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离子/亚铁离子凝胶热电池的溶剂效应及应用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m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经济和社会平稳快速发展需要高质量能源体系的支撑,然而传统化石能源的储量有限,且其开采与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亦不容小觑,提高能源利用与转化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是世界各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热点。利用温差发电技术将低品位能源加以回收利用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热电池具有较高的塞贝克系数和不间断对外供电的特性从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大量研究工作利用熵差原理在电解质中加入添加剂改变离子溶解环境,使得离子与周围溶剂或者溶质的相互作用变化;或者利用浓度差原理在冷热电极两端形成反应离子的浓度差提高氧化还原对的塞贝克系数,从而提高热电池的能量利用效率。根据以往研究报道总结其关键问题和相关机理,针对液体电解液易泄露难封装,P型热电池中热电转换效率低,液体电解液中浓差效应无法应用于凝胶电解质中,以及塞贝克系数中溶剂-离子效应不明确等问题,本文基于凝胶电解质特性对P型氧化还原对Fe2+/3+的溶剂效应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有机溶剂添加对Fe2+/3+凝胶热电池性能的影响:本文使用PAM凝胶作为液体电解质载体,并采用6种常见的有机溶剂,环丁砜,丙酮,异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等摩尔量添加至电解质中发现有机溶剂的给体数参数与Fe2+/3+塞贝克系数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并且在添加1.5mol%给体数参数最小的环丁砜时Fe2+/3+塞贝克值达到最大为2.49 m V K-1,添加给体数最大的二甲基亚砜时Fe2+/3+塞贝克值减小至0.78 m V K-1。为了进一步验证塞贝克系数的规律性变化,使用不同温度下的循环伏安法观察有机溶剂添加前后平衡电位对温度敏感性的变化,发现Fe2+/3+温度系数具有同样的规律;除此之外,发现凝胶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与混合溶剂粘度也呈现负相关的关系,混合溶剂粘度越大,凝胶电解质电导率越低。综合以上结果发现环丁砜为Fe2+/3+的优良添加溶剂,并且溶剂添加的方法成本较低操作简单,适用于大规模使用。(2)有机溶剂给体数对Fe2+/3+塞贝克系数影响的机理分析:基于有机溶剂给体数与Fe2+/3+塞贝克系数的负相关趋势,结合多种表征手段和模拟计算阐明溶剂效应导致塞贝克系数变化的机理。给体参数代表溶剂路易斯碱的程度,同时也代表与铁离子路易斯酸碱结合能力的强弱。通过有机溶剂分子静电势图,有机溶剂分子-Fe的红外图谱和混合溶液的酸度变化和紫外光谱,以及混合溶剂体系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发现Fe2+/3+塞贝克系数的变化是由于Fe2+/3+对不同给体数溶剂分子的作用力强弱不同所引起的,从而使得混合溶剂体系中形成的溶剂化壳结构发生重排。给体数小的有机溶剂会强化Fe2+/3+离子对水分子的作用,而给体数大的有机溶剂会弱化Fe2+/3+离子对水分子的作用,最终导致Fe2+/3+的溶剂壳发生改变。(3)Fe2+/3+凝胶热电池的应用研究:本文使用Fe2+/3+凝胶进行简单热电器件的制备,针对凝胶电解质采用柔性碳布电极,并对电极进行酸化处理使得碳布表面纤维携带含氧官能团提高其亲水性和对凝胶的粘附性。通过交流阻抗图谱和热电压测试验证串联型热电器件的工作性能,同时将串联热电器件在人体手臂表面进行测试,证实利用人体和环境的小温差进行发电从而实现低品位热能的回收利用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目前,全世界每年的氢气需求量为5000万吨,其中96%以上氢气来源于传统能源的化学重整,仅有4%来源于电解水。然而采用电解水制氢才是应对未来化石燃料枯竭和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但目前电解水制氢过高的成本严重阻碍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所使用电解水制氢电催化剂性能低且不稳定,从而导致电解过程能耗居高不下。因此发展高效、稳定、低成本的非贵金属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发现,
学位
我国钢铁行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10%~15%,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炉渣蕴含丰富的余热资源。现有处理高炉渣的水淬法存在无法回收余热、消耗大量水资源、排放有害气体等缺点。离心粒化余热回收法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高炉渣处理新工艺。但是,适应工业应用场景的高温熔渣离心粒化性能及粒化器热防护等问题仍有待探究,这使得该技术还未实现工业化应用。因此,本文针对较高流量下高温液态高炉渣离心粒化机理及规律开展实
