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方式对中华绒螯蟹中元素分布影响及砷的食用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mer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ciences)是中国特有的淡水养殖蟹类,养殖规模庞大,经济效应高。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使淡水水系中重金属浓度过高,而中华绒螯蟹作为底栖生物,较为容易吸收底泥和水环境中重金属,从而使重金属在蟹的各组织中富集。因中华绒螯蟹需要经过烹饪才被食用,而在烹饪加工过程,蟹组织中各元素含量会发生变化。目前,关于食品中重金属的风险评估通常都是基于原材料中重金属的含量,而原材料中重金属的含量并不能准确的反映生物体的生物可利用量,因此不足以评估食用食品而引起的健康风险。重金属虽含量较低,但会在人体内长期富集,进而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需要通过生物可给性进行重金属的暴露评估。本研究选择同一产地、同一时期且性成熟的中华绒螯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蒸、煮、油炸、微波等日常烹饪方法处理中华绒螯蟹,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蟹的三个可食部位(腹肉、腿肉、蟹黄)中各元素分布情况(雌雄蟹的肝胰腺与性腺的混合样品统称为蟹黄),探究不同烹饪方法对各部位中元素含量分布的影响;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检测各部位中不同砷形态含量,探究不同烹饪方法对各组织中砷形态含量的影响;以及采用体外胃肠模拟消化的方法探究了中华绒螯蟹中砷的生物可给性和烹饪方法对不同形态砷的生物可给性影响。本研究以期弥补以食品原材料为研究对象的评估中华绒螯蟹中重金属风险危害的不足,为中华绒螯蟹的精准膳食风险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本研究各章节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结果如下:1)首先对采集的新鲜中华绒螯蟹进行烹饪处理,通过ICP-MS检测蟹的三个可食部位中各元素的分布情况,主要检测了6种微量元素(钠(Na)、钙(Ca)、镁(Mg)、铁(Fe)、铜(Cu)、锰(Mn))和4种重金属元素(铬(Cr)、镉(Cd)、汞(Hg)、砷(As))。结果表明:烹饪前,中华绒螯蟹中可食部位中元素分布为:Na>Ca>Mg>Fe>Cu>Mn>As>Hg>Cr>Cd;烹饪后,Na和Mg元素含量整体增加,其他元素含量下降,分布规律不变;Cr、Cd、Hg含量在烹饪前后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As含量在烹饪前后均超过国家标准值。4种烹饪方式,微波和油炸使中华绒螯蟹3个可食部位中元素含量减少较多,蒸煮使元素含量增加较多。3个可食部位中,元素含量减少规律为:腹肉>腿肉>蟹黄;烹饪后雄蟹中元素含量比雌蟹更容易减少。密封烹饪的样品中元素含量一般会高于正常烹饪。以上结果表明:元素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元素溶于烹饪水中,因元素的溶解度不同导致烹饪后元素含量变化不一,以及烹饪温度、烹饪介质、个体差异和食品基质的组成都是影响元素含量的变化的因素。2)因检测发现烹饪前后的总砷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值,所以进一步对不同砷形态进行检测。通过HPLC-ICP-MS方法对烹饪前后的中华绒螯蟹的三个可食部位中6种砷形态(砷甜菜碱(As B)、砷脂(As C)、一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DMA)、三价砷(AsⅢ)、五价砷(AsV))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烹饪前后,中华绒螯蟹的3个可食部位中砷形态主要是As B,不同烹饪方式对不同可食部位中不同砷形态含量不同。烹饪后,雄蟹腹肉中砷形态含量减少,雌蟹腹肉中砷形态含量增加;腿肉和蟹黄中砷形态含量减少。AsⅢ和DMA在肌肉样品中未有检测出;在蟹黄样品中,AsⅢ和DMA含量在烹饪后减少。烹饪水中砷含量增加,说明在烹饪过程中砷会随着水分流失而减少;也可能存在砷随着水分在蟹的可食部位中转移,导致砷含量增加。因不同形态砷的溶解度不同,所以不同形态砷在烹饪过程中变化不同。3)为了进一步评价食品中砷对人体健康的风险,采用体外胃肠模拟消化的方法对未加工、蒸制、微波的中华绒螯蟹进行总砷与不同砷形态含量测定,分析总砷和不同形态砷的生物可给性,利用目标危害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THQ)和目标致癌风险(Target cancer risk,TR)评估消化前后无机砷的食用安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胃消化阶段的总砷生物可给性大于胃肠消化阶段,无显著性影响(P>0.05)。不同砷形态的生物可给性不同。As B的生物可给性是胃消化阶段大于胃肠消化阶段;MMA的生物可给性在胃消化阶段和胃肠消化阶段相似;AsV的生物可给性是胃消化阶段小于胃肠消化阶段,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且在胃肠消化阶段的生物可给性大于100%。雄蟹中总砷的生物可给性规律为:蒸制>未加工>微波;雌蟹中总砷的生物可给性规律为:未加工>蒸制>微波。烹饪方式增加了砷形态的生物可给性,微波后砷形态的生物可给性更大。AsⅢ和As C含量在消化前大于消化后,从无增加到有;消化前后都未检测出DMA。结合砷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解释推测胃肠消化阶段存在有机砷去甲基化转变为无机砷的过程。基于本研究结果,经过消化后的蟹中无机砷的THQ<1,尚不构成显著的健康风险,但长期食用存在不可忽略的砷致癌风险。
其他文献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是一类无色、低水溶性、低挥发性的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常用作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的增塑剂和软化剂,以增加塑料产品的弹性和耐久性。由于成本低廉、使用效果良好,PAEs在护理产品、食品包装、医疗用品和建筑材料等各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i-(2-ethylhexyl
