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的《朔方》杂志(1985-2000)研究

来源 :丁依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z119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处于转型时期,面临着艺术审美与市场规律的对立危机。作为文学生产活动的主要平台,文学期刊需要考量文学、政治、商业等多重因素。宁夏《朔方》杂志在该时期通过改革运营机制、扶植本土作家等方式积极推动了文学转型与发展,是宁夏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但现有的文学史研究聚焦于宁夏作家作品的批评,缺少对宁夏文学史料的关注,一定程度上也轻视宁夏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板块的独特性。所以,本文试图通过对《朔方》杂志(1985—2000)的整理分析,以一种现场感的视野和历史化的途径重新解读宁夏文学在转型时期的生产运营,还原期刊的发展史,补充、丰富宁夏文学史及当代文学史。本文首先回溯至《朔方》前史。考察其从创刊至新时期的生成发展,展示宁夏文学所形成的范型特征。建立起转型时期同前三十年的文学资源之间的历史联系,以及《朔方》如何对过去的“宁夏文艺”进行清理挑选和接续调整。第二章重点整理分析《朔方》自1985年至2000年的文学运营机制。展现在文学、政治、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朔方》如何进行生产运营,在征文评奖、文学命名、刊企合作等改革中,坚定地投入纯文学精神家园的建设工程,积极引导宁夏文学的特色发展和主流价值观,绘制出当代文学中宁夏文学的独特缩影。第三章展现《朔方》在纯文学坚守下形塑的文学形象。它向读者和文学史展现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精神面貌,以及扶植培养文学新人的运营风格。《朔方》在办刊中重视区域作者、回族作者的作品选载,在坚守中造就以宁夏“三棵树”为代表的青年作家群。第四章以报告文学和通俗文学在《朔方》中的发行、运作为切入点,分析《朔方》在转型时期的困顿与犹疑。办刊不仅有着文学生产之忧思,更有经济效益的考量,面临崇高的精神家园与娱乐化的大众市场的两难权衡,《朔方》的拉锯和妥协在报告文学和通俗文学的推广中尤为明显,因而以此两种文学类型展现转型时期宁夏文学的限度和困境。结语部分,本文认为,当完成文学同史料研究的历史感的建立工作后,有必要进一步探析宁夏文学研究中的细节问题。
其他文献
前期,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等的建设促进了中国城市绿化的发展。为更好的建设美丽中国,不同城市开始探索新型城市化发展思路。2018年提出的“公园城市”理念,即是最新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为进一步改善大气状况、缓解热岛效应,从气候角度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国内外许多城市探索建设城市通风廊道。这些宏观层面的理念和措施,也在中观、微观层面上影响着人们对居住环境更加科学和理性的认知。基于此,作者以城市社区公园为研究
学位
本试验以‘红玛瑙’、‘红酥宝’和‘红香酥’3种红皮梨为材料,进行套袋处理,在果实成熟前10天进行解袋,以不套袋的果实为对照,探究套袋解袋处理对梨果实品质和着色的影响;并对这3种材料分别喷施0.5、1.0、2.0mmol/L的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和二氢茉莉酸丙酯(Prohydrojasmon,PDJ),以清水为对照,处理与对照均加入0.01%(v/v)的吐温20,
学位
城市公园在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历史文脉的展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带状公园因自身线形空间特征,更有利于串接城市中分散的斑块绿地与文化脉络,能最大化城市绿地的功能属性。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更多的公园在建造时,景观结构较为单一、主题不明、文化个性不突出、缺乏全面的感官体验,忽视了场地本身的文化与地域背景特色,场所精神体现不足,使用者无法满足自身精神需求。因此针对此类现实问题,如何通过带状公园的景观优化
学位
西藏北羌塘盆地是我国侏罗系寻找钾盐的主要目标区域。浩波湖一带发育一系列含钾异常的盐泉水,研究这些盐泉水的水化学特征,探讨盐泉成矿物质来源,对区内进一步寻找钾及科学研究具重要意义。在区域地质背景基础上,研究盐泉水成分及氢氧锶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盐泉水具富Na+,Mg2+,Cl-,贫K+,SO42-,HCO3-,CO32-特征;Cl-含量与矿化度及Na+呈正相关,Na+,Mg2+,K+,SO42-与
期刊
小麦作为全球产量仅次于水稻和玉米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在我国拥有广大的种植面积。河南省作为我国小麦的主产区,年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小麦土传病害是制约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小麦土传病害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危害越来越重,严重威胁着小麦的生产安全。由于小麦土传病害早期发病症状较为相似,容易混淆,因此建立小麦土传病害的早期快速诊断方法迫在眉睫。本研究针对三种小麦土传病害: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和小麦根腐
学位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全球设施栽培面积最大、经济效益最高的温室蔬菜作物之一。黄瓜枯萎病作为目前全球危害最为严重的三大土传病害之一,其致病原为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FO),严重制约着设施黄瓜的产量和质量。硅作为一种没有残留和危害的元素,其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性获得抗性已成为近年的热点,但是其诱导黄瓜抗枯萎病的
学位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近年来,异常气候频繁发生。树木生长除受自身基因型和生理过程等内源因素的影响外,光照、水分等外源环境条件对树木生长亦有重要影响。研究环境因子和树木生长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探讨气候变化对树木生长过程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以暖温带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研究对象,采用径向生长测量仪和微型气象站对样地内的马尾松以及样地环境进行同步监测,探究马尾松径向生长与环境因子之间的
学位
本文以周山森林公园4种主要树种(雪松、紫叶李、银杏、女贞)林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分析并比较这4种树种的土壤及土壤微生物量C、N、P生态化学计量比,探究其变化规律,分析影响周山森林公园林地碳汇的限制因素,同时构建4种树种林地的土壤有机碳深度分布模型,估算周山森林公园这4种林地0-10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从而评估出这4种园林植物的土壤固碳效益大小。结论如下:(
学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三大类型之一的寺观园林,以其人文性和自然风光的完美结合,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与此同时,其发展也备受现代文化冲击。本研究以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历史学等多个相关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对洛阳市八个最具代表性的寺观园林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传统寺观园林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自身特色,实现更好的发展提供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洛阳寺观园林在发
学位
为探究野生型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2的定殖状态及在烟株根围土壤中的微生态效应。本研究以菌株B2为材料,分别采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标记构成工程菌株B2-GFP,采用DAPI荧光分子染料染色处理构成菌株B2-DAPI,并测定工程菌株B2-GFP和菌株B2-DAPI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采用抗生素平板涂布法探究了两菌株在烟株根际根围土壤中以及烟株体内的定殖动态;最后利用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