学位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热舒适性的期望随之提高,空调系统能耗也随之不断增加。于是,寻求兼顾热舒适性和节能性的空调系统是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此外,睡眠作为人们在建筑中最重要的行为状态,实际人体睡眠时需要综合考虑室内热环境与床褥微气候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所以本文对使用局部辐射顶板调节人体睡眠空间热环境的个人舒适系统(R-PCS)作用下的人体覆被时热舒适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分别
学位
当核反应堆发生严重事故时,堆芯可能会因为冷却不足而发生熔化,高温熔融物最终可能迁移至下封头并形成具有内热源的熔融池,通过堆腔注水淹没下封头外表面可以实现熔融物堆内滞留IVR(In-Vessel Retention)。在压力容器外部冷却ERVC(External Reactor Vessel Cooling)技术实施过程中,熔融池在内热源和外冷却的共同作用下在内部会形成高瑞利数的自然对流。熔融池的流
学位
提高余热回收利用率是实现能源梯级利用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跨临界CO2朗肯循环系统在此方面显示出较大的应用潜力。作为该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气体加热器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严峻的挑战。当CO2工质在气体加热器内被加热至拟临界点附近时,受流体热物性参数非线性剧烈变化以及浮升力和热加速效应的影响,在高热负荷条件下易发生严重的传热恶化。而传热恶化的发生会导致系统热效率降低,同时也会加速管道热腐蚀,危害系统
学位
近年来,全球温室效应加剧,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其中,核能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在未来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世界范围内核能利用的主要方式为压水堆,以轻水为冷却剂和慢化剂。有机工质堆是指利用有机工质(如多联苯等)作为冷却剂(兼慢化剂)的核反应堆概念。有机工质作为冷却剂相比轻水有一系列优点,包括沸点高,蒸汽压低,可实现反应堆高温低压运行;材料兼容性好,能够避免一回路系统
学位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在减少CO2排放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高温CO2吸附是有效实现CO2捕集的技术之一,其核心在于高性能的CO2吸附材料。Li4SiO4作为一种典型的高温CO2吸附材料,具有吸附容量高、反应速率快以及循环稳定性好等优点。目前对于Li4SiO4吸附材料的研究多集中于性能强化,而对于其基础反应特性如热力学平衡、脱附动力学与反应机理缺乏清晰认知,主要体现在:一是吸/脱附热力学平
学位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FB)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安全存储的关键装备,但其推广应用受制于VOSO4电解液的低成本制备。钒电池电解液的传统制备方法是以高纯V2O5为原料经电化学还原制得,从含钒矿到产品的工艺流程长、产品收率低,因此制备成本高。针对此,考虑到我国的主要提钒原料是钒钛磁铁矿,本文直接以钒钛磁铁矿提钒所得中间产物——钒渣钙化焙烧熟料的酸浸液为原料,开展短流程制备高纯VOSO4溶液的研究。为
学位
我国正面临日趋严峻的天然气能源供给压力,而通过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厌氧发酵制备生物天然气对于缓解压力、保障天然气供给安全意义重大,未来应用前景广阔。为评估各种生物质资源的甲烷产量,生化甲烷潜力测试在批次模式下已被实验室广泛应用,以评估能源回收的可行性和规模化应用潜力。然而,从生化甲烷潜力测试中获取如甲烷产率的关键参数需要较长的实验周期,特别是对于降解速率较慢的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通常需要4至8周
学位
附壁冷凝液滴广泛的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等诸多领域中,是一个包含了流体流动、热量传递、相变以及接触线运动等问题的复杂多物理耦合过程。外部蒸气在低温基底表面上通过形成附壁冷凝液滴的方式可以显著提高热量传递效率,因此在暖通空调系统、热管理系统、海水淡化以及水收集等工业设备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目前针对附壁冷凝液滴的众多研究中,大多忽略液滴内部流动的影响,蒸气冷凝过程中相变及其诱导对流的耦合影响使能量传
学位