学位
糖肽类抗生素是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的有效方法。替考拉宁和雷莫拉宁是临床中经常使用和研究的两种糖肽类抗生素。它们可用于治疗各种严重的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耐万古霉素的艰难梭菌感染。由于它们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可能在水产养殖中会被用于细菌感染的预防及治疗。其中,国内外已经有部分糖肽类抗生素在畜禽等食品动物中有使用且在对应食品中有检出。此外,它们也可能通过制药废水、医疗废水
学位
贝类毒素是由海洋中有毒藻类产生的有毒高分子化合物,贝类通过食物链传递在体内蓄积,是影响贝类水产品食用安全的重要污染物之一。贝类毒素引起的消费者食源性中毒反应快、毒性大且无适宜解毒剂,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危害到人体健康,甚至引起死亡。因此,贝类毒素的污染防控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为保证消费者健康,亟需建立贝类毒素的先进检测技术,深入开展贝类毒素污染状况调查与食用风险评估工作。本研究建立了贝
学位
本文采用FLAC3D软件对郑家湾隧道下穿过水隧洞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了郑家湾隧道下穿过水隧洞施工过程中两隧道的相互影响以及郑家湾隧道的最优施工进尺。结果表明:郑家湾隧道的施工对过水隧洞仰拱的沉降影响较大,建议在施工过程中过水隧洞处于停水状态。由于过水隧洞的存在,郑家湾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监测点的沉降值呈规律性分布,且郑家湾隧道掌子面与过水隧洞相距10m范围内,郑家湾隧道受到的影响较大。通过对比
期刊
本文以“向量的数量积”教学为例,借助几个教学片段,探讨采用递进变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与方法.
期刊
目的:通过对严重骨质破坏性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的修复重建回顾性分析,探讨严重骨质破坏性良性肿瘤性缺损修复重建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0.01-2020.12共118例骨质严重破坏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患者行手术治疗及对术后疗效进行随访和回顾性分析。118例均经过术后病理学诊断确诊:骨纤维异常增殖症8例,多发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5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6例,骨纤维结构不良伴骨囊肿2例,骨囊肿20
学位
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事关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的稳定运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社会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作用,是我国构建自主可控产业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重要的力量,因此近年来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越发深入,发文量也在不断增加。通过收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文献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厘清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脉络。利用CNKI数据库,共析出样本文献7659篇,分别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
期刊
通过对国内外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与预警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在于缺乏系统性的信息归集与智能化分析,提出研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策略需先建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感知与治理机制、构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
期刊
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大洋性经济头足类,是我国远洋鱿钓重要的捕捞对象之一。通常分为冬生群、秋生群和夏生群,其中冬生群是最为重要的捕捞对象之一。太平洋褶柔鱼是一年生的短生命周期物种,具有产卵后即死亡的特点,海洋环境对其资源补充量影响很大。传统的渔业资源评估中往往忽视非生物因素对资源变动的影响,特别是在早期生活史阶段,从而增加资源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学位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数量最大、繁衍最成功的单种生物资源之一,整个磷虾含有77.9-83.1%水分,0.4-3.6%的脂质,11.9-15.4%的蛋白质和约2%的几丁质,被认为是丰富而适宜的水生蛋白质和脂质来源。其蛋白质含有成年人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并产生具有抗氧化剂,抗菌和抗骨质疏松活性的肽,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渔业资源。然而,南极磷虾目前被广泛用作动物饲料,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