMZ+STS66联合治疗显著降低了GL26细胞中NKCC1介导的Rb+摄取,在等渗条件下降低了约60.0%(p<0.0001),在高渗条件下降低了约44.8%(p<0.0001)。在SB28-GFP胶质瘤细胞中也表现出类似的效应。此外,布美他尼和STS66均表现出抑制化疗药物替莫唑胺介导的WNK1-SPAK/OSR1-NKCC1蛋白通路的表达和激活。在GL26细胞中,TMZ干预48小时抑制Brd U掺入(p<0.01),但在SB28-GFP没有产生效应。胶质瘤细胞在BMT、STS66(10μM)单独干预或联合TNMZ干预48 h均不能抑制GL26或SB28-GFP细胞的增殖。而STS66(60μM)单独或联合TMZ均能显著抑制Brd U在GL26和SB28-GFP细胞中的掺入。此外,STS66在单一干预治疗时可显著抑制GL26和SB28-GFP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联合化疗药物替莫唑胺干预时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的阻滞和AKT/ERK信号通路的抑制达到最大效应。结论:通过对GL26和SB28-GFP两种胶质瘤细胞的研究表明,新型的布美他尼衍生物,NKCC1的抑制剂STS66在抑制WNK1-SPAK/OSR1-NKCC1通路,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方面比布美他尼更有效,这种抑制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抑制NKCC1介导的K+内流产生的。在STS66联合替莫唑胺干预治疗时,通过抑制AKT/ERK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的进展,降低胶质瘤细胞的生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基于SPECT/CT图像的影像组学鉴别肿瘤患者脊椎骨转移和骨良性病变的应用,以及这种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是否可以提高诊断性能。方法本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月到2020年10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PACS系统行SPECT/CT检查患者的图像。将收集得到的病灶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所有的图像通过BMP的格式导入Ma Zda软件(version 4.
学位
目的:膀胱癌是全球第11大常见癌症,每年550000人被诊断患有膀胱癌。四分之三的病例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其余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或转移性疾病。目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标准是新辅助铂基化疗,然后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标准方法的生存率仍然不理想,并发症发生率高,对于局部晚期不可手术或转移性膀胱癌的选择也很有限。可观的是在过去的20年里,我们已经认识到在分子水平上理解恶性肿瘤的必要性,以便更好地指导
学位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脑部原发恶性肿瘤,常表现为恶性程度高,易复发等特点。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手术治疗同时辅以替莫唑胺化疗是目前脑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新兴的脑胶质瘤治疗方法还有电场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方法。尽管进行积极的治疗,由于脑胶质瘤的异质性和血药屏障的阻碍作用,脑胶质瘤的五年生存率仅高于胰腺癌和肺癌。褪黑素是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天然产物。其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控制昼夜节
学位
骨肉瘤(Osteosarcoma,OS)主要是由于人体负重骨部位的正常间叶组织发生不可逆的基因突变行为,从而转化成骨样组织的恶性增殖组织。该病具有极强的侵袭性,经常导致肺转移,并与呼吸系统衰竭有关。因此,骨肉瘤总体预后较差,因为大约30%的患者发生肺转移。现骨肉瘤化疗的最常用药物包括多柔比星、阿霉素、顺铂、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和依托泊苷。但是,化学疗法会带来较大的副作用和细胞毒性,并且通常会促进药
学位
研究背景: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纤维化几乎是所有类型心脏病的共同发现,包括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糖尿病性心肌病和主动脉瓣狭窄,心脏纤维化也会导致心力衰竭,因为纤维化会导致心肌僵硬,影响心脏的充盈能力并损害心室的扩张性。目前,有效减少或逆转纤维化的手段有限。淀粉样变性是由淀粉样纤维的细胞外沉积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当淀粉样纤维沉积在心脏时,纤维倾向于在心肌细胞之间沉积,随
学位
背景: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指由各种病理损伤引起的一系列肺损伤疾病,包括肺部(如吸入、肺炎、溺水)或非肺部疾病(如败血症、外伤、大量输血或输液),可导致肺水肿、低氧血症、呼吸衰竭,严重的ALI病例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目前ALI仍然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ALI的临床治疗方
学位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主要在年老时期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它主要以渐进地认知功能异常,记忆力衰退,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为主的临床表现。AD病发率每年都在增加,与年老人口数量的增加有关联,这是威胁老年人群健康的疾病之一。因此,对于AD发病机制的有效干预将是预防AD的重要方法。老年斑,AD的核心病理表现之一,主要由β-淀粉样
学位
目的:(1)分析非对比磁共振(non-contrast MR)血管壁成像技术的准确性。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为参考标准,比较3D-PDW-VISTA序列与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time-of-flight MRA,TOF-MRA)、对比增强MRA(contrast-enhanced MRA,CE-MRA)对慢性颈动脉闭塞(ch
学位
研究背景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2型糖尿病可导致多种癌症的患病风险升高,高血糖可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目前发现二甲双胍在非小细胞肺癌及多种肿瘤中具有抗癌作用,但仍存在争议,推测可能是由于患者血糖水平存在差异影响二甲双胍作用。研究目的 研究在不同葡萄糖浓度培养条件下,二甲双胍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长以及糖代谢的影响,并以此为临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提供理
学位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多见于结肠、直肠的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性肠病,具有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的特点,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U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肠道黏膜的免疫屏障功能障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肠道,机体内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场所是肠相关淋巴组织(gut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GALT内存在一种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